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文章来源:光明网  

10月29日,“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办。

中国圆明园学会于2024年4月发起“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项目,得到了新华网文化产业中心的大力支持。项目组汇聚了全国近百位历史学者、非遗大师、工美大师,旨在系统性、高标准复现与再造圆明园四十景视觉文化的文化工程。经过众多专家学者一年多来的携手共建和不懈努力,《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文旅部机关党委社团党建指导委员、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单威,国家级花丝镶嵌非遗大师马福良,百宝嵌省级非遗传承人周洪俊,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曹静楼,中国当代著名篆刻艺术家李羊民,荣宝斋一级裱画师张书刚,中国圆明园学会园林古建分会会长王贵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开玺,中国圆明园学会皇家园林分会会长董璁,国家画院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画法研究所所长蒋威,中国圆明园学会香文化专委会名誉会长范纬等40多名专家参加了新闻通气会。国家级蚕丝织造非遗大师周康明等部分外地专家发来视频致辞。

文化和旅游部机关党委社团党建指导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党委书记单威

单威在致辞中表示,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一工程承载着民族记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早林

周早林表示,这项历时17个月、匠心耕耘的工程价值和意义重大且深远。它系统梳理了《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建筑信息,为“圆明园学”的深化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载体。在众多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版复刻珍品及百宝嵌系列皇家小叶紫檀箱柜盒作为阶段性成果现已呈现于世。圆明大观系列项目,还将启动更多再现工程。这项工程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实践。除了系列珍品之外,数字化复原的圆明园盛景也会通过多种形式走向世界。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意融合的作品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的璀璨与坚韧。“今天的阶段性成果只是起点。”周早林说。

北京凝其德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培金

北京凝其德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培金作为项目负责人之一,详细介绍了《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版复刻珍品的整体制作历程。他表示,经过17个月的日夜兼程、九万公里的奔波跋涉,“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终于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件能够传世的‘当代文物’。因此,找绢、装裱、包装、画的复刻与调色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倾尽全力做到最好,邀请国家级的大师、行业的泰斗打造最优质的作品。”

他介绍,仅特制丝绢一项,国家级蚕丝织造非遗大师周康明团队几十人反复试验十几次,最终成功复原出与明清御用丝绢相似度高达98%的特制丝绢。产品基本全程都使用了当年的皇家材料和皇家工艺。《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版复刻珍品,每一个环节都有无数大师不计名利的心血付出,也都体现了当代大师们传承创新的匠心精神。未来将考虑限量发行。

荣宝斋一级裱画师张书刚

荣宝斋一级裱画师张书刚在介绍装裱部分时,特别提到了浆糊的制作工艺。他介绍,为了遵循皇家规制,团队选用了晚清贡品河套面粉和西山井水,制作出的浆糊粘性和稳定性极高,避免了传统浆糊易发霉和发硬的问题。张书刚感慨道,这不仅是对传统书画装裱艺术的终极追求,更是对中华文化的敬畏与传承。

百宝嵌省级非遗传承人周洪俊

百宝嵌省级非遗传承人周洪俊介绍了系列产品中的百宝嵌箱柜盒部分。他提到,团队选用了小叶紫檀和金丝楠木等名贵木材,运用中国传统京作木器技艺的榫卯结构,再镶嵌青白玉、松石、玛瑙等上千颗珍贵材料,经过几十次制作-推翻-再制作,最终呈现出寓意“九五至尊”“十全十美”的九层十屉设计。

据悉,本次“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邀请了30多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团,从历史考据到建筑形制,从园林布局到文化内涵,为项目提供了全方位的学术保障。这一工程不仅为“圆明园学”的深化发展提供了鲜活的研究载体,更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曹静楼

活动现场,原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主任、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曹静楼对圆明园四十景图原版复刻珍品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一产品不仅工艺精湛,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活动最后,中国圆明园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早林为参与创作和指导的30余位专家学者、非遗大师颁发了聘书。他表示,正是这些专家学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才有了今天的阶段性成果。周早林表示,本次成果通气会,也是圆明园优秀传统文化再现工程的启动会。未来,学会将继续深化创作,完善精品文创体系,计划将百宝嵌等传统技艺转化为大众喜爱的文化产品,让宫廷工艺“飞入寻常百姓家”。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风景群,一个景就是一座“圆中园”或园林建筑群。《四十景图》为绢本彩绘,各幅图分别附有汪由敦所书弘历《四十景题诗》,共计40对幅,每对幅为右图左诗,全图分为上下两册,配楠木插盖匣盛装。这套四十景彩绘图的完成前后历时十一载有余,足见其成图之不易。

《四十景图》具有极高的绘画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它真实反映了圆明园当时的盛况,对于中国绘画和园林艺术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了解,《四十景图》画成之后,由乾隆御笔题诗,由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图画绘工精美,直观效果极佳。所绘建筑、泉石等景观都为写实风格,题诗意境深远,书法隽永飘逸,诗、书、画达到了统一。这是我国成就最高的工笔彩画。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赵佳)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关于开展 “人民视角・时代英才 ——2025 年度‘人民美术家’和‘ 人民书法家’评选” 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 “人民视角・时代英才 ——2025 年度‘人民美术家’‘和人民书法家’评选” 活动的通知各省市区艺术协会、专业艺术机构、艺术院校、广大书画艺术家: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 “艺术为民、崇德尚艺、守正创新” 的文艺工作要求,发掘一批扎根人民、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书画创作人才,推动文艺事业...4天前

“西河同乡——纪念来楚生先生逝世50周年作品展”在萧山博物馆开幕

10月30日,“西河同乡——纪念来楚生先生逝世50周年作品展”在萧山区博物馆隆重启幕。本次展览由萧山区人民政府、西泠印社集团联合主办,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西泠印社美术馆、萧山博物馆、西泠印社孤山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承办,西泠印社学术支持。来楚生先生作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中的重要代表人物,其艺术...2天前

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让青年艺术激活历史空间

对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视觉艺术项目群展策展人杨丹来说,从建筑师到策展人,一个是造空间的人,一个是填空间的人,她的身份转变并未遇到很大的障碍。今天,本届艺术节“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视觉艺术项目在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老市府启幕,推出的委约个展与群展以“艺术与科技融合”“多感...2天前

“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10月29日,“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项目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办。中国圆明园学会于2024年4月发起“圆明大观——《圆明园四十景图》再现工程”项目,得到了新华网文化产业中心的大力支持。项目组汇聚了全国近百位历史学者、非遗大师、工美大师,旨在系统性、高标准复现与...2天前

楠溪江畔重阳宴:珠岸村盛会解锁乡村振兴“温情密码”

珠岸文化礼堂:重阳宴暖意上线,期待与您一同品味团圆与秋韵重阳盛宴映桑榆,珠岸新篇启振兴一场晚宴,绘就乡村蝶变与温情传承的生动图景“岁岁重阳,今又重阳。”金秋时节,永嘉县沙头镇珠岸村文化礼堂内张灯结彩,一场以“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为主题的盛大晚宴在此启幕。群贤毕至,乡音萦绕间,一幅尊老敬老、共话振...3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