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南京经典拍卖公司主办的“回答”诗歌手迹展览暨拍卖会上,19位当代诗人的60首经典诗歌手稿、抄件和笔墨抄写稿被摆上了拍卖台,据悉,结果这场别出心裁的诗人手迹“中国当代诗歌手迹拍卖会”总成交率达92.86%,成交额269.2万元。
手稿更有质感
本次拍卖会拍卖了食指、顾城、于坚、韩东、柏桦、欧阳江河、翟永明等19位当代诗人的60首代表作品。主办方称,这些拍品中有原稿,也有诗人重新誊抄的稿件,历时两年多时间征集而来,其总体价值预计为300-400万元。最终的结果是,欧阳江河的水墨长卷《傍晚穿过广场》以63.25万元成交,成为最贵的拍品。
虽然被主办方寄予厚望,但到场竞拍的人并不算多,一两百人的场子只坐了大约20人。除欧阳江河的《傍晚穿过广场》被高价买走引发高潮,顾城的《简历》等竞价比较激烈外,其他拍品举牌较为稀松。其中,《相信未来》起价2万元,最终以9万元成交;《回答》起价1万元,最终3万元成交;《中国,我的钥匙丢了》起价1万元,最终3万元成交,此外,还有《表达》等3件拍品流拍。
“有这样大规模的诗歌手迹拍卖很有意义,让人们在看到诗歌文学价值的同时,也发现它的商业价值。”在送拍人杨键看来,“在电脑写作时代,手稿有质感,作为一种历史载体,是诗歌活生生的生命体现,拍卖也将有益于培养创作者的手稿保存意识。”
上海出版人陈垦出版了许多诗集,他在拍卖前就关注诗歌手稿拍卖,他也看好诗人的手稿价格今后会攀升。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员吕方说,“本次拍卖毫无疑问是一次商业行为,但因为拍卖对象的独特,让本次拍卖活动具有相当的文学意义。诗人的集体亮相,诗歌的集中呈现,它表达了对文学对经典的尊重。”“与此同时,它恰好是一次检验当下社会对文学的认同处于什么样层面的机会。在物质化的今天,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依然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次的拍卖或许是一个试探性的活动,是一次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