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组图)

文章来源:光明网   

作者: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在站博士后 魏辉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举行开国大典,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艺术家纷纷用画笔记录这一伟大时刻,用高超的艺术创作讴歌新中国的诞生。

1952年,画家董希文绘制的油画作品《开国大典》;2009年,画家唐勇力以工笔画的表现方式创作的《新中国诞生》;2014年,画家李成民以油画写意的艺术手法创作完成《开国大典•人民万岁》;2021年,画家赵建成创作的中国画《开国大典》,都是表现“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刻的美术创作。这些作品不仅见证了新中国历史变迁的进程,在歌颂党歌颂祖国的同时,为中国文化宝库留下了丰厚的艺术财富。表现“开国大典”主题的美术创作不少,但这四件作品无疑是颇具代表性的。

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油画)董希文(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不同的绘画视角

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是天安门城楼向南看的平视观察视角,画面中天安门广场和大面积的蓝天白云占据作品近半空间。为了进一步拓展绘画视域,画家大胆取舍、打破透视常规,去掉画面近景位置的一根廊柱,以此拓展远景空间,使作品的表现空间更加宽广,展现出泱泱大国的精神气象。毛主席作为绘画作品中心人物形象站立在画面近中央位置,虽然只呈侧身,但是挺拔身姿与精神气度传达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伟大精神力量。

唐勇力的中国画《新中国诞生》,采取了平视观看和广角摄像式的艺术表现手法。作品以中国传统绘画长卷艺术表现方式呈现,画面中一字排开的众多人物形象均为正面站立姿态。人物形象虽有高低错落,但整体保持在一条稳定的水平线上,毛主席作为中心人物形象站立在画面居中位置。作品带有鲜明的人文审美经验,是从当下审美视角回溯历史场景的艺术想象和创造,更多带有理想的视觉审美特征。

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

新中国诞生(中国画)唐勇力(中国美术馆收藏)

李成民的油画《开国大典·人民万岁》,则是从广场上欢乐的人群身后向天安门城楼观礼台方向俯视的视角。作品主体形象是天安门广场上欢腾的人民群众,画家以跃动的笔法和写意性的绘画造型表现了欢呼涌动的人群,画面中斑驳闪耀的“旗帜海洋”展现了庆典的热烈与恢宏。

赵建成的中国画《开国大典》,通过一种自下而上观看的仰视绘画观察和表现视角,使得绘画视点降低,画面人物形象更显高大。作品中毛主席等开国元勋站立在汉白玉雕栏的台阶上,人物形象具有雕塑般的崇高精神意象,台阶也幻化成巨大的雕塑底座,从而托起了人物群像。

不同的色彩表现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典型的新中国油画,画家在创作中将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盛唐壁画的装饰艺术审美表现理念与西方油画色彩表现相结合,强调绘画对象固有色,减弱条件色,突出色彩纯度和冷暖对比。作品色彩明快、艺术气氛热烈。画家曾在介绍作品时表示:“在带有装饰性处理的这幅画里,尽力表现出富丽堂皇,把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的一个庄严而热烈的场面描绘出来。”《开国大典》刚刚完成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毛主席看了也曾称赞:“我们的画,拿到国际间去,别人是比不过我们的,因为我们有独特的民族形式。”

唐勇力的《新中国诞生》发挥了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的笔墨和色彩表现力,同时又适当融入敦煌壁画艺术的装饰元素和平面造型表现特征,明净清新的色彩渲染营造出特定的热烈和庄严气氛。

李成民的《开国大典·人民万岁》在色彩运用上给人耳目一新的艺术感受。画家敏锐地抓住天安门广场上红旗猎猎、人海欢乐的热烈场景,从富有动感的红旗闪动中渲染庆典时刻的欢乐气氛,使观者通过画面色彩主调感受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转折。

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人民万岁(油画)李成民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银奖)

