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杜虎兵符亮相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组图)

文章来源:文博圈   

1

在湖南省博物馆新馆顺利开馆一个月之际,向公众隆重推出首个大型临时展览“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该展汇聚全国30家文博机构的240件(套)文物精品,以大叙事的手法及更广阔的视野,为观众深刻解读春秋战国这一历史大变革时期,也填补了目前国内展览展出时段的空白。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跨越500余年,是中国社会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也是大发展、大融合的时期。

鉴于该时期历史信息繁杂,展览从建构的复杂历史中,抽丝剥茧,确定主题,找准思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三大方面,介绍这个在德国著名学者雅斯贝斯口中的人类文明“轴心时代”的东方,所发生的点滴故事。

千年文物惊艳亮相,古朴之气扑面而来。

26日上午,湖南省博物馆举行“东方既白——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重点文物开箱仪式。


2


3

杜虎兵符,铸于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年)时期。  1975年出土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长9.5厘米,高4.4厘米,厚0.7厘米

“国家宝藏”杜虎兵符

4件分别来自陕西、湖北、安徽、河北的重点文物亮相省博,让现场观众惊艳不已。

秦杜虎符器物杜虎符为左半符,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虎符上有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才(在)君,左在杜。凡兴土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毋)会符,行殴(也)”。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及来源于此。中国古代兵符多制成虎形。

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农民犁地时发现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国兵符。 


4

杜虎兵符,文物来自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此符铸于秦惠文王(前356—前311年)时期,掌握在杜地的军事长官手中。符是古代朝廷用于传达命令、调动军队的一种特殊凭证。

湖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王树金介绍说:“杜虎兵符外形是一只猛虎,虎代表勇猛,象征军队像猛虎一样威猛、迅捷。兵符为铜质,分为左右两半,右半符留在京师,左半符颁发给屯驻在外的军队。需调兵时,由使者持右半符前往,军队长官将右半符与左半符验合后,军队即按使者传达的命令行动。”


5

金盏,铸于战国时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图:郭立亮)

金盏。该件文物来自湖北省博物馆藏,铸于战国时期,盏:高 10.7厘米,口径 15.1厘米,重 2150克,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6


7

该金盏是目前所见最大最重的先秦金器,代表了这一时期贵金属工艺的成就与特点。

其盖面和盏口铸有精细的云纹、勾连雷纹、蟠螭纹等。整器使用分铸法铸造而成,先将捉手、盖、身、足分别铸好,浇铸器身再合范成整体,与当时青铜器铸造方法相同,可见金银器制造受青铜文化影响很深。

湖南省博物馆科研办主任、研究员喻燕姣介绍该文物时说:“该金盏设计巧妙,是当时曾侯乙墓出土的仅有的5件金器中的一件。它的含金量为86%,含银量为14%,铸造于战国早起。它的出土,标志着中国金银器在战国时期就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8

“鄂君启”错金铜车节,铸于战国时期,1957年出土于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

“鄂君启”错金铜车节。战国时期青铜器物,1957年安徽省寿县城东丘家花园出土。铜节分舟节和车节两种,用时双方各持一半,合节验证无讹才发生效力,车节长99.6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有错金铭文150字。

铭文记载了公元前323年,楚怀王发给鄂君启舟节和车节的过程,并详细规定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运载额、运输种类和纳税情况,是研究战国时楚国交通、政治、经济、地理和商业赋税制度的珍贵资料。

安徽省博物院馆员王育茜表示,该件文物是安徽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之一,共出土了5件,目前有2件收藏于国家博物馆,3件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院。该文物采用错金工艺,器物表面金光闪闪,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一种免税通行证。


9

双翼错银铜神兽,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中山国王璺墓。

双翼错银铜神兽。该文物来自河北省文物研究所,1977年出土于河北平山中山国王璺墓。高24.6厘米,长40.5厘米,铸于战国时期。青铜铸造,错以银纹。


10

兽首头顶两耳如桃,两耳中间有一角后弯,角尖前勾,角两侧卷毛环布。鼻如如意云钩,双目突出圆睁。阔口微张,长舌挺起,齿排若锯。似狮非狮的形象,致微致精的刻画,使神兽富丽而神秘。

喻燕姣说:“该件文物共出土了4件,是战国时期的一种陈设用品。它周身错银,纹饰光鲜亮丽,非常精美。它集多种猛兽造型于一身,反应了当时一种崇尚武力、崇尚强者的风气。”


11


12


13

布展现场


责任编辑:苒若

最新推荐

弘扬中国画写意艺术 “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启幕

5月11日,“2024·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当代著名书画家萧晖荣教授中国画作品《松梅颂》应邀参展。此次旨在推动文化自信自强,繁荣中国画艺术事业,弘扬中国画写意艺术,打造美术品牌展览项目。此次展览,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为学术指导单位,山西省中国画学会主办,中国美...1天前

北京798艺术街区成功举办“天成不工”全国巡回艺术展

自5月10日,“天成不工全国巡回艺术展第三站”在北京798艺术街区“罐子书屋”开幕以来,吸引了众多奇石和艺术爱好者。该活动聚焦“戈壁奇石与自然艺术藏品”,旨在探讨自然艺术与当代美学的深邃对话。此次展览聚焦于戈壁奇石与自然艺术藏品,这些展品皆是亿万年地质演化的“天成”瑰宝,它们不仅具备造型艺术的强大审...1天前

“我们的表达——五指山毛道乡黎族植物染&藤编艺术展” 助力黎族非遗焕发新生

2025年3月29日,正值海南黎族苗族传统节日“三月三”之际,“我们的表达——五指山毛道乡黎族植物染&藤编艺术展”在五指山市三月三大道檀溪展厅隆重启幕。展览以非遗技艺为核心,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的创新融合,生动展现了黎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时代活力。本次展览由毛道乡人民政府联合多方力量共同打造...1天前

“薪火承熠——九零创作画社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开幕

近日,由合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朝阳区美术家协会指导,合肥市文学艺术策展中心、九零创作画社主办,安徽省油画学会协办的“薪火承熠——九零创作画社青年艺术家作品邀请展”在合肥·久留米友好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现场安徽省合肥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迅雷致辞安徽省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高飞致...1天前

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

5月11日,与古为新——中国写意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艺术名家及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艺术盛宴的开启。国家民政部原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文联原副书记、副主席覃志刚,中国文艺评论...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