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要闻 > 近百年前的“第一次美术展览会”

近百年前的“第一次美术展览会”

2025-09-23 11:50 文章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郭苑洁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如今,各种美术展览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走进展厅。说起来,1929年的中国也有一场特殊的美展——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时间长达二十天,参观人数每天达到五六千人,举办地上海几乎万人空巷。这次美展的举办也与一个人有着密切的关系——蔡元培。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发表了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演讲,谈到“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各国之博物院,无不公开者,即私人收藏之珍品,亦时供同志之赏览。各地方之音乐会、演剧场,均以容多数人为快。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寡乐乐不如与众乐乐”,举办国家级的美展正是其推进“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的关键一步。

蔡元培

“满汉全席”风格有来处

这“第一次全国美展”的展品十分丰富,用蔡元培在《美展》特刊前言中所言,“会中陈列品范围颇广,一书画,二金石,三西画,四雕塑,五建筑,六工艺美术,七美术摄影;而且横之有日本帝国美术院、二科会、春阳会、国会画会之选品,与夫寓沪欧美诸美术家之近作,纵之则有收藏家分日陈列之古代美术品,与夫近代名人之遗作,以供参考,可谓应有尽有,不局于一隅矣”。如果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待这次展览的话,感觉更像一个“嘉年华”,传统的、新式的、中国的、外国的,全部都有。这或许就是第一届的“粗糙感”,但为此后中国美术的发展正式开了一个头。正如蔡元培在谈及此次美展所收集、印刷的资料时所言:“十年二十年以后,我国美术进步所发表者自必视此为精备。筚路蓝缕,谈何容易,后之人必以此册为中国美术史上有价值之材料无疑也”。

展品种类如此丰富,并不完全因为是第一次举办就非要整个“满汉全席”,而是受到了法国的“沙龙”等的影响。此外,展品的丰富也与“美术”一词不同时期的含义有着巨大的关系。“美术”这个词对应的是英文单词“art”,这一词进入中文后所表达的含义,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还是不太一样的。鲁迅1913年任教育部佥事时在《教育部纂处月刊》发表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谈到“由前之言,可知美术云者,即用思想以美化天物之谓。苟和于此,则无问外状若何,咸得谓之美术。如雕塑、绘画、文章、建筑、音乐皆是也。区分之法,始于希腊伯拉图”。按照鲁迅的这种理解,“美术”所包含的内容可不仅仅是绘画、雕塑、建筑,连小说、音乐、舞蹈也都要归入“美术”这个概念之下了。

十几年之后,蔡元培在《美展》特刊中对于美术的阐述则更接近今日之理解:“古人恒言礼乐,而今人恒言科学、美术,美术之广义可以包音乐,而其狭义则我国恒言书画而欧洲恒言建筑雕刻图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画一直被视为高雅艺术,建筑与雕刻则远不能够与书画相媲美,更多是为匠人所为。而此次美展能够把雕刻、建筑等纳入其中也正体现了其中西合璧的特色。

责任编辑:果然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