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的向远西行 敦煌展关山月西行写生与临画(组图)2020-07-16
7月10日,“塞外驼铃——馆藏关山月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专题展”在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一楼展厅揭幕。展览在展出关山月先生1940年代西北写生与敦煌临画作品的同时,回望了关山月先生对中国艺术与民族命运所作出的探索和实践经历。敦煌研究院院长赵声良回顾了七十多年前关山月先生在西北的写生和敦煌临画的经历,也感慨敦煌石窟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集中代表,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便吸引了一批有识之士和画家不远千里来到敦煌,学习研究传统艺术,“他们走过的道路给了我们深刻启发,也启迪我们思考中国现代美术的未来走向。” 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中)等嘉宾参观展览据悉,展览从“一个展览和一本书”“向远西行”“河西走...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在河南郑州启幕(组图...2022-04-28
2022年 4月26日,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开启首展。展览由北京画友艺术交流中心主办,彩票公益金资助——中国福利彩票和中国体育彩票 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流传甚广、家喻户晓,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在这些优秀的诗作中,更是蕴含着一幅幅奇妙壮美的意境,而诗与画的巧妙结合正是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风格。本次展览集中展现一批当代中国画坛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经典性、创新性和传承性,且有一定影响力艺术家的精品力作。这些艺术家以水墨表现形式,深入研究唐诗的历史背景与内涵,领悟古诗意境,挖掘并诠释唐诗中所蕴含的古韵风光,然...
朱浩云:从中华书局走出的海派大家沈子丞(组图)2019-07-11
图1。沈子丞先生(1904—1996年)沈子丞(1904—1996年)是民国时期从中华书局走出的一代俊杰、海派大家。名德坚,字子丞。亦作之淳。号淳然居士、听蛙翁,室名“离垢居” “壶芦庵” “听蛙馆 ”。浙江嘉兴人。幼时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读书时他被图画老师视为奇才,16岁随私淑县内老画师潘雅声学画仕女,1920年17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华书局编辑所图画部做练习生。要知道,当时中华书局是中国出版业的巨头,是文化人梦寐向往的地方。在中华书局的30多年里,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异军突起。(图1)1925年21岁的他有3件作品参加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蜜蜂画社”画展,作品全部售出,并赢得“新...
朱浩云:从中华书局走出的海派大家沈子丞(组图)2019-07-11
图1。沈子丞先生(1904—1996年)沈子丞(1904—1996年)是民国时期从中华书局走出的一代俊杰、海派大家。名德坚,字子丞。亦作之淳。号淳然居士、听蛙翁,室名“离垢居” “壶芦庵” “听蛙馆 ”。浙江嘉兴人。幼时就对书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读书时他被图画老师视为奇才,16岁随私淑县内老画师潘雅声学画仕女,1920年17岁就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华书局编辑所图画部做练习生。要知道,当时中华书局是中国出版业的巨头,是文化人梦寐向往的地方。在中华书局的30多年里,他勤奋好学,自学成才,异军突起。(图1)1925年21岁的他有3件作品参加当时最具影响力的“蜜蜂画社”画展,作品全部售出,并赢得“新...
云水文心——储云书画陶刻艺术展在京举行(组图)2014-10-22
开幕式 云水文心——储云书画陶刻艺术展2014年10月14日14时30分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荣重举行。开幕式列席主席台嘉宾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品田;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总编辑林阳;中国社会学学会会长宋林飞;中央文史馆书画院常务副院长王俊山;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荣宝斋出版社社长唐辉;中国书法出版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世俊;原沈阳军区副司令宗顺留中将;中共宜兴市委副书记周中平;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及云辉。开幕式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
隋代铜镜上的故事(组图)2019-01-28
图1 唐代雀绕花枝菱花镜铜镜文化在我国古代文明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世界文明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中唐代铜镜则是中国铜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那纷繁的造型、华丽的纹饰、写实的铭文,无不折射着时代的辉煌。唐代以前的铜镜,外形多为圆形,少数为方形。唐代开始,各种异形镜流行,如葵花形、菱花形、亚字形等。到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出现了“菱花镜”这种花式镜形,因其造型端重厚实,精致玲珑,纹饰活泼自然,大方美观,从而备受人们的喜爱。由于人们在窥镜正衣冠的同时,往往会将自己的身边之事、心中之情寄托于这一日常妆奁用物之中,如此一来,铜镜除在日常生活中照映容颜必用之外,又成为了文人们在文学诗词中寄托心迹的客体。...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2013-05-15
访谈对话:刘洪郡 地点:北京快意斋 刘:吴老师对中国画史的研究独有心得,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当代一些理论认为唐代高出宋代,因为唐人的精神气象与谨严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则在“畅神达意”方面深入,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文人画”的发展推至高峰,成为画坛主流。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唐画工艺性强,属匠人之作,宋初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里将“逸格”提到首位,从此成为了画家们苦心孤诣的追求,吴老师对唐画是如何理解的?当时的“文人画”潮流相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呢? 吴:我们推崇...
唐朝雄鸡长啥样 细数1300多年前的鸡俑文物(组图)2017-02-08
以下全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博物馆(ID:ichnmuseum)。美猴王一个跟斗云回了花果山,从遥远的大唐帝国却走来了一群雄赳赳、气昂昂的三彩鸡,神气十足,彰显着那时的骄傲与自豪。古人认为,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韩诗外传集释》)“文、武、勇、仁、信”,这就是鸡之五德,多么高的评价啊!让人想起儒家文化所一贯倡导的五常:“仁、义、礼、智、信”。洛阳国花宝居小区出土唐三彩鸡俑之一(采自新华网)洛阳国花宝居小区出土唐三彩鸡俑之二(采自洛阳网)洛阳与长安,作为唐代“东西两京”,乃皇家帝宅,历史积淀颇为深厚。2012年,...
