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印象派为何引来中国买家频频出手(图)

印象派为何引来中国买家频频出手(图)

2015-12-30 12:35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印象派——早已不是艺术收藏那么简单

因长期做印象派,菲利普算得是这方面的资深人士——既做过画商,也在佳士得、苏富比履职。当记者问及为什么印象派一直是全球最贵的艺术品?又为什么那么多非西方文化的藏家,如日本、中国、俄罗斯买家会大举进入印象派?本以为菲利普会说出一堆关于艺术史及印象派在美学方面的成就……却不料他从自身一段经历说开去:“我曾经试图将一幅莫奈的画卖给一个中东地区的君主,我来到他的宫殿,发现这里奢华无比。当我们面对面坐在大理石桌前时,透过窗户可以感受到外面的温度非常高,而室内的冷气却让人发抖。我注意到就连地毯都用金粉度过。显然,地下的石油让眼前的这位先生富到足以轻视一切。他对我的态度也并不友好。整个卖画过程我都在问我自己:‘我来这里干嘛呢?’这位富翁问道:‘这幅画在拍卖中价值700万美元?’从他快速地轻蔑一笑,我感觉到他的不信任。他或许认为自己正是某个骗局的受害者:‘为什么值这么多钱?’我回答:‘因为他是莫奈。莫奈是印象派中最有名的艺术家,而且这是一幅很棒的作品。’‘我不明白,我挂的这幅杰洛姆(Jean-Leon Gerome 19世纪法国学院派术家)只花了90万美元,你看它每一个细小的人物都处理得那么生动。在我看来,杰洛姆比莫奈强多了,画就应该是这么画的。莫奈根本不知道怎么画画,画面是乌涂的、笔触是颤抖的,人物难看的要命!’这让我下意识发觉到这位东方君主触及到了印象派的本质。然而我并没有从绘画理论上正面去回答或者辩驳,而是拿价格事实来说话:‘杰罗姆是位大师,但是莫奈的作品市场价值更高,更受追捧。’我本想用马拉美对印象派的解释来反驳,但是我意识到这位君主来自一个毫不了解西方艺术文化背景的国度,还不如拿拍卖数据说更直接。最终他买下了这幅莫奈。我问自己,我干什么呢?为什么劝一个根本不需要、又不懂这幅画的人去买莫奈?但我同时也意识到,我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他很有钱!非常有钱!”

菲利普这一段自身经历在阐述一个事实:从上世纪中叶,印象派绘画就已不再是绘画那么简单了,它成为社会公认的财富象征、社会地位象征,还可以转化为无以计数的美元符号。“如果说印象派起始还在寻找能读懂、能欣赏它们的人,而现在无论是买卖双方,目标都离不开经济利益。我要去卖那幅莫奈给一个毫不欣赏他的东方人,因为他有钱,而这个东方人之所以会买一个他根本不认可的画,因为在别人的眼中,那可以彰显自己的地位。佳士得、苏富比天生就是做销售,只不过是拿艺术的语言包装了一下而已。”菲利普说。“印象派之所以能一直占据市场的最高点,就是因为他不仅仅在视觉上吸引眼球,并且它早已和其他社会性捆绑在一起,成为一个符号,是资产、财富以及高等文化、美学的象征。”而正因为印象派在很大程度上象征意义更多,所以很多中国买家在买印象派的同时,正如上文提到的这位远东的君主,其实也是希望以此来奠定自己的身份,提升自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佳士得专家曾告诉记者,”以前一个客户想出一百万买一张毕加索的普通作品,对于普通作品来说升值潜力并不大。而这位客户想要的仅仅是一幅毕加索挂在家中,起到的意义就是让来访者知道他也收藏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为了面子又或许能帮助他谈些生意。“而上升一个层面来看,印象派在西方被称为High culture(高等文化),中国买家今天大举进入印象派市场,对西方国家而言,也意味着中国,不仅仅是经济,也是在文化艺术层面的崛起。

所以总结起来,近两年的印象派热潮似乎是天时、地利、人和——首先中国人开始更多的接触到了这方面的资源;又有沉淀了一定的艺术市场及收藏经验;而无论是出于企业/个人形象、美术馆又或者是资产配置的需要,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都恰巧成为了最理想的选择。于是在近几年开始爆发。据苏富比、佳士得印象派的从业人员估计,现在还只是刚开始,至少在未来十年,中国买家介入印象派会越来越深。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