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趣闻 > 文昌灰塑:刀堆手绘描出万紫千红

文昌灰塑:刀堆手绘描出万紫千红

2024-05-23 09:24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月20日15时许,文昌市会文镇十八行村雨后天晴,凉风习习。村口大树下,文昌灰塑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许达联手持两把灰刀,已在这里塑画多时。只见他左手端一把盛满灰料的宽灰刀,右手的窄灰刀从宽灰刀上轻轻剥下一小撮料,慢慢叠放在身前的木板上。

“这里堆得有点高了,得再压一压,这里又有点低了,再加点料。莲蓬的形状就得像个碗,饱满圆润才好看。”许达联正在创作的灰塑作品是夏日莲花图,堆叠、按压,如此反复多次,再用窄灰刀在灰料四周塑形,一朵小小的莲蓬初现。许达联满意地笑了笑。

莲蓬堆完,宽灰刀上的料恰巧用完,许达联用布将刀面擦拭干净再包好,才把活停下来。

如此珍爱这两把灰刀,并不因其价格有多昂贵。“灰刀就是灰塑艺术家的创作工具,你看我身后的这些灰塑作品,都是一刀一刀堆出来的。”许达联说。

文昌灰塑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许达联在制作一幅大规格灰塑作品。(本报资料图片)

海南日报记者顺着许达联所指看去,一幅幅造型多变的灰塑作品呈现眼前:在长宽高不等的画板上,每幅作品各有一个主题。既有以葡萄为主的多子多福图,也有以凤凰、牡丹等元素组成的百鸟朝凤。蛟龙在云海里翻腾,寓意着节节高升;花篮中百花齐放,代表着幸福常至……

“这些纹样有吉祥的寓意,寄托了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村民林运椿说,文昌灰塑始于南宋,源于闽南。灰塑随着闽人迁琼,流传到文昌一带,经过历代多元文化的交融,以及画师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自成流派的建筑装饰文化。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