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现首个陆羽煮茶三彩器 展现茶圣真容(图)2016-03-23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陆羽煮茶三彩器(3月18日摄)。(记者 李博 摄)中国首个再现茶圣陆羽煮茶形象的唐代三彩器,日前在唐三彩故里——河南省巩义市的一座中晚唐之际的墓葬中被发现,这也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与茶圣陆羽形貌相关的实物资料。“字鸿渐,不知何许人,有仲宣、孟阳之貌陋;相如、子云之口吃。”弃儿、貌陋、口吃,中国茶文化奠基人、茶圣陆羽自传中这样描述自己。记者日前专程赴巩义一睹茶圣“真容”。这件被专家判定为“陆羽煮茶图”的唐三彩,施黄褐釉和绿釉,粉红色胎,右侧为一坐俑,左侧一风炉上置有茶鍑。坐俑为陆羽,高约11厘米。他头裹绿釉襥头,身着一件窄袖圆领长衫,端坐于一亚腰形圆座上,身体微微前倾,神情专...
本心.姝: 女性艺术家学术交流展(组图)2016-03-04
主办方:中国宋庄画家网、北京恩益碧公司承办:北京恩来美术馆协办:湖南省工笔画学会、湖南繁思蜂业有限公司、文艺美术馆、润海龙通传媒、贵人堂、艺术盒子、以墨堂传媒策展人:唐辉建 冷述早活动主持:朱学文学术主持:邱木参展艺术家:贺秀、刘淼、谭毅、王翼菲王艺、朱礼欣、周巧云、曾欣、张婙宣传统筹:任德永李尚山开幕式时间:2016年03月08日星期二下午 2:00 研讨会:3:00—4:30展览时间: 03月08日-03月18日地点:北京通州区宋庄国防艺术区A-120 恩来美术馆艺本心乎,静女如姝。这群如花似玉的女孩是中国画坛的倩女高才。岁月冉冉,她们痴痴的守望艺术净土。...
米芾国画欣赏2011-02-21
春山瑞松园 米芾,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等。世居太原(今属山西),迁襄阳(今属湖北),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曾官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因举止癫狂,又称“米癫”。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行、草书得力于王献之,用笔俊迈,有“风樯阵马,沉着痛快”之评,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其擅山水,师承董源,不求工细,多用水墨点染,自谓“信笔作之,多以烟云掩映树石,意似便已”。子友仁,承其画法,自称“...
人间墨妙须传遍(组图)2013-03-19
中国嘉德春拍即将启幕 中国书画被称重中之重(组图)2017-06-12
穿越时空品嘉意 艺文臻作觅知音——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即将启幕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值此高柳新蝉,熏风微雨时节,中国嘉德2017春季拍卖会即将启幕。本季春拍预展定于6月16日-18日进行,拍卖则将于6月19日-23日举槌,展拍地点均为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挥毫泼墨、观器品乐、论道读书乃文人雅士的情志所系,亦是艺术文化传承与展衍的精髓所在。虽然时光易逝,但随着器物流转,我们亦能体味传承已久的至臻佳作,见证从未褪去的艺文荣光。本季春拍,中国嘉德甄选数千件艺术珍品,涵盖中国书画、中国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陶瓷、家具工艺品、古籍善本、邮品钱币等多个门类以飨藏家。本季的丰富拍品既全方位的勾勒了古今...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组图)2015-07-30
蓝韶昱铜镜是古人用以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品,亦称“鉴”或“照子”,是我国起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铜器之一。铜镜滥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直至清代被玻璃镜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绵延4000多年,其发展的历史纵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铜镜以其仪态万千的形制、神奇瑰丽的纹饰、辞旨温雅的铭文、炉火纯青的工艺、丰富多样的用途而被公认为一朵绚丽的古代物质文化奇葩。广西博物馆馆藏铜镜近百面,大多为广西本地出土,囊括了汉代、三国、隋代、唐代、宋代和明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镜种,各具特色,各领风骚,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盛衰变迁。在此,笔者甄选25面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作成图文,以飨同仁。汉代四...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暨美丽西藏·百城巡回艺术展——淮安...2015-09-17
庆祝西藏自治区五十周年暨美丽西藏.百城巡回展--书画、雕塑、唐卡艺术精品展于2015年9月13日上午9点半在淮安市博物馆开幕。本次巡回展由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西藏自治区文联、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西藏自治区文化产业协会主办,西藏天利经济文化发展公司、雪域西藏艺术研究院、淮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西藏自治区文联书记沈开运、原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部长苟天林、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张玉平、江苏省文联副主席郑泽云等出席了展会。本次巡回展有郝爱平、李庆富、马未定等十三位雪域西藏研究院艺术家及江苏十五位艺术家参与,共展出刘大为、孙其峰、唐勇力、王镛、范扬等著名作家的作品,盛况空前,欢迎大...
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卷》领衔 上博更换22件展品(组图)2020-01-09
上海博物馆历代绘画馆常设展换展后的展览现场北宋 王诜 烟江叠嶂图(卷)2020年伊始,许多去上海博物馆参观的观众发现历代绘画馆更换了一些新展品。北宋王诜《烟江叠嶂图卷》、元代王冕《墨梅图》等一些久未露面的作品再次亮相,更有一些作品首次亮相。据上海博物馆介绍,此次历代绘画馆常设展览更换陈列,将用于特展的佳作融入常设展的思路,新增书画精品、新品22件。王诜(1048一1104),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居开封(今属河南)。尚蜀国公主,官驸马都尉。常与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往来,是北宋末重要的收藏家,也是著名画家。画山水远法李思训父子,善作青绿山水,近学李成,好写幽谷寒林、平远山水。本幅绢本,青...
