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东京奥运会申办成功当天的《读卖新闻》
铃木家是当地的铸造世家,当时已经86岁的铃木万之助有“铸造神手”之称。得到这一任务后受宠若惊,但也被要求吓了一跳。因为该圣火台虽计划用于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名义上却是为1958年东京亚运会铸造的,所以要求在1957年底完成。圣火台外型仿照日本新潟县出土的文物“火焰土器”造型,形状像一个高脚花盆,高、直径均为2.1米,重达2.6吨,是日本铸造工场从未造过的庞然大物。据铃木万之助幼子铃木昭重回忆,他当时听说交货期限为3个月,支付20万日元作为报酬,当时大企业都拒绝了。
铃木万之助虽然技术精湛,经验丰富,但此前他铸造的最大型产品是笠间稻荷神社的大火钵,其直径仅三尺。不过铃木万之助还是决心殚精竭虑完成任务,并花费了2个月的时间制造模具。
不幸的是,当第一次铸造进行到最后一道工序时失败了。此时距要求交货日期只剩了三周,心力交瘁的铃木万之助猝然倒下,8日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