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里的那些款儿(组图)

文章来源:观复博物馆  

五代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刻划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五代 定窑白釉“官”字款碗(刻划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国古代在陶瓷上所落的款识,大致可以分为刻划款、书写款和印制款这三大类。在这三大类落款方法之中,又可以细分出更多不同形式的落款。虽千变万化,但不离其宗。

在这三类款识里“刻划款”出现的年代应该相对最早。在陶器上用硬物刻划出痕迹的技术要求很低。烧制之前在湿软的陶胎上,树枝草棍随便一划就可以完成。就算是在烧制完成的硬胎上刻划也不算什么难事,完成的只是物理的变化。但是在陶器上书写款识的难度相对就要大一些,起码要等到有适合的颜料和类似毛笔一样的工具出现之后才能达到。经过考古发掘的研究,人类早期烧造和使用的陶器都是单色的红陶、灰陶等。复色的彩绘陶和彩陶直到新时期时代晚期才逐步出现。所以用另外一种颜料在陶器上用书写的方式落款较之刻划款的出现一定更晚。

0

新石器时代 马家窑彩陶钵

虽然人类在陶器制作当中很早就使用了印制的方法,比如印制一些简单的绳纹或者麻布纹作为装饰。但利用印制的方法落款,起码要等到人类有意识、有要求的大批量生产同一类陶器的时候才会出现。否则为几件陶器专门制作一个落款的印章,在生产力低下的原始社会是根本不可能的。印制的目的就是利用工具复制,提高效率,保证一致性的同时节省人力。

另外印章的出现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实物就是商代的,珍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但是这两枚印章由于缺乏出土资料的证明,年代尚有很大的争议。目前普遍的认为印章的使用流行年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这距离我们今天已经很近了。

中国的瓷器是在陶器的基础之上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直至东汉、三国时期才逐渐成熟。早期的瓷器也像陶器一开始那样,都只是单颜色的。要使用其它颜色的彩料在瓷器烧制之前落款,当时还是达到不了的。即使是用书写的方式落款,也只能是等瓷器烧好后用墨汁拿笔去写。不过这种方式很难长久的保存下来。

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带有准确纪年款识的最早的一件瓷器,是一件越窑的青釉虎子。1955年出土于江苏省南京市赵氏岗一座东吴时期的墓葬。如今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还被列为了第三批禁止出国展览的珍贵国宝之一。在这件虎子的器腹当年的工匠用利器刻了“赤乌十四年会稽上虞师袁宜作”十三字的铭文。“赤乌”是三国时期东吴大帝孙权的第四个年号,“赤乌十四年”准确的记录这件虎子制作于公元251年,距今已有1766年。

至于在这件越窑虎子之前,究竟还出现没出现过书写款和印制款的瓷器,我们目前还没有发现确凿的实物证据,不得而知。目前我们只能认为,瓷器在最初落款的方法就是刻划,在此之后才又慢慢的出现了书写款和印制款。


责任编辑:Jelly

最新推荐

宋瓷风华——五大名窑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宋朝是我国瓷业繁荣鼎盛时期,宋人注细节、重感受。宋瓷不仅重视釉色之美,更追求釉的质地之美,其美术风格达到了新的境界,瓷器生产盛况空前。1汝瓷色泽——青如天,面若玉开片——死如豪,质如金质感——润如肤,堆如脂外形——简约古朴汝瓷在我国宋代被列为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之首,当时被钦定为宫廷御用瓷...335天前

陶寺遗址的文化融合与创新(组图)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大家谈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围绕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都邑性遗址,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中心性遗址,实施了重点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陶寺遗址是探索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代表性遗址之一。1978年,陶寺遗址开始科学考古发掘。四十多年的考...1年前

金元柴烧:盛世祥龙 惊鸿一尊(组图)

集三代之力,近百年薪火,不遗余力地创新,终成钧瓷世家。金元钧窑在潜心研究钧瓷的近七十年里不断沉淀,烧制出的钧瓷器物,在独特的配釉技艺与烧窑手法的加持下,釉质细腻、手感温润且窑变自然,体现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在众多窑口中独树一帜。 金元钧窑每一代家族传承人都为窑口注入了时代的新鲜血液,在悠悠岁...2年前

依山伴堂,臻于宋韵(组图)

依山堂,依山傍水,穆坐华堂。有品瓷器臻于“宋韵”,宜赏、宜品、宜用。日日伴君生雅致,回味无穷。 宋韵之色 一抹青色含深情 “宋韵”代表之色,非青色莫属,带着几分淡泊、简约,脱胎于凡体,而臻于空灵。 在中国最古老的书里,青色是五大色彩之首(青赤白黑黄),东方谓之青,也寓意...2年前

器道瓯窑 美丽绽放(组图)

一部东瓯史,半部在瓯窑。 易经云:“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器道瓯窑,器,可鉴赏无疆洵美之生辉匠作;道,可洞悉瓯地百代千秋之人文大观。12月20日在乐清市博物馆一楼展厅开展的“器道之约”——胡嗣雄、胡一皓父子的瓯窑收藏与美学现象展览,与你相约,走近那些浓缩时空距离、积淀深厚历史的不朽瓯...2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