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艺术家笔下的东西融合(组图)

文章来源:有艺   

东方的温雅与西方的写实,一虚一实,一柔一刚,应该如何协调掌握?今天我们介绍的,就是一位绘画兼顾东西之美的日本大师,东山魁夷。

东山魁夷(1908-1999)诞生于横滨,自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后赴德国留学,后又在战争中应召入伍,并接连失去了数位亲人。经历了种种苦难的磨炼后,他体悟到风景之美,并由此活跃于战后日本画坛。他真诚地面对自然,经过反复思考后最终形成的艺术世界,因具有反映日本人自然观和心境的普遍性,而获得了高度评价。

战争结束前夕,他做好了接受死亡的心理准备,所见到的平凡的日常风景也充满了生命的光辉,那是比任何事物都更加美丽的体验。从那以后,东山魁夷放弃了傲慢之心,而是真诚地以眼睛和心灵凝视自然,创作出将自然中呈现出的生命与自己的心灵相重合的风景画。

东山魁夷为了写生而坐在千叶县鹿野山的山顶,凝视着渐渐落下的太阳,缓缓地将远处连绵的群山染上各种各样的色彩,感受到自然创造出的风景,与自己的心灵悸动相重合时的充实感。


东山在日本全国来回写生,作品中的风景中虽然留有写生处的特征,但也具有普遍性,令熟悉日本风景的人们感到似曾相识,从而能够坦诚地欣赏画作。东山由此成为了国民风景画家,也被称为“国民画家”。

其风景画以西方写实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调之美,善于表现未经现代文明污染的纯洁的大自然。他的作品在保持平面性的同时增强空间感,在装饰性中抒情寓意,格调高雅蕴藉,充满诗情哲理,透着淡淡的伤感。


作为日本的一位著名画家,东山魁夷的名字对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但对东山的文字,中国的读者却很少接触,其实,他的文字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就很受欢迎,据说其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并称“双璧”。

十四卷本的“东山魁夷的世界”,是他的诗文全集,并根据文字、装饰的需要配以适当的绘画作品,你会感到惊诧,一个画家的艺术品格通过文字即能传达得惟妙惟肖,真正达到了“诗为心声、画为心境”的审美境界,其文字魅力跃然纸上。

东山魁夷曾3次到过中国,抚触到中国民族精神的美。他到过风景优美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和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要道———丝绸之路。

这3次中国之行,使他走进了中国水墨画的世界。他的以中国风景为对象所作的画,几乎都是采用水墨。

东山魁夷说,“我的活着,与野草一样,也与路旁的小石一样。”画里的一草一石,不就是他活着的痕迹么。


责任编辑:果然

最新推荐

新春 旧作 意常在(组图)

新春佳节过后,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本文精选10幅以春天为题材的精彩佳作,邀您随艺术大师的作品领略春之喜乐。 哥川广重 |《岚山满花》 歌川广重 (1797-1858) 是日本木刻版画浮世绘的风景画名家,与葛饰北斋齐名。他以细腻精巧的色彩效果见称,在此作中,大井川沿京都古城的西北边...3年前

培根笔下的兽性,动物学家、斗牛士眼中的他(组图)

弗朗西斯·培根(1909—1992)是一位出生于爱尔兰的英国艺术家,他以描绘令人不安的图像著称。 培根笔下的人往往具有一种兽性。而在伦敦皇家艺术研究院的展览“人与兽”中,培根对于动物本身的刻画成为了重点。在展览备受讨论的同时,《纽约时报》近期另辟蹊径地邀请了五位与动物朝夕相处的观众来分享他们对培...3年前

虎兆丰年 | 藏在艺术品中的“百兽之王”(组图)

虎一直被视为力量和勇气的化身,我们向往它的气魄,敬畏它的勇武威猛,它也因此获得“百兽之王”的美誉。 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不少世界各地、不同时期描绘虎的艺术品,和我们一起赏虎画,寻虎运,迎接春节的到来! 1.并驾齐驱的虎与龙 虎崇拜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起源之初,和国人对龙的信仰一样,...3年前

中式审美 怎可少了古诗词(图)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理想与生命情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然而,今天的时代和古诗词赖以产生的那个传统社会,已有很大变化,如何理解古诗词的内在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扬其中体现的永恒价值显得尤为重要。体味中式审美,更要注重对诗歌中反映的中国文化精神的理解。 读诗可兼重情感和哲理 就文学经典的诠释...3年前

人生七十古来稀 他却拿起了画笔(组图)

直到71 岁时,没有学过画画的约瑟夫·埃尔默·约阿库姆(Joseph E. Yoakum,1891 - 1972)才拿起画笔开始画画,他想将他一生中游历过的风景画下来。他说:“无论我的思想引导我去哪里,我都会去。”“我已经走遍了这个世界四次。” 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用独一无二的方式,画下自己经历...3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