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当收藏 探秘冷门中的价值(组图)

文章来源:和讯收藏  


在物质生活日渐充裕的今天,收藏已经被部分人群视为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或投资的一种方式。然而在不计其数、花样百出的收藏品种类中,无论是在收藏人群、投资价值等方面都稍显“低调”的瓦当收藏,一直以来却在一些藏家的眼里散发着难以抵挡的魅力。


瓦当,又称“瓦挡”或“瓦头”。是用来蔽护檐头,挡住上瓦不下滑,并遮盖住两行间的缝隙的建筑品,不仅起到固定和保护了建筑的作用,还增加了美化建筑物的效果。从考古中发现,瓦当最早产生于西周时期,陕西曾经出土的西周中晚期的素面瓦当及饰有重环纹的图案瓦当两种,形制均为半圆形,也就是瓦当发展之初的基本形制。


在众多的收藏品中,瓦当可以说是“冷门”。尤其是在云南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在大多数“经济效益”为前提的投资者眼里,瓦当的投资收藏价值显然是相对较弱的。


昆明一收藏家告诉记者,对于瓦当的收藏北方的热度稍高于南方,尤其是在一些历史上曾作为古都的城市而言,收藏者则相对较多,比如,同样一片皇家瓦当,在北京市场上价格可能过万,但在南方城市或许还不到5000元。


“瓦当、字瓦等的价值在于用另一种形式记录了历史的证言,重点不是我们所说的投资,或者是投机。”一业内人士坦言。


这些年来,买来的瓦当屈指可数,从最初的5元一片到现在的30每片,有些年代稍久远的可以卖到60元一片。


据了解,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瓦当收藏处于低迷期,价格低,近年来,一些常见文字瓦当在北京价格已经达到三四百元,精品瓦当更是上千到万元。2008年在北京保利秋季拍卖会上,一本汉瓦当拓本,估价高达1.5万~2.4万元。因为中国有句老话“秦砖汉瓦”,综合时代原因,所以收藏秦汉瓦当价值较高。

150796427.jpg


“听说近一两年来有浙商来到云南也开始挨家挨户购买瓦当等房上装饰,价格也因此由以前的5元上涨到百元,联想起多年前由他们所牵引的普洱茶炒作,我们有理由相信瓦当收藏或许将是下一个"普洱茶"。”业内人士猜测。

150796425.jpg


最新推荐

骨木镶嵌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骨木镶嵌源自鄞州,在当地有一句古话“雕雕嵌嵌,同师傅下山”这句说明了骨木镶嵌技艺与木雕原来是同一师傅出山,基本技艺相同。文化 历史追溯鄞州的骨木镶嵌历史,还得从浙东河姆渡文化说起。浙东的沿海丘陵又是江南水乡,气温潮湿和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数千年来,木结构建筑、漆器、木雕、骨制品的遗存十分丰富,鄞东鄞西...308天前

五谷粮食画 | 非物质文化遗产

种子画一种触手可及的历史与文化五谷粮食画,又叫种子画。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本体,通过粘、贴、拼、雕等手段,利用其它附料粘贴而成:山水、人物、花鸟、卡通、抽象等画面。运用构图、线条、明暗、色彩等造型手法,对其进行特殊处理所形成的图画。五谷粮食画是中华古老的一门传统民间工艺,色彩自然,层次分明,立...308天前

何以尊贵——何以中国

在中国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里收藏的一件中国西周早期的国宝级镇馆之宝——何尊。距今已有3000多年。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国家一级文物,是中国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贾村镇(今宝...1年前

锦灰堆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锦灰堆又名八破图,是中国传统艺术珍品之一,以画残破的文物片段堆栈构成画面,包括集破、集珍、打翻字纸篓等方式。起于元,盛于清末。2013年5月“锦灰堆”被列入山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灰堆的历史锦灰堆最早出现在明代的鼻烟壶上,它源自中国传统本身,并受到西方物质文明的一定影响,非常真实的描绘古代...1年前

蜀锦|非物质文化遗产

蚕桑文明在蜀地起源甚早,古蜀第一位先王蚕丛,据说便已教民养蚕。春秋战国时期,《尚书》记载,时人把成都出产的锦专称为“蜀锦”,以示区别。文化/传承蜀锦早期的蜀锦以多重经丝起花(经锦)为主,唐代以后品种日趋丰富。唐代蜀锦的图案有格子花、纹莲花、龟甲花、联珠、对禽、对兽等,十分丰富。在唐末,又增加了天下乐...1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