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
◆承办:山东美术馆
◆展览时间:(姚向东个人展览时间为9月23日—10月12日)
◆展览地点:山东美术馆二楼“锐”空间
艺术简历
姚向东,山东平原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委员,德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客座教授、德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漆画传承人。
作品名称:《林谧鹭影》,作品尺寸:100cm×120cm,创作年代:2025年,制作周期:3个月(第十二届中国美协漆画高研班创作作品)
游心于漆·铸魂于史——论姚向东漆画艺术的传统根性与时代创化
——何振纪(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副主任)
序章:从《游心》观照——漆刻新境的开拓者
听到漆画家姚向东即将在山东美术馆举办漆画微个展的消息,这确实是山东漆画界乃至全国各地漆画家以及漆画艺术爱好者值得关注的一件喜事!姚向东十余年深耕漆画艺术,其漆画成果和执着的艺术追求精神确实令人钦佩。他作为山东漆画青年一代的领军人物之一,其艺术成绩和对山东漆画艺术事业的贡献值得称赞!此次在山东美术馆的微个展,既是其艺术生涯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大家再一次近距离欣赏和感受其漆画艺术魅力提供了机会。
作品名称:《游·心》,作品尺寸:60cm×60cm,创作年代:2024年,制作周期:3个月(2025年全国漆画学术邀请展作品)
今年七月在河北美院举办的2025年全国漆画学术邀请展的璀璨长廊中,姚向东的新作《游心》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深邃的精神意蕴,攫取了观众的关注。这件“漆刻”的作品,绝非传统漆艺技法的简单复现,而是一场对漆画表现疆域的大胆拓展与对东方美学内核的当代叩问。其题名“游心”,源自庄子“乘物以游心”的哲学境界。姚向东以刀为笔,以漆为墨,在坚硬与温润、雕凿与流淌的辩证关系中,构建起了一个“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艺术世界。
《游心》的迷人之处,在于它成功地将漆刻这一现今不再常见的漆艺表现形式,提升至具有独立审美价值与艺术探讨的表达高度。画面中,锐利的刻痕与漆层温润的肌理交织,深邃的底色与局部镶嵌(如蛋壳、螺钿的微妙运用)的光泽相互呼应。在“刻”的减法与“髹”的加法之间,在“工”的严谨与“意”的放达之间,姚向东找到了一种极具个性的平衡点。这种探索,既是对中国传统雕刻艺术(如碑刻、篆刻、砖雕)精神气韵的深刻领悟与汲取,更是运用现代构成理念与材料实验精神对其进行的探索性转译。《游心》不仅是一件独立的杰作,更象征着姚向东作为一位深耕漆画领域十余载的成熟艺术家,其艺术道路已进入到一个融通古今、心手双畅的新境,为当代漆画的表现形式拓展了新的向度。
作品名称:《祥和丽日》,作品尺寸:300cm×200cm,创作年代:2019年,制作周期:12个月,收藏单位:海澜美术馆(首届全国漆画屏风作品展入会作品)
熔古铸今:漆脉深植与非遗活化的践行者
姚向东漆画艺术的厚重底蕴与勃勃生机,源于其艺术根系深植于中国漆艺的千年文脉,并不断从非遗活化的实践中汲取养分。其十余年的创作历程,清晰地勾勒出一条从虔诚学徒到创新旗手的成长轨迹,在其艺术道路上闪烁着对传统精髓的敬畏与求索。
2016年,姚向东研修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第一届非遗保护福州漆艺高级研修班。福州作为中国现代漆画的重要摇篮与传统漆艺的巅峰之地,其脱胎漆器技艺冠绝天下,髹饰技法体系博大精深。在这次研修过程众,姚向东系统、深入地研习了福州漆艺的精髓:从大漆的精炼、髹涂、研磨的基础奥秘,到彰髹、变涂所营造的万千肌理,再到镶嵌(蛋壳、螺钿、金银箔)、台花、晕金等装饰绝技的精微掌控。更可贵的是,姚向东并非止步于技艺的“形”,而是深刻体悟其背后的“神”——对材料的虔诚、对工序的苛求、对细节的坚持。通过不懈的追求,为其漆画语言奠定了坚实的工艺基石和强烈的文化自信。
在姚向东眼里,传统漆艺的“工”服务于绘画表现的“意”,大漆深邃温润的材质美感在其作品中得以极致发挥,或层叠研磨透出岁月光华,或镶嵌拼贴构筑交响乐章。这种融合,使古老的技艺在他手中焕发出新颖的当代审美意趣与视觉表现力,成为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命题在漆画领域十分出色的答卷。
