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王岳川主编五卷本《书法》教材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发行

王岳川主编五卷本《书法》教材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发行

2025-09-06 21:13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c6734f84889f4e1edcc213bb748259a1

近日,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书法所创所所长、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王岳川主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五卷本《书法》教材(初中版)正式发行。

该教材的推出,是响应国家关于加强美育工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具体举措,也与当前教育领域重视书法教学、强化美育育人功能的导向相契合,更是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长期以来所倡导的“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文化书法办所理念的生动实践。北大书法所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将教材体系建设视为推动书法教育科学化、专业化的根基,致力于编写适应时代需求的、体系完备的高水平教材,此次针对初中阶段推出的五卷本《书法》,正是这一传统的延续与最新成果。

8f1fcfaf457a044e16cd8faa71e084fa

本套书法教材力图体现经典性、传承性、主体性和实用性四大特点。

经典性。不是简单地传授书法知识与技巧,而是在知识与技巧的传授中,通过民族化和生活化的内容渗透文化因素,使学生敬畏经典,尊敬经典,学习经典,实现经典文化传承和弘扬的功能。

传承性。通过对传统书法经典当代阐释,揭示书法意蕴深厚的境界,同时通过集字作品临创书写,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书写实践中潜移默化地与时代融合,使中国书法在当代中小学教学中焕发出活力。

主体性。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学习书法,而是通过内容上的多元化和形式上的趣味化,求得对学生个体差异的认同,激发其学习书法五体书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实用性。从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细节化和全案化的处理,解决书法教学中字法、笔法、章法、墨法、临写、临创中各类问题,提升书写者的审美趣味和书写动力。

f97e842ca73e93a17b95dad2ae311057

美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自古以来就有“游于艺”的优良美育传统,而书法作为“六艺”之一,承担着陶冶情操、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本套教材贯彻传统育人思想,紧扣初中美育目标,以植根传统、弘扬经典、培根铸魂、以书化人为核心理念,将“技进乎道”“书者如也”“风神骨力”等传统书法理念融入其中,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发展规律,系统梳理中国书法精神脉络与文化内涵,精选历代经典法帖,注重技法训练与审美培养的有机结合,为初中生搭建起从技法到审美、从传承到创新的学习阶梯,将进一步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走向全面和深入,为青少年书法教育的长远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套教材结合初中生的特点,突出经典导向,坚持守正原则,以美育人,以神动人,无论是对不同书体发展历程的深入浅出的讲解,还是对经典作品高妙美学成就的细致辨析,或者对其背后文化与精神的生动阐释,都着力引导初中生在笔墨训练中感悟中华美学精神,提升人文素养,强化文化自信。

02faa45d4a1f925d31baf48fdb76e703

北大书法研究所历来高度重视书法教材的系统性研究与撰写,持续探索符合不同学段、科学有效的书法教学路径。早在12年前,王岳川教授主编的《书法》小学版(共九册)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产生广泛影响,多年被多省市选用为书法基础教育的推荐用书,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普遍好评。

此次针对初中阶段推出的五卷本《书法》教材,是对前期工作的深化与拓展,既延续了小学版注重基础、贴近学习者的特点,又根据初中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审美需求,在专业深度与文化广度上进行了显著提升,标志着研究所教材建设成果迈向更完备的新阶段。

责任编辑:一凡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