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梅之外,花鸟一门老师多有涉及。看老师画的寿桃,葫芦,菊蟹,荷花,枇杷,藤花等都给人以韵宏气壮,清新奇逸之感,巧妙而具灵气,真可与齐白石媲美,却也有白石老人所未到之处。我是画山水画的,所以对老师的山水画看得最认真,老师的山水画是求变的。《花村鸟山》画中,前景是一株芙蓉花,后补山村,老屋顶上竖着天线。题诗云:“花鸟山村丽日融,家家彩电播东风。奇峰百二也欢喜,画笔抒情意趣浓。”另一幅《雁荡小龙湫一角》也用山茶花作前景。这两幅画应该是上世纪改革开放前后的作品,显然受到潘天寿先生的影响。而《双灵胜境》,《源远流长》,《洞绕烟云峰叠翠》等作品时,他一改以前的思路,将画花卉的笔墨运用到画山水画上,出现了大泼大写,大开大合的新靣目。再看《寰中绝胜,海上名山》,《翠峡风云别有天》两幅,前幅用笔用线多,后幅纯以泼墨为主。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对待艺术一直积极进取,求新求变。正如老师画论中所言:“画者欲自成一家,非超出古人理法之外不可。”“所谓俗气,就是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常与别人雷同,因此作品需个性鲜明,别具一格。”老师一直对自己是有清醒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