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铸辉煌 携手共圆书画梦”知名书画家走进革命圣地西柏...2015-11-11
11月2日-4日,“军民融合铸辉煌 携手共圆书画梦”全国书画大赛活动组委会组织十几位国内知名书画家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重温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和党中央、毛主席在重要历史时刻作出的英明决策,用文化援建的方式,向创建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致敬,缅怀革命前辈们的丰功伟绩。作为文化援建革命老区,走进井冈山、走进延安、走进沂蒙、走进西柏坡“巡访四大革命圣地”的收官之站,活动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社会报社总编辑兼社长周蔚华表示,这是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让艺术家们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百姓生活,从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和意义深远的“西柏坡精神”中激发创作灵感,创作出更多源自...
王振书法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 “绿水青山”巨幅大字受好...2022-05-07
展览现场4月29日,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主办的“乐观鹊来——王振书法作品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幕。展览现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中国书协副秘书长潘文海、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民进中央开明画院院长林阳、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李一等众多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展览现场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苏士澍表示:“王振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选到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任主席舒同先生身边工作,这对一个喜欢书法的青年来说是非常大的福气和难得的机会,入门高、得真传。舒老手把手教他执笔之法,一起讨论古人的碑帖。王振聆听教诲,细心观察,用心体悟,深得舒老真传。王振学习之用心,观察之细致,从他的文章里可见一斑。王振不仅在舒体创作上...
2018国粹华艺系列 | 当代没骨画展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组...2018-05-15
2018年5月12日上午10时,“国粹华艺——当代没骨画展”在华地文化艺术中心隆重开幕,开幕现场宾客络绎,观者如云,出席展览嘉宾有:中共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中国政研会副会长官景辉,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上海市文史馆副馆长王群,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主任、上海中国画院原副院长韩硕,上海中国画院原副院长车鹏飞,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汪家芳,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丁小芳,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朱敏,上海油画雕塑院办公室主任、油画家金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评论家徐明松,上海文史馆书画研究员孙扬,上海文史馆徐建恒等。可谓星光熠熠、蓬荜生辉。开幕式现场既新闻...
雅韵风流争南北 晋苏墨宝聚吴门2014-10-23
由江苏吴门雅集文化有限公司主办的“晋风苏韵·吴门雅集”暨山西-苏州名家书画邀请展,将于2014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姜昆艺术收藏馆与苏州广大书画爱好者见面。据悉,本次展览将借助“吴门雅集”的独创的布展形式,特邀王治国、周命超等历任山西省书协主席;山西省美协主席王学辉;山西省美协副主席孙海青等名家以及苏州书画名家举行联展。届时还将举办书画讲坛、品鉴沙龙、品茶焚香、古琴鸣箫、评弹昆曲等一系列雅集活动。旨在促进晋苏两地书画家学习交流,了解山西艺术传统,展示吴地文化精粹。本次活动得到中国楹联学会、...
中国首座考古博物馆开工(组图)2019-09-12
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工仪式现场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拥有周秦汉唐故都的陕西省是中国第一文物考古大省,无论青铜器、墓室壁画、唐三彩等无不璀璨夺目。据悉,作为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9月8日在西安市长安区开工建设。“陕西考古博物馆选址南依秦岭,东邻千年古刹香积寺,占地250亩,总建筑面积36051平方米,估算总投资约5.49亿元,建设周期720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据陕西考古研究院公开的资料,陕西考古博物馆的设计采取世界先进的生态理念,馆舍建筑采用唐风建筑、园林化风格,与香积寺和秦岭生态区融为一体。博物馆内部按照科研和展示相结合的原则,分设“一馆五中心”,包...
中国首座考古博物馆开工(组图)2019-09-12
陕西考古博物馆开工仪式现场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拥有周秦汉唐故都的陕西省是中国第一文物考古大省,无论青铜器、墓室壁画、唐三彩等无不璀璨夺目。据悉,作为中国第一座考古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9月8日在西安市长安区开工建设。“陕西考古博物馆选址南依秦岭,东邻千年古刹香积寺,占地250亩,总建筑面积36051平方米,估算总投资约5.49亿元,建设周期720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说。据陕西考古研究院公开的资料,陕西考古博物馆的设计采取世界先进的生态理念,馆舍建筑采用唐风建筑、园林化风格,与香积寺和秦岭生态区融为一体。博物馆内部按照科研和展示相结合的原则,分设“一馆五中心”,包...
黄专现象与诔文式纪念模式的盛行2016-08-01
文/闻松中国现当代艺术研究者,批评家、策展人、广州美院黄专教授于4月13日辞世,两日内引发微信朋友圈刷屏,几篇不同的帖子阅读率累计几达10万之众。在近期的艺术圈内逝世的人中阅读量与转发率堪称巨大,这是自媒体广泛、快捷的传播力量而使然。然而,诔文式纪念模式的问题多多,引起了我的反思。对黄专逝世进行大规模刷屏的现象说明了什么呢?我们该反思的是一以贯之的诔文式表彰词语的再一次盛行,几乎成了消费名人与谄媚逝者的一种不良现象。近几年,大凡有艺术圈内知名人士去世,都会引起艺术圈内人士装模做样的怀念、不切实际的赞誉与爱心爆棚的刷屏。也不管对其艺术成就或学术思想是否真正了解。甚至不吝用“大师、巨匠、大家、最。...
