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无仅有的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图)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
神仙故事玉座屏

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由四块镂雕玉片插接而成。两侧以双胜为支架,双胜主体纹饰为透雕青龙、白虎纹;中间两屏片略呈半月形,两端有榫插入架内,透雕人物鸟兽纹饰。上屏片正中为“西王母”,分发高髻,凭几端坐,旁有朱雀、狐狸、三足乌等;下屏片正中为“东王公”,发后梳,凭几而坐,旁有侍者及熊、玄武等。《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玉山,是西王母所居地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其纹饰形象地反映了汉代人的神仙崇拜思想。

据定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杜会平说:“根据玉座屏纹饰特征,也称它为东王公西王母故事玉座屏,其出土发掘于定州,是定州所藏三件国宝其中的一件。多位专家考证,它应该是目前最早的玉质屏风。”这件玉座屏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定州为汉代中山国国都,历时300余年,东西两汉共有17代中山王,这位叫做刘畅的是第十六代,也就是东汉第六代中山王。刘畅墓位于定州城南北陵头村西约200米处。封土高出12米,直径约为40米。1969年冬,由定州县博物馆发掘清理。

说到玉屏的起源,定州市博物馆馆长郝进庄说,屏风起源比较早,《物原》有“禹作屏”的说法,但只有此说,无据可证。“最迟应该在西汉时期出现的吧。玉屏风和座屏常见于文献记载,但考古发掘的玉屏风只此一件。玉座屏这种陈设玉器在清代以前较为少见,清代和清代以后其种类、形式、数量才猛然剧增。”郝馆长介绍说,汉代玉座屏的琢制技法、图案、纹饰和当时其他玉器一样,呈现出一派盛世景象,浮雕人物、透雕龙凤、镶嵌宝石等应有尽有。而这件玉屏内容取自汉代广为流传的西王母、东王公的故事。《集说诠真》中将东王公、西王母说成是男仙之主、女仙之宗,反映当时人们受黄老思想的影响,渴望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这类神话题材在壁画、画象砖上并不少见,但在已经发现的玉器中,却没有这样的实例。这件玉座屏将人物、景物、动物等群体合雕在一起,完美表达了神仙故事,这在玉座屏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也因此体现出它的珍贵。

责任编辑:Jelly

最新推荐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史,值得收藏(组图)

大家都知道黄金有价玉无价,那么玉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地位价值呢,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玉的发展史。 中国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3年前

民窑青花瓷器(组图)

明朝时期,瓷器的颜色,朴素艳丽的青花,宣示古朴艳丽的典型的空形纹饰而明显于世,烧成数量上也是莹莹的。一次就下达烧龙凤瓷宫四十四万三千五件的任务。其中占造造造德镇,此时其百烧大小、数量之多。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明宣德青花瓷器以造型古朴...3年前

唐、宋、元、明、清玉器之美(组图)

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清 在中国,玉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记录了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变迁。 唐代玉器 灵性派:活泼天机、繁花似锦 在唐朝,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使和田玉料源源不断,玉器的制作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继秦汉之后出现的新高峰。 因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外使、僧侣、工匠集聚于...3年前

为什么明清玉器会更受欢迎?(组图)

为什么在拍卖会市场,交易场所明清玉会更受欢迎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从近些年来国内目前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成交情况上来看,明清玉器的成交率的增幅大约在10%~15%之间,从这一点分析就能看得出来很多的买家他们在投资购买艺术品的时候,除了保值的目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增值要投资,同时...3年前

玉器最基本的一些标准(组图)

如何来看一件好的玉器材料作品,在这里告诉大家简单的8个字,掌握了这8个字起码在玉器的收藏上,你就不会上当受骗,这8个字就是告诉你在玉器的收藏和鉴定当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8个方面,就是料,工,型,意,肉,皮,润白说起来简单,但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收藏的玉器拿出来以后却惨不忍睹,至于他自己所说的那些故事,...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