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他对源于西方的油画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在当今各种美术思潮的冲撞中,他认真研究和思考,对其传统、沿革和现状进行梳理之后,确立了他的学术主张和艺术追求。正如他本人在自传中所叙:“我看了很多西方艺术家的画论,如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克尔希纳、诺尔德的论著,法国的马蒂斯、贡布里希的《艺术与错觉》、《艺术与视知觉》,罗丹的《论艺术》德洛克洛瓦的论著述,并研究了抽象大师康定斯基、德库宁、皮洛克、波洛克的作品,研究了他们对形式和内容的表现,研究他们的绘画状态,也特别看了弗洛伊德、康德、萨特等人的哲学,并开始研究形式构成和色彩的比重,抽象要素。其实真正接触抽象,应该知道那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活动,每一根线条和色块,都是精心安排,是情感的符号,它需要经验和智慧来完成。”
冯相成先生不仅有这样的清醒认识还常年坚持写生,时刻用心体会来自于大自然的真切感受。许多极具地域特色的风景写生体现出他良好的油画基本功;而他的抽象创作着力表现人类的感情世界。这两类貌似不同风格的作品其实都升华出了油画语言中极其本质和闪光的东西,他的作品有很强的形式韵律和力度感受,他强调点线面和色块的画面构成,有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子——讴歌了涌动着的生命,似乎是人生的交响曲,把握着节奏和色彩带来的形式美感。他的画面色彩响亮概括,尤其对色调的把握,笔触大小的变化,油画材料的肌理、油画刮刀的痕迹等等,这些都显示了他油画的力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