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战汉玛瑙器(组图)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
图1 国家博物馆藏战国素面斜棱环(白色)

\
图2 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战国墓出土的素面斜棱环(红色)

\
图3 山西太原金胜村晋卿赵氏墓出土觿形器

\
图4 扬州市甘泉老虎墩汉墓出土玉剑璏

古人云“美石为玉”,玛瑙的矿物成分二氧化硅类由于质地坚硬且颜色瑰丽,一直作为玉石的一种,长期以来便作为装饰品而为人所共知。通常以有缟状纹者称为玛瑙,无缟状纹则称为玉髓。“玛瑙”一词最早见于魏文帝《玛瑙勒赋》:“玛瑙,玉属也。出自西域,文理交错,有似玛瑙,故其方人因以名之。”殊不知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玛瑙制作的饰品出现并使用,2006年江苏溧阳神墩遗址发现的马家浜文化氏族墓地便有玉髓玛瑙质地的珠、管、坠子等出土。
到春秋战国时期,更成为玛瑙类饰品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玛瑙从西周组玉佩中单纯的珠子开始向大型佩饰件演变,逐渐成为组玉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素面斜棱环(图1)最为典型,这类佩环断面近似于菱形或有的起平台面,表面打磨光素,不加纹饰,以“材质之莹润、斑斓和加工精整见长”(傅忠谟语),最早见于洛阳中州路春秋晚期墓中,湖北随州擂鼓墩2号战国墓中亦有较多出土(图2),山东地区亦有较多考古发现。这类战国玛瑙环多以白色或透明色为多,以带红色缟状纹着最为珍贵。另外,战国组玉佩中玛瑙质地觿形器(图3)也是较为典型的玛瑙器,在山东曲阜战国墓中曾出土3件。此类玉觿体型若抽象龙形,中有孔道用以佩系,多在组佩下端,撞击时发出悦耳的声音,有“行则鸣佩玉”(《礼记》)的效果,又其形似牙,故又称其为冲牙。此外竹节形玛瑙管、虎头形玛瑙珩亦是战国齐地玛瑙所常见,市场亦可觅到,现在价格都不菲了。
战国时期大量出现的素面斜棱环到汉代则渐渐不再流行,作为人体装饰的玛瑙到汉代以玛瑙珠串为主。但在先秦玛瑙一直都是作为纯装饰品与其他玉器类制品配合使用,不能独当一面成为独立器物,到汉代这一情况开始被打破。汉代玛瑙不仅只作为珠玉环佩的一种,同时开始使用在装饰与实用并举的玉剑具上,多见制成剑璏使用,此外考古发掘中还发现有汉代玛瑙印章出土(扬州甘泉老虎墩汉墓)。关于汉代玛瑙的使用,其颜色依旧以白色透明及带红色缟纹者为主,那些用带有红缟纹并白色水晶结晶的玛瑙所制成的玉剑璏(图4),其红颜色雄浑大气,堪称汉代玉器精品。可惜的是这类材质玛瑙在汉代以后便不再出现。直到近年来在东北阜新朝阳地区发现有类似颜色的缟玛瑙,为现在玩家所称为“战国红”玛瑙,另又有在四川大凉山地区发现同样有鲜艳红色的所谓“南红”玛瑙,这些新发现的玛瑙矿种为战汉时期玛瑙材质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线索。  


责任编辑:Jelly

最新推荐

中国古代玉器的发展史,值得收藏(组图)

大家都知道黄金有价玉无价,那么玉在古代是什么样的地位价值呢,小编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玉的发展史。 中国玉作为中华民族的先民从各种石头中筛选出来的“石之美者”,具有温润莹泽、缜密坚韧的美感和实用功能。在这个漫长的筛选过程中,“昆山之玉”也就是“和田玉”成为公认的“宝玉”、“真玉”。 ...3年前

民窑青花瓷器(组图)

明朝时期,瓷器的颜色,朴素艳丽的青花,宣示古朴艳丽的典型的空形纹饰而明显于世,烧成数量上也是莹莹的。一次就下达烧龙凤瓷宫四十四万三千五件的任务。其中占造造造德镇,此时其百烧大小、数量之多。之需,而且也作为商品大量行销海外,以及对国外入贡者的答赠,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见证。 明宣德青花瓷器以造型古朴...3年前

唐、宋、元、明、清玉器之美(组图)

青玉三羊蕉叶双孔笔插,清 在中国,玉器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记录了人类生活与社会的变迁。 唐代玉器 灵性派:活泼天机、繁花似锦 在唐朝,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使和田玉料源源不断,玉器的制作得到了很大发展,是继秦汉之后出现的新高峰。 因唐朝社会风气的开放,外使、僧侣、工匠集聚于...3年前

为什么明清玉器会更受欢迎?(组图)

为什么在拍卖会市场,交易场所明清玉会更受欢迎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从近些年来国内目前艺术品交易市场的成交情况上来看,明清玉器的成交率的增幅大约在10%~15%之间,从这一点分析就能看得出来很多的买家他们在投资购买艺术品的时候,除了保值的目的,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要增值要投资,同时...3年前

玉器最基本的一些标准(组图)

如何来看一件好的玉器材料作品,在这里告诉大家简单的8个字,掌握了这8个字起码在玉器的收藏上,你就不会上当受骗,这8个字就是告诉你在玉器的收藏和鉴定当中应该掌握的最基本的8个方面,就是料,工,型,意,肉,皮,润白说起来简单,但是为什么很多朋友收藏的玉器拿出来以后却惨不忍睹,至于他自己所说的那些故事,...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