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衍方:书画金石收藏当选吴昌硕(组图)2014-10-10
唐云先生文玩雅件在唐云艺术馆展出2014-12-26
12月3日,唐云艺术馆有一场特别的展览启幕,国画大家唐云先生生前使用过的那些珍贵的文玩雅件将悉数展出,有砚台,笔洗,紫砂壶,手杖等,其中最醒目的是一张他送给好友来楚生的大书桌,这是上海藏友李效朴先生无偿捐赠给唐云艺术馆后的首次展出。 众所周知,唐云不仅是著名的画家,他还是当年圈内圈外知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鉴赏家。他的收藏原则是“天下的东西买不尽,出重金就能买到,没有钱就向朋友借,买茶壶雅玩,买书画都是这样”,正因为不吝千金一掷,当时的古董商人好东西一到手,照例先要送到他的大石斋来善价而沽,而精品神品亦以是归之。而唐云先生的另一个习惯是喜欢将“好东西”使用把玩,这次展出的这些展品都是唐云先生当...
唐云精品画作现身荣宝斋上海秋拍2014-12-26
唐云 《双鸬立新阳》 设色纸本 镜心 93.5×177.5cm 荣宝斋(上海)2014秋季拍卖会兹定于11月7日—9日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7、8号预展,9号拍卖。欢迎广大藏家、艺术品爱好者莅临指导、交流。 唐云是继海派花鸟大家虚谷、任伯年之后,二十世纪海上最为优秀的花鸟画家代表人物之一,与江寒汀、陆抑非、张大壮并称为海上四大花旦。唐云花鸟画著称于世,他的花鸟画自恽寿平、华岩的小写意入手,参以八大狂放恣肆的大写意画风,画风清丽洒脱,并在文人画的格调上参以明艳浓丽的色彩,使之更为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趣味。唐云的画作雅俗共赏,受众面甚广,历来为海派绘画爱好者所钦慕。 此幅《双鸬立新阳》...
唐云书画价值知多少2014-12-26
唐云《井冈山龙潭》中国嘉德 2013春拍拍品唐云《荷塘玄鹭》北京匡时 2013秋拍拍品 文—— 本刊记者 杨艳丽 从本期开始,“书画”板块将为藏家推出近现代三线花鸟画家的作品介绍。他们或是曾经叱咤一时的名流,或是已有定论的大师的传人。由于目前对画家价值梯度的衡量完全是以市场价值而定,学术价值在很多情况是与市场价值相游离的,这就为藏家提供了新的价值挖掘的可能。在一线大家作品居高不下的态势下,深度挖掘三线或准二线画家,显然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本期将推出花鸟画少有的女史——俞致贞,以及海上大家唐云。 本刊“书画”栏目负责人 杨艳丽 322万元对于2013年的中国嘉德“私人珍藏之夜”这...
唐云来谈收藏:书画收藏跟着名家作品走2014-02-13
收藏投资书画艺术品一直是许多投资者所向往的。那么,哪类书画家的作品值得投资?又该如何鉴赏书画作品呢?为了解开书画投资者心中的疑惑,我们拜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刻字委员会副主任、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天津市中华诗词学会副主任、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唐云来,请唐老为读者详解收藏之道。 书画投资考量三大方面 “现在书画市场复杂多变,在收藏投资的过程中,如果看不准的话很容易误投。即使从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也有出现误差的时候。毕竟投资有风险,有的投入有升值空间,而有的投入是...
