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冯远  

 

  • 许江个展“所念皆山”在北京开幕(组图)2023-11-14

    许江 采薇 布面油画 200×156cm 2018年11月5日下午,艺术家许江的重磅大展“所念皆山”在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第一和第二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油画学会共同主办,当代唐人艺术中心、最葵园艺术中心联合承办。展览两个空间各自以“葵园如山”和“所念皆山”为主题,共展出许江2000年至今创作的油画和影像作品100余件。“葵园如山”是作者近20年间的人生况味和存在历史。葵园守望,反复吟咏,以岁月为笔,以沧桑入画,葵是他的身世、他的心象、他的命运,是一代人的精神写照。“所念皆山”则呈现了作者身即山川,于丘壑林木之间求真、求本、求心物。山水是他命中注定的归宿,是他持续深入中国艺...

  • 宋雨桂《黄河雄姿》惊艳国博:中华史诗美术大展(组图)2016-11-24

    (原标题:用热血谱写中华魂 用艺术抒发民族情——宋雨桂《黄河雄姿》惊艳国博“中华史诗美术大展”)附图1“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之一《黄河雄姿》在国家博物馆“中华史诗美术大展”中展出附图2 作者宋雨桂(右)与王宏附图3 宋雨桂在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赵实、全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和秘书长徐里、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领导和嘉宾讲解《黄河雄姿》的创作附图4 宋雨桂夫妇与冯远夫妇等在《黄河雄姿》画前合影附图5 宋雨桂与何家英在《黄河雄姿》画前合影附图6 宋雨桂与田黎明、王宏等在《黄河雄姿》画前合影作为国家“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146件(幅)作品于11月...

  • 两岸合作最大秦文化展亮相台北故宫(图)2016-05-19

    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金怪兽”文物开箱展品中的兵马俑“秦·俑——秦文化与兵马俑特展”5月6日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开幕。本次展览汇集了大陆陕西省、甘肃省19个博物馆、考古单位189件组文物精品,37%以上为一级文物,还包括部分考古新发现。“台北故宫特展室与大陆各省市博物馆,乃至欧美包括卢浮宫、大英博物馆都有过合作,但没有一次像如此盛大。”当日举行的开幕记者会上,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如此表示。此次展览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台湾科学工艺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甘肃省文物数据信息中心、时艺多媒体传播公司等联合主办。秦与周戎、东进称霸、变法革新、秦始皇帝、汉承秦制等五大展区,呈现了西周以来秦人自起源至...

  • 全国政协文化下基层活动暨孙文启画展在菏泽举行(组图)2015-10-27

    全国政协文化下基层活动暨孙文启画展于2015年10月25日上午九时在菏泽市博物馆开幕,此次画展共展出孙文启先生一百余幅花鸟画作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一行出席画展开幕式,并为菏泽学院学子们传授书画艺术知识,给予现场指导。出席画展的嘉宾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先生;全国政协委员、民政部原正部级常务副部长陈虹先生;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部级副局长魏传忠先生;中央统战部经济局原局长曹虹冰女士;人民日报副社长刘颖先生;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先生;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先生;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先生;南方文交所总经理张志兵先生;中国法官书画协会副会长;中央...

  • (李说当然1157期)清明时节谈丧俗2017-04-05

     中国文化认为“死者为大”,所以在民俗文化中,丧事是一件要符合礼仪习俗的大事。在古代,遇有丧事前去吊祭,并向死者家属慰问,也是一种重要礼俗。古代称悼念死者为“吊”,劝慰生者即慰问死者家属为“唁”。丧事之家将死讯通知亲友称为“讣”,就是俗中称的“报丧”。 亲友闻讯噩耗,迅速前去吊唁,路途遥远而不能前去的,则要发信表示哀悼和安慰之情。《道咸以来朝野杂记》上说,如果是至亲,“则应回信即往哭,不待讣之至。”丧事又叫“白事”,为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丧家的场面布置及穿戴以白色为主,另外是带有肃穆气氛的黑色。 所有吊唁者穿素服前去,忌穿红绿等色彩鲜艳及带纹饰之服,妇女不戴首饰。清...

  • 《大美之春》—— 方本幼|2025乙巳新年特展2025-01-23

    《大美之春》—— 方本幼|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

  • 《大美之春》—— 方本幼|2025乙巳新年特展2025-01-23

    《大美之春》—— 方本幼|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

  • 《大美之春》—— 方本幼|2025乙巳新年特展2025-01-23

    《大美之春》—— 方本幼|2025乙巳新年特展 前言新年,宛如一首清新的序曲,奏响着希望与新生的旋律。在这个万象更新的时刻,我们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新年特展。艺术,是时代的脉搏,是社会的镜像。在当代,艺术的形式日益多元,表现手法层出不穷,但其核心始终未变:艺术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是思想的碰撞,是人类智慧的升华。“艺术是时代的声音,文化是民族的根基。”艺术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与文化的力量。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像是一扇窗,打开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新视角,也邀请我们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新的一年,新的艺术探索。艺术创作是永无止境的追求,也是不断自我超越的过程。正如蛇...

