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268件/组山博藏品清华艺博馆展出(组图)

268件/组山博藏品清华艺博馆展出(组图)

2021-11-05 15:08 文章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5

图5 刖人守囿车 春秋时期 闻喜县上郭墓地M7出土

山西省闻喜县上郭墓地出土的刖人守囿车(图5),是一辆制作精巧的厢式六轮车。整个器物可转动的部位达15处,共有猴、虎、鸟等14个动物,形象刻画了西周贵族“域养禽兽”的苑囿之景。这件器物车身尾部开一小门,门扉上立一受了刖刑(断足之刑)的人,小门的门栓从刖刑者右臂腋下穿过。从左手持手杖可知此人左足受刑。历史上最有名的受刖刑者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卞和献璞玉于楚王,却以欺君之罪被施以刖刑,砍去双足,持玉泣于荆山之下,始得楚文王识宝,琢成举世闻名的和氏璧。

可以看出,擎物的女俑、受刖刑的守门人,以及其他青铜器上附属的人物形象者,都不是作为有独立人格者来塑造的,反映出先秦时为生者或有较高身份的人塑像是一件被忌讳的事情,这种观念极大限制了古代具象人物雕塑的发展,与古希腊、古罗马的写实艺术形成鲜明对比。在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将人物雕塑作为主体内容来表达,是在佛教造像繁盛后才开始的。

佛造像  有人间烟火气

此次展览中占据展线最长的是“汉唐奇迹”单元的佛教造像,可见策划者对这部分文物的重视。现实的情况也确实如此,佛教物质文化在山西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鲜卑族拓跋氏在建立北魏政权的最初时期,便对佛教抱有亲和并支持的态度,当时有名为法果的僧人倡言皇帝就是当今如来,拜皇帝就是礼敬如来,这一言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皇帝崇拜与佛陀信仰由此紧密结合起来。著名的昙曜五窟,就是为北魏开国以来五位皇帝开凿的功德窟,窟中高大的佛像就是皇帝的化身。

在以皇帝为代表的社会高层支持下,佛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不仅营造了平城(大同)时代的佛教中心,还在迁都洛阳后又开启新的浮屠世界。《洛阳伽蓝记》载:“逮皇魏受图,光宅嵩洛,笃信弥繁,法教愈盛。王侯贵臣,弃象马如脱屣;庶士豪家,舍资财若遗迹——京城表里,凡有一千余寺。”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当时信众的狂热和佛教发展的盛况。在北朝,除了少数帝王短暂灭法外,绝大多数社会统治者对于佛教的支持基本上是持续和毫无保留的,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发展至隋代。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