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268件/组山博藏品清华艺博馆展出(组图)

268件/组山博藏品清华艺博馆展出(组图)

2021-11-05 15:08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1

图2 侯马盟书 春秋时期 侯马市出土

除了饰玉,展厅中还有大量礼玉、仪仗玉、殓葬玉展示,全面反映了先秦时期玉文化的精彩。此外,侯马盟书由于使用玉作为书写载体,也在这一单元展出(图2)。所谓盟书,就是当时天子、诸侯、卿大夫之间的约束文书。侯马盟书是晋国世卿赵鞅同卿大夫间举行盟誓的约信文书,因出土于山西省侯马市秦村而得名。侯马盟书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盟誓制度、古文字以及晋国历史有重大意义。

青铜器 帝王标志

“道生器成”单元展出了多件来自于山西博物院国宝级的青铜器。青铜器的出现,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传说中的夏铸九鼎,本意在于“象物”“使民知神奸”,其所用的原料来自于九牧之贡献,因此九鼎成为享有最高统治权的象征物,是帝王之德的化身。夏桀失德,鼎(王权)迁于商;商纣失德,鼎迁于周。秦始皇曾派人于泗水捞鼎而不得,其所捞之鼎为周王室传承九鼎之一。

在青铜器中,纹饰题材和装饰手法是一个重要内容,并且,就纹饰所代表的内涵和意识形态而言,其重要性往往超过了器物造型。西周中期以后,随着社会观念的迁移,青铜器器身装饰、纹饰也发生重大的变化,神秘色彩减退,理性色彩增强,先前风行的饕餮纹(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逐渐蛻变、抽象化成为窃曲纹、波纹、重环纹、垂鳞纹等,并出现了造型灵动的蛟龙纹和颇具写实气息的动物形象。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