解谜太原唐墓壁画:树下老人图 竹下老人图(组图)2019-06-21
宋 梁楷 东篱高士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唐代壁画墓,主要分布在陕西、山西地区。山西地区唐墓壁画内容,以“树下老人”屏风画为主,今知有9座,其中绝大部分见于太原地区。太原地区唐墓“树下老人”屏风画,具有明显的共性和特殊性,且异于长安地区唐墓,从而为学界所关注,其内容多经考辨可为定谳。不过仍有未论断者,本文即以太原金胜村6号唐墓为例,考辨其中的两幅屏风画内容。太原金胜村6号唐墓墓室壁面,在东、北、西三面上绘有树下或竹下老人图,每幅周围均有长方形边框,构成一具六扇屏风,围绕在棺床的三面。这6扇屏风画自东向西逆时针依次是:第1幅 树下老人图第2幅 苏武牧羊第3幅&...
唐云国画花鸟作品欣赏2016-01-13
唐云(1910—1993),字侠尘,别号药城、药尘、药翁、老药、大石、大石翁,画室名“大石斋”、“山雷轩”。 唐云自幼酷爱书画,早年就读于杭州惠兰中学,十七岁前主要临摹古代名画。十九岁时任杭州冯氏女子中学国画教师。1938年至1942年先后在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国画。后弃职,专事绘画。曾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及和其他画家联合举办画展。其花鸟画取法八大、冬心、新罗诸家,山水自元四家入手,兼涉明代沈石田。善抓住特点大胆落墨,细心收拾,笔墨上能融北派的厚重与南派的超逸于一炉,清丽洒脱,生动有趣。 唐云生前曾担任中...
考古揭秘战国著名楚辞家宋玉笔下的高唐观2016-06-17
重庆市巫山县西北部巫峡镇高唐村三组,长江北岸高丘山的耒鹤峰上,便是高唐观遗址。这里因战国时期著名楚辞家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而闻名。高唐观遗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遥对南陵,远眺巫峡。《高唐赋》云:“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楚襄王和宋玉看到的高唐观是什么样子?近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考古专家首次披露了高唐观遗址考古工作的进展,逐渐揭开高唐观的神秘面纱。三次考古发掘大致弄清高唐观全貌200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处和巫山县文物管理所,先后两次对高唐观遗址南部区域进行全面勘探发掘;...
浙江云和一唐代古墓出土6件珍贵文物(图)2021-12-23
浙江云和出土的“唐三彩来通杯” 雷倩供图22日记者获悉,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在日常巡查时,在云和县中医院施工工地的山坡上发现一座距今1300多年的唐代土坑墓,经过抢救性发掘,共出土6件珍贵文物。根据资料查证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初断,其中一件名为“唐三彩来通杯”是中国南方古墓发掘以来首次发现的完整器,在南方实属难得。该文物的发掘出土是研究唐代时期云和以及浙江地区唐代文化、政治、经济、“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物证,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据悉,“唐三彩来通杯”整体呈角杯造型,口为椭圆形,杯身向上弯曲成弧形,远观犹如是一只飘逸、灵动的孔雀,也称为“孔雀杯”。杯身通体施黄...
国宝传奇:存世仅两把的曼生扁壶(组图)2016-03-11
陈曼生像 文人在紫砂器上题铭始于明末清初。至清代嘉庆朝,真正将丰富文化内涵融入壶铭以咏物、记事、抒怀者,陈曼生是承前启后的一代宗师。本文讲述的两把具有传奇色彩的紫砂壶都源于他的创作。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陈曼生两大贡献 同我国很多历史上的大艺术家一样,陈曼生仕途上成就不高,但艺术造诣极高,为著名的“西泠八家”之一。于金石书画以外,陈曼生尤以设计紫砂壶最为人称道。因他倡导“诗文书画,不必十分到家”,但必须要见“天趣”。 这样一种追求付诸紫砂陶艺,便形成了陈曼生在壶上的两大贡献——第一大贡献,是把诗文书画与紫砂壶陶艺结合起...
