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作者拒领陈光标新闻奖 称要继续叫板(组图)2013-02-22
(“中国首善”陈光标昨日通过微博发布获奖文章及作者。(微博截图)) (记者刘容)2013年2月8日,红网《红辣椒评论》评论作者吴帅发表了一篇题为“‘陈光标新闻奖’离中国好声音有多远”的时评。该文批评“中国首善”陈光标专给“夸陈”文章授奖这一做法,并建议其采用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选出能推进社会进步的一流判断和一流时评。 然而,让吴帅始料未及的是,这篇“批陈”的文章,昨日竟然被陈光标相中,授予“年度嫉妒酸梅奖”,而他本人可获...
吴骎新中国画展在宋庄呼吸艺术空间开幕(组图)2015-05-04
展览外景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青年艺术家吴骎新中国画展在北京宋庄呼吸艺术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国画家协会主办,北京鸿谷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北京秋 雨轩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闽南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共同协办,北京尚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展览获得中国石齐艺术研究会、中和美术馆等机构的大力支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开幕式现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国家商务部政研室主任沈丹阳先生;北京文创国际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朱英杰先生;北京上上美术馆执行馆长吴震寰先生;中国国画家协 会副秘书长、著名艺术策展人吴秋雨先生;中国水墨画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军艺先生;黑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郑...
吴作人回国后的启发式教育模式2014-03-12
2014年2月21日,曹庆晖教授在北京新保利大厦带我们一起回顾中国油画的四百年。一个半世纪前,西方文明强力撞开中国的大门。表面上看,中国社会的全面融合西方文明是这150年间的大势所趋;但当西方文明的灌入到达一个饱和点之后——即中国社会完全掌握西方文明要点之后——在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新一轮的中华文化同化异质文化、创造属于自己时代辉煌的鼎新过程,已经显出端倪。中国油画,就是中华文化开始同化西方文化的杰出代表。 吴作人那个时候也到了西北,到青海、到康藏,吴作人到了西北以后的画风有很大的变化,我们都说吴先生的东西他是从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学习的,他...
美藏之夜首拍新年续写学院与经典(组图)2014-01-09
拍品赏析 学院经典作品,美院78届学生,1年准备时间,48件拍品,7000余万元总估价……这些关键词在2014的开篇聚首,组成美藏拍卖的首场拍卖。虽然美藏拍卖听上去并不耳熟,不过其负责人蒋伟却并不是艺术品拍卖业的陌生人。在他看来,概念化的定义容易桎梏一些事情的发展,但是不受绘画技法和年龄限制的学院作品又的确是美藏首拍的最重要关键词,并且蒋伟也表示,这将是美藏拍卖一直会延续的主题。 据悉,北京美藏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于2014年1月6日于北京嘉里中心大酒店二层大宴会厅推出“美藏之夜”。由国内多位重要藏家发起成立的“美...
吴昌硕刻田黄闲章5年涨5倍(图)2013-06-19
画家吴守明应邀参加香港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展(组图)2016-07-04
画家吴守明出席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展开幕式大家艺术网:主题为“文以载道,旗帜先行,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的中国书画名家艺术展2016,15日下午在香港中央图书馆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署理行政长官曾俊华、中央政府驻香港特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健等主礼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中华文化促进会、金一百艺术品等单位共同主办,在香港首展至19日结束,共展出160多位内地、香港及台湾书画名家逾200幅作品,既有近代先贤的书画珍稀佳作,也有当代中青年书画家对艺术的创新探索。展出作品主要包括:近代历史名人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等墨宝真迹;画坛大师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画作;当代名家黄永玉...
