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艺术,自古以来便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它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穿越历史的长河,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演进。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艺术家们始终肩负着探索与创新的使命,他们以独特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和无畏的勇气,不断突破艺术的边界,试图在时代的浪潮中掀起一场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
“破界”一词,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中国艺术家们在艺术创作道路上的不懈追求。他们打破传统与现代的界限,跨越东方与西方的文化隔阂,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与媒介的壁垒,以全新的理念和手法,重新诠释艺术的内涵与外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挑战了既有的艺术规则,更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本质、社会现实以及人类精神世界的深度思考。
然而,这场艺术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个持续演进、不断深化的过程,充满了未完成的探索与未知的可能性。艺术家们在探索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着对未知的好奇与敬畏,他们深知艺术的边界是无法穷尽的,每一次的突破都只是新的起点。正是这种未完成的状态,赋予了艺术永恒的魅力与活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前赴后继,投身于这场伟大的艺术革命之中。
此次“破界——中国艺术家未完成的艺术革命线上特别展”,旨在通过线上展览的形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人能够领略到中国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里,你将看到来自不同年代、不同背景的艺术家们的作品,它们或以传统技法为基础,融入现代元素;或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展现传统意蕴;或以跨学科的方式,探索艺术与科技、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融合。这些作品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艺术的夜空,也为我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展览,能够激发观众对于艺术的热爱与思考,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同时,也期待更多的艺术家能够加入到这场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来,以他们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华章。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破界”的艺术之旅,在未完成的艺术革命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北京墨真书画院编辑
陈鹏题《破界》
陈鹏(号天鹏),山东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大写意花鸟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一级美术师,大写意花鸟工作室导师。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秘书长,国家画院花鸟所原副所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及文旅部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並多次获奖。其大写意花鸟画作品,作为国礼赠送法国国家议会、英国泰特美术馆、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艺术学院、捷克议会及诸多国家艺术机构。为西班牙文化艺术中心创作的大型作品《熠耀蕴华》,新加坡文化艺术中心的《禅心似月迥无尘》作为永久陈列。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京丰美术馆以及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泰国、越南、法国、英国、美国等诸多国家收藏多幅作品。先后在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韩国举办展览及讲学。作品风格在继承传统中国画大写意花鸟画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以自然为师,在大量写生并且首创了许多新题材、新画风,如向日葵、梧桐、石榴、胡杨以及热带雨林、鸟类、动物等题材,擅长泼墨大写与没骨、勾勒写生並用,画风立意高妙、落笔凝重、沉雄曼妙、色墨多变、题材丰富多彩,从传统题材到热带雨林、稀有物种及多种鸟类,有古法亦不失现代气派,提倡传统经典文化,追求画风格调与独特艺术语言、形式,热爱生活,勇于创新,一贯坚持人与自然之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传统文化经典,多涉猎诗词、勤于书法临池以及文史哲的研究借鉴,创造出了独具个人特色的大写意花鸟作品。出版个人画册、学术著作多种。
作品鉴赏:
蒲桃含韵 180x96cm 2021年
先器识而后文艺
陈鹏
唐宋在写实状物上已达到历史的顶峰。宋画客观里都带有主观,元画,以主观为主又带有客观。都是以单纯色彩来表现绚烂世界。
绘画不仅是表现外在的感受形式,还是解放灵魂的一种活动。还有人认为它是“创造幻觉”的雕虫小技。
雨后芭蕉 180x96cm 2021年
绘画上有一条,就是有艺术审美且敢画,所谓“无胆则笔墨为缩”。但假如你缺少 文化,就会缺少精神、缺少深入,更谈不上内 涵。因此就会在形式上追求表面化、工艺化、漫画化,用笔也会比较荒率,笔墨语言也 会显得表面化而缺少厚度和趣味,更谈不上 表现思想、意境。
西域移来 138x69cm 2021年
天才是一方面,功力是一方面,中国人讲究功夫、功力,一定量化后才会有笔踪墨迹的可欣赏性。世上有许多事可以学而不会,不学而会。有人画了几十年仅仅是一个有功力的画匠,离那种“带有天才的创造”还 不知有多少之遥,“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搞艺术天赋是很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要全 面,要有高度、难度。举凡颇有名气的画家, 几乎都有假画行世,但难度高的,赝品仿得 差且少;相反,难度小易摹而名气大且又有市场者,赝品满天矣。
红红火火图 240x200cm 2022年
中国人讲精,要精到极限。功夫达到极致,而后才可以立精神。搞艺术要达到大智若愚,要从长远上来考虑,这是大家的角度。短距离、眼光短只是小聪明。当“先器 识而后文艺”,一味地继承是不对的,而应以 现代人的眼光重新理解传统。中国的文化 是积累的,没有传统谈何创造?
傲雪迎春 2023年
“今天的创造不一定是明天的传统”,好的是可以遗留下来的。别管你多年轻,你一 定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看问题,不要被古人 的一座座高峰吓倒,爬行其山脚之下。传统 绘画语言的演变,梁楷、青藤、白阳、八大,中国画的笔墨、章法,逐渐从对象形象上分离 出来,取得了相对的独立性与越来越丰富的 审美内涵、表现方法,从小写意到大写意,在 作品中笔墨、章法直接抒发作者性格、情感的主观成分越来越多。美有至美,大有至 大,刚有至刚,因此中国绘画及文化的内涵 无所不包。
地涌金莲 180cm×96cm 2021年
中国画笔法与自然物象的结合,是一个核心问题。讲究平面就要注意笔墨范围之外的空白形状,也要注意笔墨范围之内的网状空白之美。空白的变化除大小虚实外,还有渐变和突变。下棋高手善于用松,一个“松”字最重要。敢于松开,敢迈出去,对整体格 局的把握非常重要,能松就占得空间大。点要画在边上,突出的地方,比如兰花,心点在边上而中间虚空,显得更空灵。再比如放牧的群羊,重点看头羊,如后边比较大的片状 如白云白雪之物即都是羊了。这一点在画山水中尤其如此,边结实,中间放松,要含蓄。到处干湿浓淡变化,等于没有浓淡干湿变化,即平了。一幅画中可以没有干墨,那就在浓淡、空白、穿插关系上做文章。书法的训练正是为了掌握点线的使转变化、交错 排列,也是造型观念。它还代表用笔的节奏、势,以及当时创作的情趣。
蓝花楹 180cm×96cm 2021年
西方美术史家苏立文说:“几乎所有的传统国画作品都是累积经验的一般化、精纯化,而不是对某种特殊经验的反映;都是表达永恒的观念,而不是记录短暂或偶发的事件。”西画感觉主要表现特定客观环境,直接感受较多;而中国画是借助于客观环境,而主观加工较多,提炼要高,较多融入主观内涵。
生命的礼赞 122x244cm 2020年
雨林清啼 152x248cm 2019年
缘积秋溟阔 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