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展览 > 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在广东展出(组图)

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在广东展出(组图)

2013-07-03 19:06 文章来源:人民美术网  作者:rd,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
《溪涤林密水生烟》185cm×145cm---------纸本设色--------2013年

《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是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由广东美术馆和广州艺术博物院共同承办的一次集中展示罗一平近年来艺术实践成果的大型学术展览。

在当代中国美术界,罗一平是著名的美术理论家、美术史学家和中国画山水画家。作为美术理论家和艺术史学家,他著述丰厚,探赜索隐,深入堂奥;作为艺术管理者的广东美术馆馆长,他具有开放的学术思想与很强的学术包容性,对当代艺术和传统艺术都有深刻和独到的理解;作为中国画家,他的山水画以氤氲华滋、郁然深秀的特征来释放自我精神底层一种心远地自偏的远意,远意俨然已成为了他山水的精神故地。

罗一平的山水画表现出一种在忘我虚静的状态下对于自然造化精神魂魄的直觉把捉。他的大幅作品不以险峻的山体取胜,而是以表现覆盖在山岩上郁郁葱葱的林木植被而达到华滋氤氲的效果。笔墨与图式既有将黄宾虹与黄秋园合二为一的创造性整合,又有陆俨少以云烟变幻充塞的大开大阖的奇纵架构。作为前者,他改变了传统山水画近、中、远的图式,消解了山水自然空间的远近关系,突出中景,着意于在画面的拥塞中,形成混沌却异常饱满的意象;作为后者,他往往以环绕在幽谷险峰间的云烟,搭建画面具有支撑或环拱作用的内在结构,以生成一气呵成、元气淋漓幛犹湿的水墨之气。

 

岫•远意--罗一平山水作品展
 

《一络寒山万木中》----185cm×145cm---------纸本设色--------2013年

罗一平小品山水用大画画小画的方法,在方寸之间精心营构,使小品生发出幽远旷达、恢弘壮阔的意境,深刻地揭示了他对中国文化以及传统山水画的理解,尤其是对于南宗一系文人画在实践层面的精深掌握。

罗一平的山水画创作是以深刻的理解,包括笔墨技巧在内的传统文化为内在力,通过传统的笔墨语言和具有自我特色的现代图式,将古今、物我、似与不似交织成“借物喻意”、造“境”于“逸”的多方位的感应框架,体现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脉的承接关系,作品具有浓郁的写生现场感,笔墨与图式能见出强烈的个人性格和鲜明的现代气息。

本次展览作品尺幅跨度大,涵盖巨幅山水画、小品山水、扇面与书法等不同题材的艺术作品约130多件,既体现了罗一平于水墨艺术上独到的探索所得和深厚的文化修为,也是他在孜孜不倦的艺术求索道路上的一次自我总结。

 

罗一平,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现为广东美术馆馆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中山大学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客座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亚洲艺术家联盟中国委员会主席。曾任第18届、第19届亚洲国际当代艺术展学术主持,第21届、第22届、第24届、第25届、第26届、第27届亚洲国际当代艺术展中国委员会主席、策展人。

罗一平作为学者型的艺术家,在繁杂的学术活动和行政事务中,不忘艺术探索。他的山水画创作是以深刻的理解包括笔墨技巧在内的传统文化为内在力,通过传统的笔墨语言和具有自我特色的现代图式,将古今、物我、似与不似交织成“借物喻意”,造“境”于“趣”的多方位的感应框架,体现出现代文化与传统文脉的承接关系,作品具有浓郁的写生现场感,笔墨与图式能见出强烈的个人性格和鲜明的现代气息。

2003年至2013年,自任广东美术馆馆长以来,主持策划《台前幕后》、《启点•动象空间——广东美术馆广州大剧院当代馆第一回展》、《印•像——广东美术馆藏外国版画展》、《心像——本土版画家的当下视野版画展》、《第四届广州三年展》、《风•雅•颂——广东美术馆开馆15周年馆藏精品展》等70多个中外展览。

近十年来,出版专著、编辑画册19部,专著包括《破碎的逻格斯——西方现当代艺术史中的图像》、《历史与叙事——中国美术史中的人物图像》、《造化与心源——中国美术史中的山水图像》、《语言与图式——中国美术史中的花鸟图像》、《观念的嬗变——从现代到后现代》等。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