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从“壶”到“茶壶” 都经历了什么?(组图)

从“壶”到“茶壶” 都经历了什么?(组图)

2021-07-06 10:32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最近,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发现越窑——上林湖越窑青瓷展”。展品中,有两件瓷器引起了很多参观者的注目,一件是东晋的鸡首壶,另一件是晋代的羊首龙柄壶。

1

晋 羊首龙柄壶

从“壶”到“茶壶”,经历了漫长演变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自古以来,中国人对茶器都非常讲究。在《茶经》中,陆羽便精心设计了24种茶器。

我们现在通常把饮茶器具称为“茶具”。但在古代,用于饮茶的“器”和“具”是有区分的。

按《茶经》的划分,“茶器”是指用于生火、煮茶、烤茶、碾茶、量茶、分茶、取水、盛水、滤水、盛盐、取盐、饮茶等用具。而“茶具”是指用于采茶、蒸茶、成型、干燥、封藏和记数的用具。

可见唐代的“茶具”与现在的茶具基本上没什么关系,而《茶经》中部分“茶器”则相当于现在的茶具。

直到南宋,审安老人写《茶具图赞》时,才将以往被称作“茶器”的饮茶器具改称为“茶具”,并一直沿用至今。

在林林总总的茶具中,茶壶自然是必不可少,泡茶、斟茶都要用它。虽说茶壶的造型有200多种,但万变不离其宗,茶壶都是壶状的,有嘴、有盖、有把儿或提梁。

茶壶的这种造型,我们已是司空见惯。不过,从古代的“壶”到现在的“茶壶”,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

责任编辑:苒若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