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铜奔马文创频出“爆款”C位引流丝路馆藏文物渐“出圈”(组图)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甘肃铜奔马文创频出“爆款”C位引流丝路馆藏文物渐“出圈”

图为7月5日,游客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挑选文创产品。 李亚龙 摄

中新网兰州7月6日电 (记者 冯志军 高莹)不久前,由甘肃省博物馆研创设计的一款“丑萌十足”的铜奔马文创毛绒玩具火遍网络,线上线下卖到脱销。连日来,尽管兰州迎来持续高温天气,但丝毫未能阻挡慕名而来“打卡”甘肃省博物馆参观者的热情,不仅铜奔马周边文创备受追捧,更多的馆藏文物亦跟着“出圈”。

随着铜奔马爆款文创的“一马难求”,邻近兰州主城区多个大型商圈的甘肃省博物馆,近日出现门庭若市的“人气爆棚”。早晨开馆伊始,排队等候入馆参观的游客已排起了长队,等候时间约为半个小时,甚至有网友称参观门票“一票难求”。

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两只铜奔马文创毛绒玩具样品,备受络绎不绝的参观者追捧,大家排队与其合影留念。而涉及日常生活起居方方面面的其他各类文创产品,亦令众人爱不释手。

甘肃铜奔马文创频出“爆款”C位引流丝路馆藏文物渐“出圈”

图为7月5日,游客在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挑选文创产品。 李亚龙 摄

无独有偶,有文博爱好者在一睹该馆“镇馆之宝”铜奔马的“芳容”之余,还将一些工艺精美的丝路文物,拍摄下来在网上传播,吸引大量网友围观互动。比如一件元代玻璃蓝莲花托盏,短时间内便吸粉无数,加速“出圈”。

“明明是工作日,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人,博物馆里的空调都降不下温了。”浙江游客罗英妮6日参观完甘肃省博物馆略感遗憾。她说,尽管铜奔马、玻璃盏等“网红文物”令其大饱眼福,但铜奔马毛绒玩具最近太火了,现场未能如愿抢到,预售也要等20多天。

“‘小绿马’上周火遍全网后,博物馆日均客流量出现激增趋势。”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负责人崔又心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表示,其实早前的铜奔马都是一本正经以“黄金侧颜”示人,但直到它的“搞笑正脸”戳中了人们的笑点,铜奔马周边的画风就开始变了,于是顺势开发了“神马来了”系列铜奔马文创产品,包括最先走红的表情包、雪糕、口罩等,目前已有30多种周边文创。

崔又心表示,尽管一些文创的造型丑萌、滑稽,甚至堪称奇葩,但大众也因此对文物本身更感兴趣了。通过一些比较大胆可爱、突破传统的设计风格,吸引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这能更好地推动博物馆发展,也能让更多文物“活起来”。

正当人们探讨“丑萌”铜奔马玩偶,为何能成为新晋“顶流”之时,狠狠拿捏住了年轻人审美的“这匹马”已火到被人山寨,以至于甘肃省博物馆不得不“一边连夜踩缝纫机,一边发打假声明维权”。

崔又心对此解释说,这款玩偶的生产需要经过贴片、裁剪、填充等比较复杂的工序,最后还要通过手工对其进行形态调整,因此生产周期较长,“每个生产环节都要严格把控,希望能把保质保量的好产品送到大家手里”。

“下一步文创产品开发,将把注意力从一些馆藏知名文物,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文物身上,但它同时又具有文化传播性或者社交属性。”崔又心表示,希望通过文化创意平台,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历史文化,最终实现让更多文物“走出”博物馆,走进公众的生活。

甘肃省博物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凭借甘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大量珍贵文化遗存,该馆馆藏珍贵历史文物、自然标本8万余件(组),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近现代的大量文化珍宝,尤以新石器时代之冠的甘肃彩陶、汉代简牍文书、汉唐丝绸之路珍品、古生物化石等珍贵文物独具特色。


责任编辑:苒若

最新推荐

千年舆图焕新色!浙图《湖光四季图》解锁古籍里的西湖色彩密码

当同治十二年的《西子湖图》遇上宋代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古籍中的湖光山色如何穿越时空与当代笔触对话?日前,浙江图书馆“吴越风华 古韵今览——长三角旅游历史文献展”配套美育活动《湖光四季图》吸引18名绘画爱好者化身“古籍调色师”,在画笔颜料的层叠晕染中,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色彩对话。这场以 “图”为...4天前

“墨舞金陵·文脉传承——2025年青少年公益书法研学活动”开班仪式在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隆重举行

6月29日,“墨舞金陵·文脉传承——2025年青少年公益书法研学活动”开班仪式于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隆重举行。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承载着江南贡院的昔日辉煌。历史上,江南贡院人才辈出,曾走出80余位状元、8392名进士。如今,这座博物馆以全新面貌,化身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此次青少年公益书法研学...5天前

江东风采 风采依旧——记泾县查济写生

2025年6月20日,江东风采写生研究院根据年初工作计划,组织部分画家前往泾县查济等地,进行了为期六天的采风写生活动,共创作写生作品六十多幅。活动期间,艺术家们参观、拜谒了革命先辈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周恩来去新四军军部乘船上岸处旧址,以及桃花潭,章渡等风景名胜区。此行,大家收获满满,其乐融融。现将部分...5天前

文创青年:让文化出圈,让故事入城

文创是什么?有人说,它是我们“看过的历史、走过的世界”。一件小小的冰箱贴、一个刻着方言的钥匙扣,都记录着一段特别的经历、一道熟悉的风景。文创,不只是商品,更是文化被看见、被触摸、被带走的方式。近年来,随着文化消费的兴起,文创产品正在成为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媒介。前不久,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文创凤冠冰箱...6天前

河北邢台:传承邢窑技艺 弘扬传统文化

6月28日,在河北省临城县邢窑文化博览园,张志忠进行邢白瓷利坯作业。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邢窑是隋唐时期名窑之一,是中国北方烧制白瓷的重要窑场,在唐代有着“南青北白”之说。2014年,“邢窑陶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今年62岁的张志忠,是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980...6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