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陶俑事件
说起国内着名的假文物,就不得不提到北魏陶俑事件。
据人民网报道,1994年,一名专家在北京潘家园旧货交易市场闲逛时,发现了一批北魏陶俑,它们的形态从未现世,中国国家博物馆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北魏时期的珍贵文物,而且可能是前不久媒体披露的在河南被盗掘的北魏大墓里的陪葬品。
专家们使用了考古中常用的高科技断代手段C14进行检测,发现这批陶俑在年代上与北魏完全吻合。中国国家博物馆还邀请了当时北京几乎所有的顶级考古学家、鉴定专家“过眼”,他们一致认可为真品。于是,专家申请拨专款、专项抢救性收购古玩市场上的“北魏珍贵陶俑”。
不料,此后,类似的“出土文物”竟然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北京的文物市场,专家们感觉不对劲了,国家文物局为此事成立了专案组,调查证明:这批文物实为赝品,是河南洛阳孟津南石山村高水旺做的。
当北京来的专家和当地公安一起来到高水旺家后,发现他们突击收购的那种“北魏陶俑”在高家还有数百件。一个河南的卖主道出实情:“蒙专家太容易了,无非就是掌握好胎、釉、型、工、旧这几个方面的诀窍。过检测关也不难,让陶俑坐坐飞机就行了。”实验证明,经过X线照射的陶瓷,每一秒钟会将釉面老化程度提早200年左右。而报纸上刊登的河南一座北魏大墓叫人给挖了的消息,实际上是从高水旺家买走陶俑又到北京去出手的掮客设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