  • 冯骥才:艺术家应面对时代 文学离生活和时代远了2012-03-09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8日表示,中国迅速富了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怎样实现共同富裕和“富要富到哪里去”。他还说,艺术家、作家应该面对这个时代,但现在“文学离我们的生活和时代远了”。 全国政协3月8日举行主题为“深化文体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记者会,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王健林、单霁翔、尹力、樊锦诗、张和平围绕文化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有媒体记者就农村题材作品和诗人生存困境发问,冯骥才称这个问题“问到了我们作家的良心上了”,自己很感动。 在冯骥才看来,中国现在是...

  • 流派丨中国文人画同行展(组图)2019-09-25

    9月20日,由中国文人画会主办,三才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人画同行展在阆中古城博物馆展出。共展出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37位作者的58件书画作品。诗书画印一体的中国画,在西画改造中国画的多少年来,中国画文脉已难以传承,中国画被水墨画转基因,失去了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的写意精神。这次展览,以笔墨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的学术追求。以学术为看点,集合了国中之志同道合者,坚持风格独立的学术思想,携手同行的团队精神,给社会一个全新的展览模式,回归学术原本应有的状态。这次展览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画家首先是文人,并在诗文等领域有一定的造谐;二是画家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其作品要表达出中国画以写见意的...

  • 流派丨中国文人画同行展(组图)2019-09-25

    9月20日,由中国文人画会主办,三才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文人画同行展在阆中古城博物馆展出。共展出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37位作者的58件书画作品。诗书画印一体的中国画,在西画改造中国画的多少年来,中国画文脉已难以传承,中国画被水墨画转基因,失去了中国画以笔墨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的写意精神。这次展览,以笔墨为核心,文化为灵魂的学术追求。以学术为看点,集合了国中之志同道合者,坚持风格独立的学术思想,携手同行的团队精神,给社会一个全新的展览模式,回归学术原本应有的状态。这次展览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画家首先是文人,并在诗文等领域有一定的造谐;二是画家要有一定的书法功底,其作品要表达出中国画以写见意的...

  • 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全国巡展—北京站(组图)2018-04-08

    主办方与策展人及部分参展艺术家合影2018年4月2日青艺博开展于京城艺术的聚集地798艺术园区内的两个艺术空间:悦·美术馆和盛世天空美术馆。除了同样拥有专业的场地和团队以外,最重要的是能以798为轴,形成北京巡展的联动性,让空间与空间、公众与空间完全打通,成为一个整体,展出120余件作品,涵盖油画、水墨、雕塑、装置、影像、版画等各个艺术门类。走出上海,试水全国艺术市场是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2018年重要的战略目标,将 “破墙而出的美术馆”理念推向全国也是青艺博未来发展的关键。打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隔墙,两座城市虽各有不同,但却因艺术而相互连结。在北京长期沉淀的艺术底蕴以及上海丰富的海外艺术交流经验...

  • 郑板桥与元代张渥名画现身北大星光美术馆2014-04-24

    北大星光集团在传媒、影视领域都有重要建树,多部影视作品发行到全球五大洲,成为中国文化闪亮的名片,推出的《鸿门宴》、《花木兰》、《男才女貌》等经典作品获奖无数。2012年,北大星光凭借在影视界积累的雄厚实力,组建了北大星光集团文化艺术中心,并一举签约了十数位在国内外卓有影响的中青年画家,于2013年9月创建了第一家北大星光美术馆。2014年4月9日,北大星光美术馆隆重开馆,馆藏元代张渥《洛社潘英图》长卷与清代郑燮《兰花竹菊》册页引来观众一片赞叹。 张渥(312年-1365年)为元代画家,字叔厚,号贞期生、真闲生。博学多艺,工写人物作品“洗象图”、“罗英渡海图...

  • 自在苏杭——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组图)2019-09-29

    “自在苏杭——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9年09月22日(周日)下午3:00,在杭州黄龙饭店“西湖·山水·文化——艺术长廊”开幕。瀚阳艺术中心中国杭州西湖区曙光路120号(杭州黄龙饭店艺术长廊)电话:0571 - 87171556  展览的题目“自在苏杭”正合艺术家林海钟的状态。四字可拆可合,意涵丰富。“自”,在这里有三重含义:一是来源,找寻林海钟艺术的出处;二是自我,关注他的艺术表达方式;三是自然,意指画家随性而有规律的状态。“在”,代表着林海钟在不同地方的停留,“造化”对他创作的启示以及心灵栖息的所在。当然,在哪里都不如在“苏杭”。自古以来苏杭一体,共同传承着江南的...

  • 自在苏杭——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组图)2019-09-29

    “自在苏杭——林海钟中国画作品展”将于2019年09月22日(周日)下午3:00,在杭州黄龙饭店“西湖·山水·文化——艺术长廊”开幕。瀚阳艺术中心中国杭州西湖区曙光路120号(杭州黄龙饭店艺术长廊)电话:0571 - 87171556  展览的题目“自在苏杭”正合艺术家林海钟的状态。四字可拆可合,意涵丰富。“自”,在这里有三重含义:一是来源,找寻林海钟艺术的出处;二是自我,关注他的艺术表达方式;三是自然,意指画家随性而有规律的状态。“在”,代表着林海钟在不同地方的停留,“造化”对他创作的启示以及心灵栖息的所在。当然,在哪里都不如在“苏杭”。自古以来苏杭一体,共同传承着江南的...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