作品名称:《治黄首役》,作品尺寸:200cm×250cm,创作年代:2022年,制作周期:12个月,收藏单位:上海中国画院(国家重大题材创世神话工程收藏作品)
时代担当:宏大叙事中的漆艺史诗——《治黄首役》的典范意义
若论最能体现姚向东漆画艺术之历史厚度、时代担当与技艺高度的作品,非其承接上海市委宣传部重大文化工程《开天辟地——中华创世神话文艺创作与文化传播工程》而创作的漆画巨制《治黄首役》(现藏于上海中国画院)莫属。这件作品,不仅是他个人艺术生涯的一座里程碑,更是漆画艺术在国家重大主题创作舞台上确立其不可替代价值的代表创作之一。
正如该工程美术组组长施大畏先生所指出:“参与第一批创作的艺术家多为知名画家,第二批的20多位艺术家则多是从参加全国美展的600位作者中海选出来的……他们很多人都很年轻,甚至名不见经传,创作态度却都非常认真,呈现效果也不逊色于第一批。”姚向东作为从全国性竞赛中脱颖而出的青年漆画才俊,其入选该创作工程,并最终以《治黄首役》与其他75件涵盖多种形式的作品一起,共同完成了中华创世神话的这一视觉史诗的创作。
姚向东创作的《治黄首役》,其题材表现的是中华民族与自然抗争、疏浚黄河的伟大创举。姚向东敏锐地捕捉并极致发挥了大漆这一媒介本身的美学特质——深邃、厚重、内敛的光泽、历久弥新的永恒感以及丰富肌理所蕴含的力量感。他用漆层堆积与研磨模拟黄土的厚重与沧桑,用深沉的漆色营造历史的幽深与抗争的悲壮,用镶嵌(如可能运用蛋壳碎片象征水花或肌理)增添画面的丰富性与象征意味。漆艺特有的时间沉淀感与材质庄重感,完美契合了神话传说的永恒性与治黄工程的史诗性。这幅作品,超越了直白的图解方式,而是以漆为语,刻画了关于民族智慧与不屈精神的视觉传递,对提升漆画在表现宏大历史题材时的精神高度与艺术感染力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作品名称:《春·盛歌》,作品尺寸:180cm×180cm,创作年代:2019年,制作周期:12个月,收藏单位:山东美术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入选作品)
结语:游心于漆,铸魂于时
姚向东的漆画艺术之旅,既重于“游心于漆”——在漆艺术的浩瀚天地中自由探索、心手相应,又忠于“铸魂于时”——以漆为媒,熔铸民族精魂,回应时代召唤的征途。从近期展出的漆刻新作《游心》,到山东美术馆收藏的十三届全国美展入选作品《春·盛歌》,以及承载国家工程重任、彰显民族史诗的《治黄首役》;从福州非遗高研班的技艺淬炼,到十余年如一日对漆画教育事业的深耕;从对黄河、运河等中华文明命脉的深情描绘,到对生态和谐的赞颂……他的漆画艺术实践,以其系统性、创新性、担当性与前瞻性,为当代青年漆画家的艺术探索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姚向东的漆画艺术,犹如一棵从中华文明沃土成长起来的漆树,其根系深汲传统技艺的养分,其枝干挺拔,指向时代精神的苍穹,其繁茂的枝叶不断探索着艺术表达的新的可能性,而其流淌的漆液(大漆),则持续滋养着后继者的成长。他以“游心”的探索精神,开拓漆艺的未知之境;以“铸魂”的使命担当,赋予古老技艺以时代强音。可以说,姚向东的漆画艺术,是对“漆艺当随时代”这一命题的生动诠释。我们热切期待着,漆画家姚向东继续以其赤诚之心不竭于对漆艺的传承﹑不竭于对中国漆画艺术的探索!
作品名称:《和风鹭韵》,作品尺寸:250cm×200cm,创作年代:2019年,制作周期:12个月,收藏单位:海澜美术馆(首届全国漆画屏风作品展入会作品)
作品名称:《静香》,作品尺寸:50cm×60cm,创作年代:2017年,制作周期:4个月,收藏单位:山东美术馆收藏
作品名称:《故园游梦》,作品尺寸:60cm×60cm,创作年代:2019年,制作周期:4个月,收藏单位:私人收藏
作品名称:《月影羽华》,作品尺寸:60cm×60cm,创作年代:2024年,制作周期:3个月
作品名称:《叠·衍》,作品尺寸:40cm×40cm,创作年代:2021年,制作周期:3个月
作品名称:《星寰交织》,作品尺寸:40cm×40cm,创作年代:2023年,制作周期:3个月
作品名称:《无极》,作品尺寸:40cm×40cm,创作年代:2020年,制作周期:3个月,收藏单位:私人收藏
山东美术馆现场作品导览
山东美术馆现场作品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