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水彩画名家作品欣赏(组图)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朱定一 1989年作 秋雨     材质、形制:水彩     尺寸:58×62cm  

此作浸润在橙黄色、褐色的色彩交响之中,金黄的色调令人陶醉。画家用抽象的造型手法以及水彩画水色流动的特殊技法点出了秋雨萧疏的诗意主题。

朱定一 ,(1937.2―) 别名朱一,江苏常熟人。 擅长版画、水彩画。1955年毕业于江苏艺术师范。1958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学院艺术科,曾在安徽省文化局 、阜阳地区文化局工作。南京书画院办公室主任。作品有《更喜岷山千里雪……》、《一 夜春风》等。


蓝荫鼎 1957年2月作 晚归

材质、形制:水彩纸本 

尺寸:56×75.5cm


蓝荫鼎 1958年11月作 高山子民    

材质、形制:水彩纸本 

尺寸:45×54.5cm

蓝荫鼎 ,自小生长于乡村.在耳濡目染下,乡间的土厝、鸡鸭觅食、收割稻谷、牛车满载的归程、庙会时节的舞龙狮等,均成了他往后艺术创作上源源不绝的灵感与启发。因此最初促使蓝荫鼎投入绘画之途,便是以自然为师,画他生活周遭熟悉的景致。
  蓝荫鼎很喜欢画竹,也喜欢在画面上捕捉乡下人家的屋前屋后常可看到的一片竹林,迎风摇曳,自然生姿的景象。再者,他小时候虽然家境不佳,但在母亲温柔的保 护下,伴着他在乡间无拘无束地长大,乡村给予他的是一段美好的童年回忆。所以,当他发现到他很自然地以乡村为主题来抒发他的感情时,不仅使他更爱上乡村, 也让他更深层体认到乡村的美丽。在蓝荫鼎眼中,乡村的美能够涤净生活中的俗尘俗虑;他由衷的喜爱乡村之美。
  在蓝荫鼎的水彩画中,我们发现到中国水墨书法传统的延续与创新,特别是在1954-1963年间所创作的作品,以中国水墨意境与笔法入画的方式更为明显。 这一时期的作品中,蓝荫鼎直接运用中国笔毛代替水彩笔,将中国水墨书法中的点、挫、提等笔法加上水墨韵染的层次感,赋予单纯的水彩深厚的韵与意境,这也是 蓝荫鼎的水彩创作在整个中国现代绘画演进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凸破与革新者。两幅“高山子民”与“晚归”则均为蓝荫鼎于此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不论在人 物的刻画与情境的抒写上皆属于他极难得的佳作。


朱大白 巷     材质、形制:纸本水彩     尺寸:51×73cm  

作者采用了一些抽象的造型手法有意模糊对象的具体形象。大小变化的方形笔触以及斑驳的色块,使作品看上去像一件抽象画作。然而细品之,我们还是能够感到物体的意象。熟练的水法渗化、渲染使得作品充满水气淋漓之感,让人为之赏心悦目。


康金梅 1981年作 富江春     材质、形制:水彩     尺寸:50×35cm

康金梅,上海著名女画家,上海九洲画院院长 。1983年她就在上海浦东南汇县举办了个人画展,是新中国第一位举办个人画展的农民女画家。1985年她被著名艺术大师刘海粟收为关门弟子。


于宝俭 春雪     材质、形制:纸本水彩     尺寸:46×64cm  

作品在明暗布局上十分讲究,空白的雪地、小船与色彩深沉的河水形成鲜明的反差。恰到好处的水分控制和巧妙的空白运用都体现了画家良好的构成意识。画面中虽然景物不多,也根本没有人物存在,但是宁静、深邃的氛围让人想起唐诗中“野水无人舟自横”的意境。


史新民 1997年作 永恒的辉煌     材质、形制:纸本水彩     尺寸:75×77cm 

画面中的静物组合具有很强的历史特色。青铜器、青瓷还有陕西民间的布老虎玩具都是植根于传统的和民间的。它们的共同出现象征着中国文化艺术的博大、辉煌和永恒。

史新民,1953年生于青岛。 1989年毕业于山东青岛教育学院美术系。擅长: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现为青岛市工人文化宫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青岛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



最新推荐

新春 旧作 意常在(组图)

新春佳节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本文精选10幅以春天为题材的精彩佳作,邀您随艺术大师的作品领略春之喜乐。 哥川广重 |《岚山满花》 歌川广重 (1797-1858) 是日本木刻版画浮世绘的风景画名家,与葛饰北斋齐名。他以细腻精巧的色彩效果见称,在此作中,大井川沿京都古城的西北边...3年前

培根笔下的兽性,动物学家、斗牛士眼中的他(组图)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是一位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艺术家,他以描绘令人不安的图像著称。 培根笔下的人往往具有一种兽性。而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人与兽”中,培根对于动物本身的刻画成为了重点。在展览备受讨论的同时,《纽约时报》近期另辟蹊径地邀请了五位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观众来分享他们对培...3年前

虎兆丰年 | 藏在艺术品中的“百兽之王”(组图)

虎一直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化身,我们向往它的气魄,敬畏它的勇武威猛,它也因此获得“百兽之王”的美誉。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不少世界各地、不同时期描绘虎的艺术品,和我们一起赏虎画,寻虎运,迎接春节的到来! 1.并驾齐驱的虎与龙 虎崇拜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起源之初,和国人对龙的信仰一样,...3年前

中式审美 怎可少了古诗词(图)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已有很大变化,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读诗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3年前

人生七十古来稀 他却拿起了画笔(组图)

直到71 岁时,没有学过画画的约瑟夫·埃尔默·约阿库姆(Joseph E. Yoakum,1891 - 1972)才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想将他一生中游历过的风景画下来。他说:“无论我的思想引导我去哪里,我都会去。”“我已经走遍了这个世界四次。”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用独一无二的方式,画下自己经历...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