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严学章  

 

  • 中国画獒第一人冯冰大师为严弟楠爵士题字“骑士精神”!(组图)...2018-05-30

    冯冰大师是中国画獒第一人,2013年,冯冰大师的画每平尺6万元,而其他动物的为每平尺2万元,书法座屏每平尺为1万,而人物画每平尺为10万。 作为国内绘画、书法水平升值很高的大师,冯冰表示,很欣赏年轻的一代,尤其是积极进取的精神让他很感动。遇到自己欣赏的年轻人,冯冰大师会赠与一些字画。近日,中国画獒第一人冯冰大师为严弟楠爵士题字“骑士精神”。严弟楠在2018年5月26日晚北京鸟巢国家体育文化中心被授予了““法国鲁拉德骑士勋章”,这是严弟楠在退出体坛之后的又一殊荣。 严弟楠曾获得WKA、WKF双料世界自由搏击冠军金腰带、被誉为“中国全接触自由搏击第一人”的中国职业搏击名,这次授...

  • 李长春首次出书 谈文化体制改革(图)2013-12-10

    《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内大部分内容为首次公开发表 昨日,李长春同志《文化强国之路——文化体制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一书首发式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庹震,省政协原副主席唐国忠出席。 该书选编了李长春同志2002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讲话、谈话、文章、批示共91篇,照片69幅,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该书全面反映了党的十六大后10年间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

  • 郑诵先书法作品欣赏2015-01-30

    郑诵先原名世芬,字诵先,晚年以字行,四川富顺人。幼承家学喜习书法,平生好读书,治学严谨。精研文史,工诗词及骈、散文,尤擅书法。各体俱能以草书见长,晚年尤喜章草,所作兼取汉碑和“二爨”笔意,苍劲雄浑,气魄宏大,呈自家风貌。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及在专业报刊发表,被收入《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作品集》等。致力于书法普及与教育工作。常到文化宫、少年宫及电台、电视台举办的“书法讲座”讲授书法。著有《怎样学习书法》《各种书体源流浅说》等。 五十年代在北京与张伯驹等人组织“北京书法研究社”,任秘书长。晚年又将《爨宝子》、《爨龙颜》等碑的用笔融汇到他的草书中,风格更加浑厚苍莽、潇洒飞动。艺术成就:郑诵先为我国...

  • 不知如何拒绝?教你“say no”的艺术2014-04-29

       一个简单的“不”字往往令人难以启齿。不论是朋友的求助还是同事的请求,很多人都会说“好”,因为他们不想令对方失望,而且说“不”也会让他们自己感到别扭。    《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文章写道,人们为了规避说“不”所带来的不快,宁愿答应一些“不情之请”。《性格与社会心理学公报》近期刊登了一篇调查研究,研究小组招募了25名大学生,派他们请求108位陌生人在图书馆的书上涂鸦。尽管很多人指责该行为,或要求学生们对后果负责,...

  • 那些著名的师生决裂(组图)2017-12-20

    被孔子逐出师门的冉求在历史上,师生之间名为师徒,实则情属父子,但本应学生尊敬老师、老师爱护学生的师生关系,却往往因为各种原因而反目乃至决裂。万世师表的孔子就曾公开将学生冉求逐出师门,并被其他弟子记录到了《论语》中。孔子曾经大骂过宰予、子路,但从未说过不认他们是学生。冉求则是真把老夫子气够呛,不仅公开对说这小子不是我徒弟,还让众弟子“鸣鼓而攻之”。孔老夫子之所以出离愤怒,是因为和冉求在政治上存在分歧。冉求作为当时鲁国权臣季康子的得力家臣,帮助季康子推行赋税制度改革,这显然和孔子“敛从其薄,以德为政”的主张南辕北辙,最终导致被逐出师门。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后来科举官僚体制下衍生出的门生关系中,...

  • 将军本色是书生(组图)2014-01-09

    研讨会现场     2013年11月20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解放军书法创作院和兰州军区政治部主办的王文杰少将书法作品展在北京军事博物馆成功举办。当天下午,来自业内的评论家和书法家召开了王文杰书法作品研讨会。            研讨会内容实录如下:      一、王文杰发言 王文杰(右二)发言      总结自己十多年来练习书法的历程:1、小时候和父亲学...

  • 刘益谦:我已身心俱疲2014-01-03

       在2014年的元旦,终于等来了2013年12月21日《新民晚报》公开质疑《功甫帖》时声称的“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即将公布”的“研究成果”。当时“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员”以官方的口吻一致判定《功甫帖》为“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间”的“双钩填墨”的“伪本”,并且认为《功甫帖》的回归“将为日后的文物回流工作埋下无穷后患”,而此帖如果公开展示则会&l...

  • 美术批评的当务之急是跳出各种圈子2012-07-04

    中国是一个文艺创作大国也是一个文艺批评大国,历代留下了不计其数的批评典籍,其中的《文心雕龙》等堪称经典。而作为中国文艺重要形式的美术,魏晋以降历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有官修的如《宣和画谱》,更多的则是私撰如《画禅室随笔》。美术批评,也有人称为艺术批评,往往运用一定的理论并结合美术史,对画家、作品和艺术现象进行述评,彰显其意义并揭示其问题。 但遗憾的是,当下的美术批评问题很多,原因也很复杂。其中,美术批评的圈子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将梳理其基本情况和危害,以期引起业界重视。 一、不如人意的美术批评 近年来的美术批评不容乐观,批评本身也有了不少恶名,如圈子批评、颂歌批评、棍子批评、朋友批评...

