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抽象艺术并不是突如其来的。艺术家在从艺之初,也大多是从捕捉现实世界的形象开始的,所不同的是,他们不着眼于形象的真实再现和细节的描绘,而是凭借无与伦比的色彩来强调情感的表现。
现当代艺术大师——康定斯基、马列维奇、毕加索、蒙德里安、罗斯科、里希特皆是如此,只是他们的具象作品鲜少为公众所熟知。本期,小艺君就聊聊抽象艺术家们不为人知的另一个艺术面向。
瓦西里·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被认为是抽象主义的鼻祖,他尝试着将不同的色彩与特定的精神和情绪效果产生关联,甚至开始用从音乐那里得来的加标题的方法来表达意图,仅仅利用点、面、线、色等纯形式的因素,传达精神和情感的内涵。
康定斯基早期作品
最初康定斯基并不画抽象画,促使他踏上这条道路的重要因素,除了印象派、野兽派与立体派的影响,还有他本人的一次奇妙的经历。
有一天傍晚,他从外面回到家,在迈进门的那一刻,突然发现房中放着一幅极美的画。他很惊讶,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一幅画放倒了。
于是他从中领悟到一个道理,放倒了的画之所以发出美妙的光彩,是因为看不清它表现的具体事物,他还领悟到,色彩与线条具有象征性的意义。
康定斯基《穆尔瑙─风景与绿屋》
康定斯基抽象作品
马列维奇自画像
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1878~1935),俄国画家,几何抽象画派的先驱,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他早期的创作就追随了印象派的传统,随后对野兽派、后印象派乃至象征主义与新原始主义元素的涉足,而将马列维奇带入对几何形体探索的是塞尚。
马列维奇《Flowergirl》,1903年
马列维奇《Party》,1908年
马列维奇《Portrait》,1910年
马列维奇认为,可以证明一幅绘画是能够完全脱离任何映像,或者脱离外部世界(不管是人物、风景或静物)的模仿而独立存在。他有一个重要的主张,这当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抽象带进一种最后的几何简化中去——所画的黑方块,在纸上的白方块之中。
马列维奇《白上白》1918年,纽约现代美术馆藏
蒙德里安自画像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1872~1944),风格派艺术运动的先驱,以红、黄、蓝的色块和线条组成的非具象画作而闻名。其早年曾画过写实的人物和风景,后来逐渐把树木的形态简化成水平与垂直线的纯粹抽象构成,从内省的深刻观感与洞察里,创造普遍的现象秩序与均衡之美。
他崇拜直线美,主张使用最基本的绘画元素(直线、直角、三原色)组成抽象画面,他认为透过直角可以静观万物内部的安宁。
《转移》,1908年
《日光下的风车》,1908年
今年9月,巴黎玛摩丹莫奈美术馆将呈现蒙德里安重要的60幅具象画作。其中包含了风景画、肖像画、植物画,涵盖了印象派、光亮主义、野兽派、象征主义乃至少量的立体主义、新造型主义风格。
它们也进一步印证了蒙德里安不仅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色彩大师之一,也是一名重要的具像艺术家。
《红色风车》,1911年
《海芋百合》,1908~1909年
《Duivendrecht 的农场》1916年
蒙德里安抽象作品
毕加索自画像
人们所熟知的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作品基本都是《亚威农少女》《格尔尼卡》等立体主义的作品,看似像极了儿童的涂鸦作品。其实毕加索的绘画基本功可是从小练的童子功。
他的父亲是一位美术教师,所以他除了有着艺术基因外,从小就接受古典主义的造型训练,毕加索的绘画基本功非常扎实,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毕加索13岁时候画的素描石膏作品,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年龄,水平已经超过很多的美术专业大学生了。
毕加索13岁时候画的一张油画《老渔夫》
毕加索15岁的作品《科学与慈善》
毕加索在绘画中不断摸索自己的绘画风格,后来又深受塞尚画面结构的影响,逐渐建立了立体主义,并且名震画坛。中国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巴勃罗·毕加索作品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正在北京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行,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现场感受一下毕加索的艺术魅力。
毕加索 《阿尔及尔的女子(版本O)》1955年
成交价:1.79亿美元
纽约佳士得 2015年5月11日
马克·罗斯科《自画像》
马克·罗斯科被认为是抽象表现主义名家。他早期画的是充满孤独感和神秘感的都市生活场景。后期用大量简化的色块导致他被广泛认为“色域”流派。
马克·罗斯科《无题》
1938 地铁入口
1940 地下幻想 华盛顿区国家画廊
如果你说罗斯科的作品是抽象画,他是不高兴的。对马克·罗斯科来讲,他对色彩与形式的关系这些并没有兴趣,他唯一感兴趣的是表达人的基本情绪,悲剧的、狂喜的、毁灭的等等,如果你能在他画作中被他要表达的情绪打动,那你或许才更接近他的艺术核心。
马克·罗斯科《No. 10》
成交价:819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08亿元)
2015年纽约佳士得
格哈德·里希特
格哈德·里希特,全球最贵的画家之一,尽管自诩为德国的波普艺术家,但是格哈德·里希特和他的朋友对商业文化的认识与他们在美国和英国的同行有着很大的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的差异。
抽象绘画、基于照片的写实作品、具有极少主义倾向的绘画与雕塑风格等等,格哈德·里希特不断地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他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时地将惊奇带给这个既丰富又单调的艺术世界。
里希特《烛》
成交价:1050万欧元
2008年伦敦苏富比
阅读 1994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
成交价:3200万美元
2018纽约苏富比
这些艺术家通过从具象到抽象的蜕变,找到了一种纯“心灵”的寄托。抽象艺术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通过点、线、面、色彩等因素的组合,不仅能带给我们美的感受,同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