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一花一世界:那些植物画家笔下的美丽

文章来源:国际在线论坛    作者:rd,

   无专业知识的菜鸟,认起植物来,丢三落四。明明对着书看过多次,路上见到,一样抓耳挠腮懊恼记性不好。因此那些植物画册植物图谱的作者叫人十分好奇,他们到底有怎样的耐心,一种一种植物的画下来,根茎、叶子、花朵、果实,那么精致的画出来,那才是真正的烂熟于心。了解植物,没头绪的菜鸟,就从这些植物画家和图谱了解起吧。

   法国人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Pierre-JosephRedoute)自然是最著名的植物画家之一。《玫瑰圣经》《百合圣经》《花卉圣经》三本“巨著”足以让他流芳百世。

 

 

 

 

出自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百合圣经》

如果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话,他是一位正宗的植物学“贵族”,爷爷是画家,父亲是画家。虽然在他小时候,爸爸不看好他画花朵,他说,人们只爱看圣徒和英雄,没人会付钱给你画花朵的。可是,他热爱画植物,而且天赋过人。虽然10多岁就出外独自谋生,可是他没有中断在绘画上的追求,慢慢的,他的才华被皇室花园的植物学家发觉,他系统地学习了植物形态方面的知识,23岁时就成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著名花卉画家杰勒德·范·斯潘东克的学生兼助手,他的画具有学术的严谨和艺术的美感。

 

 

 

 

 

 

 

出自皮埃尔-约瑟夫·雷杜德《玫瑰圣经》

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这位植物画家和那些皇后们的关系。先是在1788年,皮埃尔被命为玛丽·安东内特王后的陈列室画师,他出版的很多书都受到了皇室的赞助。在1830年“七月革命”后,他成为新任法国皇后玛丽-艾米莉的专职画家。而最著名的《玫瑰圣经》则是在拿破仑的约瑟芬皇后的要求下完成的。彼时正值革命期间,嗜玫瑰的约瑟芬在巴黎南郊的梅尔梅逊宅第凭空造了一座华丽的玫瑰园,收藏了各种珍品,植物学家迪松美还在这个玫瑰园里进行了人类首次人工控制育种,培育出了大量独特的杂交玫瑰。这位皇后请皮埃尔专门去玫瑰园画玫瑰,于是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华丽而经典的玫瑰图谱。因为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所以其中还有一种玫瑰,以他命名。

 

 

 

 

 

关于皮埃尔的绘本故事,出自《Redoute,TheManwhoPaintedFlowe》

甚至专门有一本绘本,讲皮埃尔的故事,名字叫做《Redoute,TheManwhoPaintedFlowe》,这是本非常有趣的小书,描述了这位植物画家从童年到出外谋生,以至成为大师的过程。

 

 

二、亚洲人的文化气

和欧洲人爱玫瑰、郁金香等寄托热烈情感的花不同,日本的古植物图谱,略为严肃、严谨,而且大概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画家们往往偏爱那些象征人性,和诗情画意相衬的植物,比如,梅兰竹菊、牡丹、芙蓉、莲花。也有另外一种,具有实用价值的图谱,如本草纲目植物谱。

 

 

出自《白川侯莲譜》

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东京国立博物馆,已经把他们的贵重植物图谱,分享上网络。如今我们可以下载到的图谱,可以清晰看到他们的“学术”气息。

 

 

 

 

 

 

 

 

出自《本草通串证图》

 

 

 

 

 

这些图谱,不像中国以水墨见长的画家,个人风格强烈,花鸟、山水、植物,不分离,每一副画都寄托着画家浓厚的个人情感——这些日本古植物图谱,就像某种学术研究,客观详尽地记录着那一种种植物,认真标明姓名、特色,一丝不苟。所以在几百年以后,我们看着他们,像看一本三维的地方志一样,能够立刻知道,当时当地,这里曾经有过多么繁华的花期。

 

 

出自《山海庶品》

好多图谱连作者名字都没有,但颜色却精准到你可以直接追忆出小时候的桃花。那些匠人,我们可以称之为“匠人”的画家们,用那些准确、精美、饱满的花儿,作为签名,在历史尘埃中栩栩如生。不管什么时候,你都能穿越时光,看到他在那个特定时刻所看到的那株特殊的花,还有什么比这更为美妙的事呢。

 

 

三、花仙子的故事

20世纪初,英国姑娘CicelyMaryBarker横空出世,创造了花仙子传奇。

水仙

 

 

白桦

 

 

也许是因为幼年身体不好在家学习的缘故,她的想象力不受限制。在她的世界里,每一朵花里都住着一个花仙子。他们小巧、精灵、美丽、性格各异,无一例外有着漂亮的翅膀。水仙则、穿着白色短裙,俏皮活泼。罂粟姑娘是个穿着蓬蓬粉色公主裙的小女孩,还有嫩嫩的迎春宝宝,实在是很萌。

福禄考

 

 

罂粟

 

 

Cicely年少成名,花仙子出现在英国各种杂志、贺卡、明信片上。她绘制了更多的花仙子系列:FlowerFairiesoftheSummer、FlowerFairiesoftheAutumn、FlowerFairiesoftheWinter、FairiesoftheTrees、FlowerFairiesoftheGarden……春夏秋冬,每一季都有各种花仙子同大家见面,后来还有树仙子出来,垂柳小姐穿着柳叶一样飘逸的长裙,一头金发倒映在湖水中。还有一套26字母的花仙子,流传甚广。

迎春

 

 

 

 

 

 

最新推荐

新春 旧作 意常在(组图)

新春佳节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本文精选10幅以春天为题材的精彩佳作,邀您随艺术大师的作品领略春之喜乐。 哥川广重 |《岚山满花》 歌川广重 (1797-1858) 是日本木刻版画浮世绘的风景画名家,与葛饰北斋齐名。他以细腻精巧的色彩效果见称,在此作中,大井川沿京都古城的西北边...3年前

培根笔下的兽性,动物学家、斗牛士眼中的他(组图)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是一位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艺术家,他以描绘令人不安的图像著称。 培根笔下的人往往具有一种兽性。而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人与兽”中,培根对于动物本身的刻画成为了重点。在展览备受讨论的同时,《纽约时报》近期另辟蹊径地邀请了五位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观众来分享他们对培...3年前

虎兆丰年 | 藏在艺术品中的“百兽之王”(组图)

虎一直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化身,我们向往它的气魄,敬畏它的勇武威猛,它也因此获得“百兽之王”的美誉。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不少世界各地、不同时期描绘虎的艺术品,和我们一起赏虎画,寻虎运,迎接春节的到来! 1.并驾齐驱的虎与龙 虎崇拜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起源之初,和国人对龙的信仰一样,...3年前

中式审美 怎可少了古诗词(图)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已有很大变化,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读诗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3年前

人生七十古来稀 他却拿起了画笔(组图)

直到71 岁时,没有学过画画的约瑟夫·埃尔默·约阿库姆(Joseph E. Yoakum,1891 - 1972)才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想将他一生中游历过的风景画下来。他说:“无论我的思想引导我去哪里,我都会去。”“我已经走遍了这个世界四次。”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用独一无二的方式,画下自己经历...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