新买家崛起:艺术收藏进入大众时代(图)2014-11-13
“暖男画家”唐云辉用画笔讲述都市童话 作为亚洲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2014(第十八届)上海艺术博览会昨晚在上海世贸商城揭幕。世贸商城北门广场被打造成了一个户外艺术空间,美国公共艺术大师乔伊·布朗和中国雕塑新秀颜石林带来了主题雕塑群“城市家园”,亲切浑圆的外形,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而龚新如的《都市魔法》、袁侃的《幸福摩天轮》大熊猫系列以及周小平的大型雕塑《大怪小怪》,也十分吸引眼球。步入展馆,148家中外参展画廊带来的数千件艺术品参展,雷诺阿、达利、张大千等大师艺术生涯中的名作纷纷“驾到”,让人目不暇接...
2016年“沧海颂—中国海洋画展”即将开幕(组图)2016-05-24
展览时间:2016年5月27日、28日开幕时间:2016年5月27日上午9:00展览地点: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指导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日活动办公室主办单位:北京狮城南洋画院 北京市东城美术家协会 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承办单位:海洋画派研究中心协办单位:北京唐风美术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宋明远作品展览介绍在6月8日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即将到来之际,5月27日上午,“2016沧海颂——中国海洋画展暨第五届中国海洋画派学术研讨会”将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隆重开幕。国家海洋局、文化部、中国文联等22家海洋日组委...
(图)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巡展在唐山学院图书馆举行2014-03-13
3月11日上午,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展览部、中国摄影家协会网、省摄影家协会和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徐九经”玉田老酒杯第24届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巡展在唐山学院图书馆举行。全国摄影艺术作品展览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历史最悠久、级别最高的展览,自1957年创办以来,每4年举办1次,已举办24届,共展出逾万名作者的上万幅佳作。唐山摄影家李耀东、常青、王珑、成贵民等12人已在第12届至第24届国展中获得4次银牌奖、2次铜牌奖、15次优秀奖。我市作者刘云桥的多媒体作品《我家的朋友》在此次国展中获得优秀奖。据悉,该展览共在唐展出5天,3月16日结束。 ...
我画青绿山水:李永衡国画作品赏析(组图)2017-03-15
李永衡,1977年生,职业画家。自幼对传统文化有特殊的爱好和认识,作品不论山水、人物、花鸟,兼工带写,上溯唐宋,糅合己心;形成了一种气格超迈,高古顽艳、俊逸静雅的风格。山水画中小青绿、大青绿、金碧、泼彩山水通过对传统潜心研究,对自然和生活深入体察,在艺术实践中墨与色水乳交融,相得益彰,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增强了国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特别是所创作的巨幅金碧山水格调积极向上、气势磅礴、金碧辉煌。在更加贴近传统的同时,深入探讨寻求中西绘画艺术相互借鉴和互相融合的契合点, 于雄秀壮阔,烟波浩渺,光影迷离,气象万千中浸透着名山大川的秀美神韵和大自然的奇幻灵动。浩叹山河之美以外更烘托出向...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簪花仕女图》(组图)2016-03-28
《簪花仕女图》 绢本设色 46x180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周昉,名景元,字仲朗,出身贵族,世居长安,曾任宣州长史。好属文,穷丹青之妙,擅画肖像、尤工仕女。宋《宣和画谱》载:“传写妇女,则为古今之冠,其称誉流播,往往见于名士诗篇文字中。”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簪花仕女图》,绢本、重彩,纵49厘米、横180厘米,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画中描写几位衣着艳丽的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向人们展示了这几位仕女在幽静而空旷的庭园中,以白鹤、蝴蝶取乐的闲适生活。“虽然她们逗犬、拈花、戏鹤、扑蝶,侍女持扇相从,看上去悠闲自得,但是透过外表神...
名校老师辞职传承非遗文化 倾注于五谷粮食画2014-03-28
今年30岁的唐大焱从小的梦想就是当民间艺人。从重庆师范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重庆一中任教。两年后,唐大焱毅然放弃优越的工作,辞职从事民间工艺的拯救与传承,成为五谷粮食画的传承者。 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唐大焱因安装粮食画不慎从十米高的画室窗台上摔下来,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右肺严重挫伤,医院下了3次病危通知书,还断言:即便恢复,也只能终身在轮椅上度过。但是,凭着顽强的毅力,最终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在朋友的帮助下,唐大焱成功创建了国内第一个五谷粮食画传承工作室“天下粮仓”,其作品《五谷丰登》在中国第十届工艺美术大师博览会上获奖。
故宫敦煌特展中的14件国宝级音乐文物(组图)2021-11-26
清代黑漆描金山水人物纹琵琶唐代画家韩滉创制的忽雷、武则天侄孙女的阮咸琵琶、清代宫廷乐器铜方响……14件套国宝级音乐类文物,正在故宫午门举办的“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中的“妙音乐舞”单元展出,引领观众进入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音乐是文明的密码,乐器是凝固的文化。”本次特展筹展组成员、故宫博物院宫廷历史部馆员刘国梁讲解,展出的乐器类文物强调每件文物的器型、纹样或制式与过往传统,尤其是与敦煌壁画中图案或宋元以前传统的继承关系,让参观者能够近距离感受、欣赏千年古物的魅力。70年后故宫再遇敦煌“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承办,将于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