铜奔马50年|从发现到命名马踏飞燕何以震惊世人(组图)2019-09-06
2019年9月是国宝铜奔马发现50周年:1969年9月,甘肃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在雷台下面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时墓内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车、铜马、铜人,内室有座棺木,里面盛放着两具尸骨架,骨架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在昏暗的光照下,有人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金车。关于铜奔马的命名和马蹄下的飞鸟,长期以来也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到底孰是孰非?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专门撰文,讲述了国宝铜奔马发现出土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披露了命名渊源以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罕见杰作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
铜奔马50年|从发现到命名马踏飞燕何以震惊世人(组图)2019-09-06
2019年9月是国宝铜奔马发现50周年:1969年9月,甘肃武威县新鲜公社新鲜大队十三生产队社员在雷台下面南部开挖战备地道时,发现了一座墓葬。当时墓内遍地是排列整齐的铜车、铜马、铜人,内室有座棺木,里面盛放着两具尸骨架,骨架脚下堆放着几件陶罐。在昏暗的光照下,有人把这些铜车马当成了金人、金马、金车。关于铜奔马的命名和马蹄下的飞鸟,长期以来也一直有着很多争论。到底孰是孰非?近日,甘肃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王琦专门撰文,讲述了国宝铜奔马发现出土时的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披露了命名渊源以及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我国古代青铜艺术品中的罕见杰作铜奔马,现藏甘肃省博物馆。马高34.5厘米、长44.5厘米、宽1...
陈履生:我们的博物馆教育功能薄弱(图)2013-08-15
2011年5月30日,陈履生在国博“艺术时空之旅”展览现场。新京报记者薛珺摄 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国博的运作及私人博物馆的发展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身份之外,陈履生是艺术史论者、画家、摄影家。他个人展览正在北京侨福芳草地展出。2012年,他的展览主题是“博物馆建筑摄影”,这一次则是“巴西摄影”,呈现异域风情和人文关怀。“当艺术家表现为多重身份的时候,归根结底还是文化人的一种身份,中国历史上所谓的诗、书、画三绝实际上就是在不同领域内的共同成就。”陈履生说。 在陈履生眼中,博物...
山水画里的太行情怀(图)2021-11-30
太行山是华夏文明的衍生地,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根脉,太行山是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抗日主战场,八百里太行有着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也留下了许许多多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为大力弘扬太行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山西省中国画学会共同主办,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山西省中国画学会承办的“太行丰碑——中国画名家邀请展”,于11月25日起在中国美术馆2、6号展厅展出。马新林 晒秋图 240×120cm 中国画本次展览作品以太行山可歌可泣的革命事迹和雄浑壮美的自然风光为主题,用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弘扬和讴歌太行精神,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璀璨文化。此次邀请参展的皆为国内各地书画名...
河北现代名窑瓷器展在东京举行(图)2015-08-05
图为展览现场情形。 王健 摄 图为工艺师现场演示定窑刻制技法。 王健 摄 中新网东京8月4日电 由河北省文化厅与东京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河北现代名窑瓷器展”,4日在东京开幕。据主办方介绍,此次展览精选了定窑、邢窑、磁州窑、井陉窑和黑陶、绞胎瓷等河北现代优秀陶瓷工艺师创作的作品,旨在向日本民众尤其是陶瓷爱好者展示河北陶瓷悠久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及河北现代陶瓷创作的艺术水平和陶瓷产业的发展成就。率团前来参展的河北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介绍说,在中国瓷器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河北地位举足轻重。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商代,河北人就开始使用原始青 瓷。至迟在北...
前世今生各不同众说纷纭话美玉(图)2013-05-28
清乾隆闪石玉子料山子 蒋卫东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研究员,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长期从事浙江北部地区史前文化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与良渚文化结缘尤深。 古人与今人对玉的认知与定义有着很大的不同。 古人对玉的认知,可以《说文解字》为例。《说文》曰:“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理其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检索《说文》“玉部”,发现早在汉代,对玉石的认知水平已十分了得,形成了颇为完整的体系,将玉石的优劣等次区分得非常清楚,例...
明清皇家“石室金匮”藏着哪些秘密?(图)2021-11-10
明清皇家“石室金匮”藏着哪些秘密?历经岁月洗礼的图籍档案,记录了哪些重要内容?这些都可以在位于南池子大街136号的明清皇家档案库——皇史宬中找到答案。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近日完成对皇史宬的修缮和展览布设,封闭百年后,这座故宫边上的“神秘小院”正式开放团体预约参观,珍贵的文化遗产,向世人展示着古人的高超智慧和精良工艺,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观展·解码何为“石室金匮”?保护皇家档案的“双保险”皇史宬是我国现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皇家档案库,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距今有480余年的历史,其整体建筑及原始格局保存完整,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史宬是如何存放皇家重...
国外邮票上的“丝路”文化(组图)2018-06-11
吉尔吉斯斯坦邮政发行的“古建筑”小全张“丝绸之路”从中国出发,横贯亚洲,联结欧洲、非洲,是中西方文明沟通交流、经济与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在世界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行,“丝绸之路”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丝绸之路”上的邮票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今天就带大家领略一下国外邮政发行的“丝绸之路”主题邮票,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吉尔吉斯斯坦的历史长达两千年之久,是名副其实的中亚古国。经历多代王朝更迭的吉尔吉斯斯坦被重重山峦环绕,环境相对孤立,因此文化得以较好地保存与传承。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塔什拉巴特客栈遗址布拉纳塔遗址日本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