赵建成的《开国大典》在画面色彩方面追求一种单纯与质朴的审美精神表达,赋彩主要强化和凸显红色艺术气象、营造热烈气氛,并在画面造型中引入西方绘画的明暗光影的表现手法,坚守写实表现的基础上注重历史人物的精神刻画,在整体秩序化站立的人物群像中通过有限范围内手与胳膊的微妙动态描绘,从庄严中求变化、在静穆中表现热烈,于热烈中展示力量。

质朴的艺术真情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时刻,中国人民意气风发的豪迈精神,从绘画构图到色彩表现、从人物设置到整体场景都足以反映泱泱大国的风度与气派。

唐勇力的《新中国诞生》在艺术构思上没有受到意识形态的干扰,画面中描绘了当时所有中央人民政府委员63人。作品带有鲜明的历史叙事审美文化特征,唯美大方且符合时代大众的审美欣赏习惯。

李成民的《开国大典·人民万岁》以举旗欢呼的人民群众为主体对象,写意化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当家作主的喜悦之情。作品的视线越过人群,最终将视觉中心仍落在天安门城楼上,并且清晰地呈现了毛主席画像,观者似乎也能听到毛主席的庄严宣告。

赵建成在《开国大典》中成功塑造了开国元勋博大、朴厚、深沉和凝重的表情,创造了英雄群雕纪念碑式的艺术表现效果,展现了时代伟人创造新中国伟业的壮丽。

艺术定格伟大的历史时刻——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

开国大典(中国画)赵建成(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四件绘画作品虽然艺术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都表达了创作者共同的艺术创作主题思想,即通过绘画作品告诉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换了人间。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伟大变革的重要时刻,关于“开国大典”题材的美术创作相信还会延续下去,那些匠心独运且符合历史画主题创作规律的艺术作品,一定会在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留下精彩印迹。品味绘画作品中的“开国大典”场景,不但能从中感受艺术之美,认识历史画创作的多样艺术视角和表现形式,也让我们在历史的情境中汲取磅礴精神力量、继续前行。(魏辉)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刘玉来:论丑书七绝五首

一笔锋懵懂先求怪,墨色初开即染尘。怒目书坛诸魍魉,画皮撕裂见妖人。二扭曲传统自称雄,编排笔墨号先锋。敬请羲之惩此辈,难挥巨擘扫邪风。三乱抹胡涂自颂尊,蛇爬蚓转闹乾坤。素宣能解人间事,应怨书协护污痕。四千年砚底墨遗痕,古帖碑前祭道魂。倘把羊毫当帚使,鬼符休入翰林门。五视频间里墨横飞,流量争添理事辉。三...1天前

「德艺双馨」当代著名画家姚家恺作品欣赏

【艺术简历】姚家恺(嘉凯),1960年出生,北京人,号水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研班结业,师从姜成楠、贾又福、张立辰、宋涤.王阔海等先生,2011年在北京展览中心举办个人展,2015年在河南郑州美术馆举办7人联展,出版《姚家恺画集》,2017年中央电视台发现之旅播出电视片《京城石...2天前

李志向主题性花鸟画系列作品 (之一)

李志向,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中国主题性花鸟画专项研修班”导师,兼任花鸟画工作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开封大学客座教授,文化部书画创作基地花鸟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主题性花鸟画研究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董其昌说:画史之所以发展依赖于画风之变的波动与演进。李志向先生根据时代和花鸟画自身...2天前

大美中国|新时代书画艺术先锋人物:画家陈凯旋

【艺术简历】陈凯旋,祖籍福建厦门。毕业于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师从著名画家梁明。深造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梁明导师工作室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美术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协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厦门市思明区美协副主席。厦门市人大书画院书...2天前

刘玉来:论丑书绝句五首

一、童蒙握笔习书篇,字守端严性乃贤。一似明君堂上坐,巍巍浩气向青天。刘玉来作品二、丑论蒸腾成异端,胡涂乱抹惑人前。长枪点画歪斜耍,墨盗笔娼夸自然。刘玉来作品三、人心不正字形偏,自幼师嚴乏一番。偏有心胸不正客,丑书齐噪噪中原。刘玉来作品四、操盘信笔妄涂鸦,心路不端难避邪。灭祖欺師浑不惧,跳梁成瘾舞奇葩...5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