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买回乾隆印章令人喜忧参半(图)2017-09-29
梁江涛乾隆的一枚私人印章在海外某拍卖行成交,最终成交价高达122.5万欧元。报道称,这枚印章一直属于一个法国家族所有。买主是一位中国人。(据9月25日《环球时报-环球网》)我看到这则新闻,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国人买回了原本就属于中国的文物。忧的是,新闻翻译者缺乏历史意识、缺乏国家与民族层面的文物保护理念。“属于一个法国家族所有”这句话中的“属于”可以直译,但应该且在作为新闻时必须打上引号。固然,这个法国家族可能是花钱买来的中国印章,但追溯其源头,乾隆爷的印章,怎么就“属于”他家的了?虽然新闻中没有交待这枚印章流落异国的来龙去脉,但是,众所周知,近代文物流失主要发生于“三大浩劫”。一是1860年...
文物事业发展将现多重利好 4年新增10万件新文物(图)2017-02-23
东方IC供图到2020年,全国文物资源和保存状况这笔大账将基本算清楚,产学研的新平台将助力民间匠人传统工艺传承。届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状况均达到优良,平均每25万人就将配有一座博物馆……昨天,国家文物局发布《国家文物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详细描绘未来4年全国文化资源蓝图。这份一万六千余字的规划中,北京城市副中心考古、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等“京味儿”文化资源发展内容被提及。国家文物局政策法规司相关负责人直言,“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将推动文物保护实现“两个转变”——由注重抢救性保护向抢救性与预防性保护并重转变,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
“中国——1980年代水墨景观”展将在上海开幕(图)2014-02-24
从大陆、台湾、新加坡至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水墨”已然成为一个显学的话题,有关的展览和研讨此起彼伏。继“墨测高深——当代空间水墨展”后,2014年2月28日,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推出“时间的节点——中国·1980年代水墨景观”展。不同于“墨测高深”对于水墨延展方向的探索,本次展览回到“时间的节点”——八十年代这段缺少关注的历史,展览展出36位艺术家于此...
苏春生国画作品欣赏2014-09-22
苏春生,男,名畅,号雪堂,1939年1月出生,浙江苍南钱库玉龙口人。其父苏渊雷是当代国学大师、著名文史学家、诗人、书画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家学渊源,自小受到良好的文化艺术熏陶。早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中国画大师潘天寿、陆俨少、方增先等教授。曾任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主任,硕士生导师、教授,现兼任日本洗心水墨画会顾问,美国委拉诺瓦大学客座教授,美国艺湾美术家协会理事,上海春江画院副院长,黄山书画院特聘画师等。 ...
紫砂陶艺壶的情趣(多图)2010-11-17
“心意——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24-06-24
6月16日,由中国美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心意——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邀请展”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之一,展出13位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的90余件代表作品。艺术家通过雕塑、绘画、装置等形式,展现他们对自然、社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诗意表达。展览结束后,其中12件作品将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馆馆长、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吴为山表示,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与意大利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2020年,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落户意大利芬奇市,被达·芬奇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意大利公共文化的财...
“心意——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邀请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2024-06-24
6月16日,由中国美术馆、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共同主办的“心意——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邀请展”与观众见面。本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展系列”之一,展出13位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的90余件代表作品。艺术家通过雕塑、绘画、装置等形式,展现他们对自然、社会、生活和情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和诗意表达。展览结束后,其中12件作品将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中国美术馆馆长、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院士吴为山表示,近年来,中国美术馆与意大利保持着良好的交流合作。2020年,在中意建交50周年之际,雕塑《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落户意大利芬奇市,被达·芬奇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意大利公共文化的财...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人你知道几个(组图)2016-07-05
中华上下五千年,德才兼备者数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女人。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妇好妇好,商朝君主武丁的妻子,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的传奇女子,伟大的王后。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她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司母戊鼎即是她的用器。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第一位女诗人庄姜庄姜最早出现在《诗经》里的一位美人,春秋时齐国的公主,美丽非凡,姜是齐国皇族的姓,因...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组图)2017-04-24
宋徽宗(款) 耄耋图猫同“耄”,蝶同“耋”,在中国画中,猫碟图是一个固定的主题,寓意着以谐音取“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因寓意美好,耄耋图是历代画家喜爱的题材,元代画 家王渊,明代的孙克弘、商喜、陆治、戴进,清代的沈振麟、沈铨等都有耄耋图流传后世。近现代画家如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谢稚柳、于非闇、吴湖帆、陆抑 非、刘奎龄等人都画过耄耋图。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唐 刁光胤 山猫游蜂先秦时期已有祭祀猫神的习俗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种有五谷,而猫善捕鼠,有护粮之功且又驯良可爱故受人世人喜爱。中国人爱猫养猫古已有之。中国史前考古专家吴汝祚曾撰文提到,在河南汤 阴县城东白营村,有一...
在老建筑中探索影像艺术的边界(组图)2020-09-27
“遇见未来·上海维度——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于9月25日起在杨浦滨江·毛麻仓库(秦皇岛路32号)举行,在预展日,我们走入黄浦江边的“毛麻仓库”,聚焦摄影的前沿,也看经历了疫情的特殊时期后,摄影如何予以回应;展览也探索摄影和影像媒介的新动向、新边界,并试图解答,摄影给生活带来什么、以及摄影未来如何发展。“2020上海国际摄影节暨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以“遇见未来·上海维度”为主题,并试图以此解读摄影艺术与上海都市文化的关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敖国兴尤其强调“场域性”和“在地性”,并希望通过展览传达出摄影新的作品形态。展览现场在探访中看到...
从新表现主义看西方艺术品在中国的收藏2013-07-16
7月11日,艺术中国-中间美术馆艺术漫谈系列第5场在中间美术馆举行。本次沙龙邀请了美术批评家王端廷、策展人兼展洲国际艺术区艺术总监黄梅以及美术史博士颜榴,围绕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以及中国对国际艺术品的收藏问题,展开漫谈。 王端廷:相比于旧表现主义,新表现主义在表达途径上更显抒情和模糊 王端廷从艺术批评和艺术发展史的角度,对新表现主义和旧表现主义作了一定的对比分析,借此明确了新表现主义的风格独特性。旧表现主义产生于1905年,当时主要有德国和法国两个分支。两者虽然在形象的刻画上有所变形和模糊处理,但都是在呈现某个或者某些具体的形象,并借这些形象以及相应的艺术语言表达艺术家自身的内在情感。在这一...
93年威尼斯双年展画作失踪:艺术家追画20年2013-12-20
见证历史的老照片收藏日渐红火(图)2013-05-21
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组图)2016-06-12
开幕式现场为喜迎G20峰会在中国杭州隆重召开,让各国宾客领略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韵味,展示中国传统艺术的悠远魅力。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创办、西泠印社、浙江省能源集团共同主办的“喜迎G20·西泠印社文化艺术系列活动”于6月9日——20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隆重举行。本次系列活动主要分为“杭州有约·喜迎G20西泠印社名家精品展”、“感悟经典——喜迎G20中国当代名家手札书法邀请展”、“名家讲座”三个部分。活动当天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黄坤明,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文化部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联副主席覃志刚,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西泠印社理事苏士澍,中国国家图书馆...
(组图)国立北平艺专与民国北京画坛2013-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