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潮涌,帆影千年。
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广东的千年外贸史始终镌刻着“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印记。
10月15日将在广东省博物馆开幕的“互利天下:广东外贸一千年”专题展,甄选来自全国各大收藏机构超200件(套)文物珍品,在第138届广交会开幕之际,为观众揭开广东千年外贸史的历史全貌,以历史经验回应新时代对外开放的现实命题。
此次展览堪称“国宝集结”,展出22件国家一级文物,涵盖牙雕、金银器、陶瓷、外销壁纸等多元品类。羊城晚报率先呈现本次参展全部国家一级文物(按展品年代排序),提前解锁这场穿越千年山海的外贸史话,读懂中华民族“互利天下”的文明基因——
唐牙雕人像
(南越王博物院藏)
半身像,高鼻,深目,卷发,其面貌具有阿拉伯人的特征。器座为椭圆形,被认为是西亚地区常见的印章类型。专家推测它可能是阿拉伯商人私章的毛坯件。
印章被发现于南越国宫署遗址唐代地层,广州在唐代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有专门的外国人居住区——“蕃坊”,这枚印章的出土,为唐代广州活跃的外商活动提供了实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