去故宫赏云居寺的石经(组图)2019-09-16
“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东侧崇楼开展。展览以云居寺千年刻经史为主线,通过“刻经缘起”“千年伟业”“宝塔金经”“护经传宝”四个部分展开,主要以碑刻、佛经以及拓片的形式展现了云居寺的历史与收藏体系。展览现场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个院落六进殿宇。20世纪40年代毁于日军炮火中。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云居寺中的最引人注意的石经山藏经洞位于石经山的山腰,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
去故宫赏云居寺的石经(组图)2019-09-16
“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近日在故宫博物院太和门东侧崇楼开展。展览以云居寺千年刻经史为主线,通过“刻经缘起”“千年伟业”“宝塔金经”“护经传宝”四个部分展开,主要以碑刻、佛经以及拓片的形式展现了云居寺的历史与收藏体系。展览现场云居寺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大石窝镇水头村,占地面积70000多平方米。由云居寺、石经山藏经洞、唐辽塔群构成。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后改称“云居寺”,经过历代修葺,形成五个院落六进殿宇。20世纪40年代毁于日军炮火中。解放后,经过两次大规模修复。云居寺中的最引人注意的石经山藏经洞位于石经山的山腰,其中雷音洞为开放式,洞内宽广如殿,四壁镶嵌经板...
“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暨美丽西藏·百城巡回书画、陶瓷、唐卡...2015-09-21
美丽西藏连云港站——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暨美丽西藏·百城巡回书画、陶瓷、唐卡艺术展2015年9月19日在山海古城连云港开幕主办单位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文联西藏文化产业协会连云港市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雪域西藏艺术研究院西藏自治区报刊出版中心西藏天利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博物馆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本次艺术展出席领导和嘉宾有: 连云港市宣传部部长滕雯、副部长杨浩、市政协副主席方韬、市文联主席李锋古、市美协主席周明亮、市文化局副局长王亚军、雪域西藏艺术研究院院长郝爱平、顾问释觉然、常务副院长张明、研究员孙远利、何二民、卢继波、齐玉明、刘海军、张瑞尧、王春...
江心镜见证唐代海上贸易繁荣(组图)2016-01-15
唐云龙纹江心镜 唐四灵瑞兽八卦纹扬州造铜镜 这面云龙纹江心镜(图1),直径15厘米,厚0.5厘米;圆形,圆钮,窄缘;龙呈S形,张口衔珠,以钮代珠,满身鳞纹,四肢有屈伸,有直伸,姿态不同,爪齿锐利,龙尾与后肢相纠结,空间补缀三朵流云。镜面质优、光洁,镜体厚重,包浆呈深黑色,纹样生动,纹饰精美,为唐镜中的精品。“江心镜”,唐称“百炼镜”、“水心镜”,宋称“午镜”。因每年五月五日铸于江心而得名,是唐代向皇帝进贡的铜镜。《全唐文》卷九八八《唐武德鉴铭》载:“武德五年岁次壬午八月十五日甲子,扬州总管府造青铜镜一面,充癸未年元正朝贡。其铭曰:‘上元启祚,灵鉴飞天,一登仁寿,于万斯年。...
“唐云旧藏景舟大石瓢”亮相云间美术馆(组图)2020-01-14
1月7日,由宜兴利永紫砂博物馆和上海云间美术馆联合主办的“顾景舟、陈佩秋艺术成就双联展”在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云间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顾景舟难得一见的“唐云旧藏景舟大石瓢”等,与30余幅陈佩秋先生的书画作品并置于一个空间,引来众多书画和紫砂壶爱好者驻足观赏。5把石瓢壶成为顾景舟制文人壶典范被称为“石瓢之王”的唐云旧藏景舟大石瓢是“壶艺泰斗”顾景舟与沪上几大名流合作的5把石瓢壶之一,由顾景舟制,吴湖帆书画后赠与唐云。2015年,宜兴紫砂壶企业利永公司斥资4256万元拍下,收藏于宜兴利永紫砂博物馆。顾景舟制大石瓢壶 中超利永紫砂博物馆藏据介绍,顾景舟的石瓢壶最为人称道,他于1948年曾制5把石瓢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