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木板、几把刻刀、简陋的油墨和纸张,就是他们战斗的武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运动肇始于上海,成为左翼文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抗战中,新兴木刻被誉为“革命的号角”和“时代的战鼓”,成了堪比枪炮的武器,在战火中催生了一种坚不可摧的中国力量。
2025年8月31日 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上海,既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前期的中心,也是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发源地。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进步木刻青年以刻刀为枪,以富有震撼力的视觉语言,激发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斗志,铸就了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鲁迅主办木刻讲习会
1930年5月从“西湖一八艺社”分化出来的“一八艺社”,成员有胡一川、陈铁耕等青年艺术家,这是我国现代木刻版画的第一个社团。随后,20岁的上海青年周熙(后改名江丰)与陈铁耕、黄山定等人自发组建了“上海一八艺社研究所”,他们受到鲁迅介绍的外国版画的启发,决定改作木刻。1930年7月,左翼美术家联盟(以下简称“美联”)成立,江丰、胡一川参加“美联”成立大会并被选为执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