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人民美术网 > 拍卖 > 古籍善本:进入亿元俱乐部是迟早的事(组图)

古籍善本:进入亿元俱乐部是迟早的事(组图)

2017-04-13 10:19 文章来源:艺术品鉴   分享到微信
扫描二维码转发分享

《劳山集》不分卷  黄孝纾撰  1963年影印本《劳山集》不分卷 黄孝纾撰 1963年影印本

清以前出版并存世的虽有不少善本,可大多被藏在国有图书馆、博物馆里,不可能出现在市场中;少数在海内外私人藏家手里,也轻易不会出手,所以市场上常见的大多为唐人写经、宋版残页、元明清前期古籍乏善可陈,大量的是清中后期与民国书籍,更得让人沙里淘金。清初善本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根据出版方不同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坊刻本、私刻本。康熙时,字体开始变化,很多用于始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官场科举的“馆阁体”,嘉庆时,已然失去了前人刻本那种舒展圆秀的雅气,而变得呆板失神。民国时期的图书出版量更是可观,内容丰富,因年代较近,流失损坏较少,因此价格也较低,但其中也不乏精品。

古籍善本,因为它显而易见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决定了其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

目前所说的古籍善本可以分为刻本、墨迹本、碑帖、信札以及其他文献等。“刻本”是使用雕刻印刷技术印制的书籍,是古籍善本收藏领域最大的一个门类。像宋元刻本、明清以及民国的精刻本都是拍卖场上的“常客”。墨迹本是近年来最为抢眼的品种之一,又可分为抄本和校本两类。一般来说,墨迹本大多是孤品,其中凝结了古代文人的心血。因此,如果拍卖场上的墨迹本出自名家之手,自然会引起激烈争夺。而碑帖、信札以及文献等,则是近年来古籍善本拍卖市场新兴的品种,也是最受市场关注的品种。

国内艺术品拍卖当中,古籍善本一直是最稳定的一个板块。十几年来,古籍善本的价格始终比较平稳,呈稳步上升趋势,尤其是堪称善本的古籍几乎从来没有下跌过。

责任编辑:苒若
免责声明:人民美术网(www.peopleart.tv)除非特别注明,本站所转载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转载的所有稿件的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事关不当,请联系删除。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