  • 玉海堂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杨木雕重塑历史名人(组图)2022-07-04

    钱文子。永嘉学派创立者之一名宏,字文季,号白石山人。浙江乐清人,吴越王钱镠后裔。宋代,钱文子是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创立者之一,时称“儒林巨擘”、“一代宗师”。朱谏。明代,雁荡山人,历任歙县、丰城县令,继升赣州、吉安郡守。办政事识大体,不屑于小廉洁,所建立之事,皆能留之久远而便于民。在吉安郡守任内,预先觉察到宁王宸濠有异图,于是积极储粮募兵,浚修濠堞。离郡后二年,宸濠果反,因早有防范,继任者很快予以平息。晚年优游家乡雁荡山,多所题咏,著有《宋史辩疑》、《学庸图说》、《李诗辩疑》、《李诗选注》、《荡南集》和《雁山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张冲。张冲(1904年—194...

  • 紫砂壶大师顾景舟的艺术人生(组图)2016-07-25

    顾景舟(1915-1996),原名景洲。别称:曼希、瘦萍、武陵逸人、荆南山樵。自号壶叟、老萍。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景舟出生于紫砂世家,18岁随祖母邵氏制壶。20世纪30年代到上海仿制历代名作,临摹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之作。顾景舟做壶60余年,心摹手追明代、清代、民国诸名家,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器必精心构撰,出手皆成华章,形成了雄健而严谨、流畅而规矩、古朴而典雅、工精而秀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壶艺泰斗、一代宗师。他视紫砂为生命,承前启后,融古铸今,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堆砌繁华之气,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在20世纪...

  • 从藏品中窥探古代科举考场的“记律”(组图)2017-06-15

    高考前,在这冲刺复习的最后关头,老师们总要不厌其烦地叮嘱考生“带好准好考”、“考试中途不得上厕所”、“严禁作弊”等等。老师所强调的这些,其实在古代科举考试中也同样重要,下面这三件藏品,正是科举考场“三大纪律”的见证。藏品:清代童试准考证纪律一:没有“浮票”不许入场科举考试也有准考证吗?当然了。准考证在明代被称为“浮票”,考生考试前每人发一张“浮票”和“座位便览”,没有这两样东西是不准进入考场的。到了清代,科举准考证叫做“院试卷结票”,一般是参加秀才考试的考生用的。像这样的准考证在古代需要学生亲自去领取,而且考试时必须由考官念到名字才能进场。笔者有幸得见一张清代童试准考证,此证品相尚可,字迹清晰...

  • 艺术评论岂可如此粗暴(图)2013-09-17

  • 段炼:当代艺术的批评论2015-12-18

    来源:中国艺术批评家网段炼本文为当代艺术的批评论,这与通常的批评方法论有所不同,一是批评的具体写作,二是看待当代艺术的视角和阐释当代艺术的方法。本文偏重批评写作所涉及的具体问题,落脚于当代艺术批评的可持续性。对艺术批评的具体写作,西方学术界著述颇多,但冠以“当代”之名者,迄今只有新出的一部,乃英国伦敦大学兼职教授吉尔达·威廉姆斯的教材式专著《怎样写作当代艺术批评》(2014)。这是一部写作指南,所论问题,皆针对西方批评界,但在我看来,却也涉及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通病。本文不打算为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病症作全面诊断,但欲借此书的相关论题来讨论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何为批评、批评家的资质、批评与网络传播的...

  • 用书画诗文铸就的缅怀篇章——《九洲回响》出版(组图)2019-12-16

    【编者按语】日前,由梁宁主编的《九洲回响》出版面世。该书为纪念裴九洲将军的专辑,由陈强精心策划而成,并特邀徐闵章、袁文勃、王定康、陈国良、汪贻广等为顾问。书中最醒目的是八位将军的题词,为我们展示了底蕴深厚的的书法作品,实属难能可贵。本书封面设计的国画作品《玉兰花开》,则是由裴九洲夫人、国画家陈强创作的。书法、绘画与书中的诗词及纪念文章交映生辉,堪称“用书画诗文铸就的缅怀篇章”。在这里,我们连同李人毅先生的序文一同刊发,以飨读者。《九州回响 》封面画作者   陈强(裴九洲夫人)《九州回响 》封面题字   孙晓云书写裴九洲将军思念和追忆奏出的“九洲回响”李人...

  • 李莉娟:我眼中的祖父李叔同2014-10-28

    李莉娟 李莉娟,李叔同的嫡孙女(法名契真),天津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天津李叔同·弘一大师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弘体书法的继承人。 位于天津三岔河口东粮店后街的李家是个大家族。1880年,祖父就出生在这座大宅里。太祖父是同治四年的进士,后辞官经商,经营“桐达”钱庄和盐务,被称为“桐达李家”。 在家族的回忆与文字记载中,祖父4岁习字,5岁诵诗,15岁已经写出“人生犹似西山月,富贵终如草上霜”的句子。生于商贾之家,却毫无经商的兴趣,少年时代的他迷恋的是诗词、篆刻、戏曲。在县学里,每次作文李叔同都...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