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勒在女女馆前。新京报记者 王巍 摄
靳女女没有看到这一幕,他在2017年已经去世了。他去世之后,靳勒在西安美术学院第一次把“女女馆”搬到展厅,连家门口的“女女馆”三个字,也带去了。
靳女女年轻时一直在打工,去过天水,去过兰州,盖过高楼,也盖过飞机场。去了德国以后,因为和德国记者的那一番对话,成了德国之行中最有名的村民。
但这并没有给靳女女的生活带来多少变化,就如他所说,在这个贫困的山村里,雨水可能比艺术更重要。从德国回来之后,他依然是这个观点,生存才是这个山村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艺术要靠后。
靳女女的家里,如今只剩年老的妻子和小儿子,大儿子已经分家单过。靳女女的妻子叫刘西花,因为年轻时重活干太多,落下了一身病,胃炎、食道炎、胆囊炎……现在几乎不能做任何事情,连饭都做不了,每天都要吃药,“一天三顿饭可以不吃,三顿药不吃不行”,只是在天气好的时候,可以拄着拐杖在门口转转。小儿子在县城打工,晚上回家,可以给母亲做饭,白天的时候,刘西花就自己随便凑合点儿。
爱画画的靳红强
在北京的展览中,几十幅如同幼儿涂鸦的画作,装裱在木框中展出,这些作品的作者,叫靳红强,是石节子村里一位先天残疾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