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荷尔拜因的“肖像捕捉”看到博学与奢华的文艺复兴(组图)

荷尔拜因的“肖像捕捉”看到博学与奢华的文艺复兴(组图)

2022-02-11 13:35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荷尔拜因,《韦迪家族的一员》,1533年,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荷尔拜因,《韦迪家族的一员》,1533年,柏林国立博物馆藏

象征意义,通过符号识别身份

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研究,学者们进一步解读《一位带着松鼠和椋鸟的女士》。其中顽皮而勤奋的松鼠是理查德·洛弗尔(Richard Lovell)家族的徽章,所以画中身份不明的女子被认为很可能是理查德·洛弗尔的妻子,在其诞下一子后,理查德·洛弗尔委托荷尔拜因为她画了这幅肖像。而椋鸟(starling)也有双关之意,其读音与诺福克(Norfolk village)的东哈林(East Harling)相似,洛弗尔的庄园就位于东哈林。

所以,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并不是唯一一个在作品中玩弄谐音梗的艺术家,在杜尚之前五百年,荷尔拜因就在安排了在安妮耳畔低语的鸟,在视觉形象中嵌入听觉语言。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