《海的那边》向生命至敬 唐承华最新个展亮相上海!(组图)2021-10-21
展览海报10月15日,唐承华最新个展在上海浦东金桥碧云美术馆开幕。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上海金桥碧云美术馆联合主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担任学术主持,著名艺评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先生策划实施。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开幕式嘉宾合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徐里视频致辞金桥碧云美术馆馆长林薇致辞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端廷致辞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综合材料绘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胡伟致辞上海龙现代艺术研究院院长周兵致辞北京糖罐艺术空间创始人史亚楠女士致辞艺术家唐承华先生致辞唐承华 1964 生于福建, 祖籍内蒙古。毕业于福...
中国太湖石文化与荷花:何晓虎(组图)2018-09-20
【艺术简介】何晓虎,1970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自幼习画, 1989 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师从名家,在校期间,多幅作品获学院收藏, 1993 年毕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得壁画研究生同等学位。现为美国The ART door基金签约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博物院特聘画家,中国对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理事,香港国际画院常务理事、客座教授,一级美术师,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山水分会主任,中华诗词协会理事,中国国学研究会理事,中华国学文化艺术大使,香港国际书画院特聘画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四川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工业大学客座教授,西南理工大学...
今人为什么难以写好草书?真正成功者寥寥(组图)2013-03-08
心手双畅 入木三分:与孟云飞教授畅谈关于书法的那些事(图)2021-01-11
2021年1月7日下午,研修班邀请到为大家讲授《书法与美术教育》课程。在今天的课程中,孟云飞教授以《书谱》这一书法理论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为切入点,围绕作者孙过庭其人、成书背景、理论体系、书法创作与欣赏、书法对后世的影响等多个角度,与大家畅谈有关书法、治学以及做人的心得体会。孟云飞教授一开始,孟云飞教授谈及选择《书谱》为例的缘由,总结到《书谱》其价值主要体现为艺术和理论价值上,总体而言该书法著述在深入性、全面性、系统性上是首屈一指的。随后孟老师介绍了孙过庭,从名字争议、籍贯争议、生卒年考证等角度出发,总结出孙过庭“水平高、名气大、命运惨、死得早”的四点个人特征。同时,有关《书谱》本身,孟老师从时代...
笔造万端传千年:毛笔的名称及形制流变(组图)2020-04-21
自三千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现到今天现代汉字的使用,作为书写和绘画工具的毛笔,在中国汉字文化和传统书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颇能代表中国书画艺术的毛笔,伴随着汉字的发展、演变与流传,以及中国画技法的演进贯穿了整个中华文明史。毛笔是文字书写及其艺术形态中最集中的物质呈现。不同载体的文字实物记载、出土和流传的呈现、历代书画家的品评都成为今天我们反观毛笔名称与形制发展演变的视角。(明) 玳瑁管紫毫笔 管长18.9厘米 直径1.4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一、“楚谓之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毛笔的名称演变和形成比较多元,它的命名并不仅仅与历史时间顺序相关,还与笔的用途、产地、原料、体势、笔工、大小、品质等因...
探究傅抱石人物画的创作灵感与创新(组图)2020-09-25
傅抱石人物画大多与文史和典故有关,追溯其历史故实题材,追索傅氏创作灵感的来源,傅抱石艺术成就之高大,绝不只是画艺技巧的修养而已,乃天才、学识、品德,即全部人格的精神齐力迸发的结晶。故实画的画题有“常”有“变”——前者指千百年来较为恒定的画名和相对稳固的精神内蕴与价值指向,后者是说它同时也在随着历史文化和士人风尚的流变而不断地更新和演化。明代张丑《清河书画舫》中探讨画题的古今演变时讲道:古今画题,递相创始,至我明而大备。两汉不可见矣。晋尚故实,如顾恺之《清夜游西园》之类;唐饰新题,如李思训《仙山楼阁》之类;宋图经籍,如李公麟《九歌》、马和之《毛诗》之类;元写轩亭,如赵孟頫《鹤波亭》、王蒙《琴鹤轩...
宋瓷玉壶春瓶:这样的女神当以金屋藏之(组图)2016-08-05
现如今男神女神当道,“鲜肉”横行;躲过了李大仁却没逃过宋仲基;迷过了范冰冰却依旧不忘念奴娇。念奴娇便是“宋词女神”李清照,除了才华横溢的女词人外,宋代还是“瓷的时代”,宋瓷中的玉壶春瓶,以其清素淡雅,纯净细腻的美学特点,成为当之无愧的“宋瓷女神”。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凹凸有致酒为名 女神名唤“玉壶春”老窑瓷博物馆 元 磁州窑白釉刻花玉壶春瓶 (全品) 口径:8.8CM 底径:9.2CM 高:30CM“玉壶春瓶”之名在通行的各类书籍中都说是因诗句“玉壶先春”而来,也有说是因“玉壶买春”而得名。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 而“玉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