“瓶颈”陈雨作品展在北京颂雅风艺术中心隆重开幕(组图)2016-08-01
参展艺术家与嘉宾留影2016年7月30日下午,“瓶颈”陈雨作品展在北京颂雅风艺术中心隆重开幕。策展人、艺术家吴震寰说,“瓶颈”其实是一种隐喻,一句预言。中国当代艺术莽莽撞撞走过三十多年,虽不乏勇气,其中却有太多迷失和盲目。这种迷失和盲目只有到了当下被少数人所意识和面对,改变,质变成了必须必然的诉求,当代艺术的现状就是“瓶颈”。在市场低迷和学术低迷双重现实下,陈雨做为年轻艺术家,他的勤奋,大量极见品质的作品固是十分难得,更难得是他的努力是持续性方向性的,在“瓶颈”的当下让我们看到中国艺术未来的一种方向,也看到中国艺术未来实现的可能。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策展人、艺术家吴...
吴待秋书法作品欣赏2014-12-12
吴待秋(1878-1949)浙江桐乡人。名徵,别号袌鋗居士、疏林仲子、春晖外史、鹭鸶湾人、括苍亭长,晚署老鋗。金石书画兼长,作画擅山水、花卉,亦能人物仕女,晚年喜作佛像,颇有古风。曾任商务印书馆美术部部长,1946年为上海美术会监事。吴待秋其笔墨传统得之于王时敏、王原祁颇多,布局以小石积大山,所作颇具章法,显得端庄稳健,其笔力苍茫秀润而气骨坚凝。吴氏不脱四王藩篱,与其自幼所学,中年后所接触,不无关系。其早年山水学其父吴伯滔、后又受益于丈翁李笙渔、赴京城后求教于金城,此三人都是四王一系的后随者。四王一系由清初极盛至清末式微,原因有很多。但应该说吴待秋既然得的是四王正脉,那么其气骨还是颇正的。所以...
吴冠中:90岁的艺术真言2009-11-23
读画千万别忘了咱老祖宗的水墨画(图)2016-04-05
吴道子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宋代的苏轼对其推崇备至:“画重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柔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余地,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去年,我写读画随笔,写了很多西洋油画。有几位水墨画家朋友就指点我说:“读画,千万别忘了咱老祖宗的水墨画。你放下西洋的塞尚梵高莫奈,先去欣赏一回吴道子,保准你爱上‘吴带当风’。”回到水墨画,爱上吴道子,就像苏轼所说“道子画人物古今一人”。道子画衣纹服饰,如风飘舞,颇有动感,被誉为“吴带当风”。性格使然,感性大于理性,我的脾气秉性,...
香港苏富比秋拍在即 赵无极作品能否破纪录?(图)2013-08-15
著名画家吴佑国--在艺术之路上奔跑!(组图)2014-05-10
吴佑国,男,汉族,1947年生,陕西华阴人。现为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安美术学院外聘教师,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研修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受聘于西安美术学院史论系任教。曾从事包装、装潢设计工作,并进行绘画研习,创作了大量的国画、版画、金石作品,后致力于工笔花鸟画创作。 吴佑国国画作品 吴佑国自幼喜欢习字作画,然而家境十分贫寒。他的青少年时期艰苦努力的心理,为了生活,他过早地工作,当泥瓦工、油漆工、装修工,又搞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万变不离其宗,最揪心最放不下的仍然是作画。多样性、实...
海派书画 拍场价值仍处洼地(组图)2013-03-08
刘海粟981年作黄岳奇雄 蛇年伊始,海派艺术家频频走出上海,海派中生代艺术家领军人物何曦将挑战苏州博物馆办个人回顾展,驰骋国际艺坛的新海派代表人物陆春涛受邀在新加坡当代美术馆举办个展,而深具学者气质的海派艺术大家卢辅圣则连续在全国各地举办巡展。当代海派频频“杀出去”的举动,已成为蛇年一道令人回味的风景。 海派作品在拍卖市场占很大比重 近年来,在近现代书画的拍卖天价纪录中,很少看到海派书画的身影。然而,2011年7月16日,杭州西泠印社春拍,5分钟的拍卖过程,10个回合的竞价争夺,海派代表人物任伯年的《华祝三多图》以1.45亿元落槌,加上15%佣金,...
小品大艺(组图)2013-12-02
文征明万壑争流图扇页宁波天一阁博物馆藏
吴冠中等名家作品限制出境 专家直言不具操作性201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