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恭绰与张大千艺文交往考释三则(组图)2021-01-19
叶恭绰,20世纪中国著名政治家。张大千,20世纪中国著名画家。两人因书画收藏结缘,在彼此的生命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痕迹。关于叶恭绰与张大千的交游,包立民《张大千艺术圈》、万君超《百年艺林本事》都有专文讨论。鉴于张大千日记公布甚少,无法探究二人之间的真实关系。本文通过梳理存世民国文献和叶恭绰《竹石图》款识,确定1940年春叶恭绰与张大千在香港曾有书画鉴赏交流活动。通过考察《溪岸图》《江隄晚景图》《韩熙载夜宴图》画作上的叶恭绰题跋,讨论叶恭绰的鉴赏应对策略。通过考释四川博物院藏叶恭绰书税牛庵横幅,发现一处鲜为人知的张大千住宅。以上三则考释虽然只是历史碎片,但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两人的艺文交往,丰富了世人...
(图)普通宣纸增值百倍 青檀皮供不应求2011-06-03
宣纸成品 “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王令《再寄权子满》中的这句诗形容的是宋人酷爱收藏宣纸。宣纸是中国书画艺术不可或缺的载体。因质地绵、韧、白、不蛀不腐、润墨效果强、耐老化、不变色,宣纸被称为“纸中之王、千年寿纸”。 最近,一向低调的宣纸却频频受到关注,市场价格屡屡上涨。宣纸收藏之风再起。一张古宣纸,动辄数千元,价格堪比黄金。 千年的洗练 中国宣纸,名莫大焉!2009年,宣纸传统制作技艺跻身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宣纸千年的历程,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讯息。 宣纸原产于安徽泾...
文房四宝之砚鉴藏 苏东坡爱砚成癖(组图)2016-11-03
老坑眉纹《凤池砚》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芙蓉溪银星仔料《双清砚》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老坑犀角罗纹《蟾形砚》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蓬莱砚(侧面)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宋坑对眉子神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笔墨纸砚,作为文房四宝,佳砚不仅可用,更可作为艺术品观赏,是以“武将宝剑,文人宝砚”。昔苏东坡爱砚成癖,庋藏甚伙。古今画人,作“苏东坡品砚图”、“爱砚图”者不可胜计。...
唐卡:一画一修行2014-10-24
于海东 藏族艺术的神秘色彩始终与历史传说重叠在一起,又称“唐嘎”、“唐喀”的唐卡,较之天珠的天外之说更多了几分藏文化的史实。唐卡的收藏让古老的藏文化艺术走出藏传佛教的寺庙,并借助入选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机在艺术品市场掀起连波上涨势头。 唐卡绘画技法细致精湛 “唐卡是最难收藏的品种,如果不了解藏文化的历史发展,收藏唐卡极易演变成价值收藏而非文化收藏。”唐卡收藏家王萍女士告诉我。西藏唐卡好看难懂,历史上各个流派根上生根,画风繁复多变,一般爱好者很难自行解读其中的种种因果关系与因缘所...
孙方禅意书法作品欣赏2017-04-14
孙方艺术简介孙方 男,汉族,江苏铜山人,1924年10月生。早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1947年又入华北联合大学学习,历任《江汉日报》《湖北日报》记者、编辑部主任等职,1983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自幼喜爱书法。擅长行草,所作质朴遒劲,流畅自然。孙方先生在1983年任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法。擅长行草,所作质朴遒劲,流畅自然。受表伯著名书法家张伯英先生的影响尤深。孙方先生是湖北省书法家协会的创建人之一,八二年书协成立,被选为秘书长、副主席。八四年参加创办《书法报》并任首任社长。八五年参加筹建湖北省书画研究会任副会长、会长。现任中国书协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画壁上的千年寻踪——浅谈敦煌壁画对当代工笔重彩画创作的启示(...2023-03-21
作者:赵栗晖(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敦煌莫高窟开凿距今已过去1650余年,在鸣沙山东麓的断层崖壁上,保存有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时期到14世纪的元代持续开凿的石窟735个,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的佛教石窟艺术群。近年来,随着对敦煌艺术研究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艺术工作者开始关注敦煌,从事工笔重彩画创作的画家及艺术院校的师生也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从千年画壁中汲取养分,获得灵感。人们不禁要问:敦煌壁画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特别是对于当代工笔重彩画创作,其意义和价值有哪些体现?金竹(中国画)蒋采苹金沙滩(中国画)唐秀玲敦煌壁画呈现给我们的是一个庞大的绘画语言体系。就工笔重彩形式的古...
精彩纷呈,值得期待:北京匡时2018春季拍卖会即日登场(组图...2018-06-14
2018年6月13日,北京匡时2018春季拍卖会在北京嘉里大酒店拉开帷幕,其中预展日期为6月13日至14日,拍卖将于6月15日至16日举槌。届时中国书画、宫廷瓷玉、古董珍玩、国石篆刻、紫砂茶香、珠宝尚品、现当代艺术、名酒养生等板块的二千余件精品佳作将以二十五个专场、多个精构专题联袂呈现,力求为广大藏家奉上一场精彩绝伦的古今艺术盛宴。6hui﷽﷽﷽﷽﷽﷽﷽﷽﷽﷽﷽﷽﷽﷽﷽﷽﷽﷽﷽﷽﷽﷽1槌hui﷽﷽﷽﷽﷽﷽﷽﷽﷽﷽﷽﷽﷽﷽﷽﷽﷽﷽﷽﷽﷽﷽ 中国书画 中国书画板块中(传)王维《著色山水》震撼登场。除此之外,...
且看云飞2018-01-17
孟云飞作品孟母三迁只为朋,云在青天月在瓶。飞舟墨海勤弄潮,雅怀高致书剑情。早想写一点关于孟云飞兄的文章,奈何困于俗事、迫于学事、窘于才事,一拖再拖。近读其书论文章数篇,间或论及为人、处世、读书,提领三观,感悟颇深。与云飞兄相识,始于上世纪末我初求学于河南大学,折服于其翰墨英姿、武林豪情及诗酒情怀,遂半师半友、亦师亦友,二十余载。孟云飞近照云飞大学就读于河大中文,后负笈北上,问艺于首师,列中石先生门墙。继而取道清华美院,做艺术学博士后,曾主编过杂志,任中书协教育委员会委员,河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著述颇丰,桃李天下。书艺洒脱,出没晋唐,真草隶篆,技承二王。宏论流行书风,细剥科举教育...
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 你见过几个?(组图)2018-03-16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中国历史悠久,作为世界文物大国,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珍贵藏品数不胜数。并且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展示着在不同历史背景中的文化内涵。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镇馆之宝”中感受历史的传承。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北宋画家张择端唯一的存世精品。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与物,牛骡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建筑,都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也为我们展现了九百年前的宋朝汴京城的盛世景象,虽然它也是一幅带有忧患意识的“盛世危图”。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同时,在现代视角的解读下,《清明上...
最早唐代山水画陕西现身(图)2017-07-26
墓内山水壁画虽有破损,但看上去依然层峦叠嶂,气势非凡。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发布消息称,考古人员在对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吕村乡新庄村的唐高祖曾孙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唐代山水画。根据墓志记载,该唐代墓葬墓主人名李道坚,系唐高祖曾孙。开元年间,曾担任汴州刺史、河南道采访使等职务。据了解,学界一直认为2015年唐代韩休墓出土的独幅山水屏风画为唐代最早山水壁画,当年还曾引起中国早期山水画研讨热潮。但李道坚死于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稍早于韩休,因此该墓屏风画或成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唐代山水画。据悉,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李道坚墓就已经被盗,当时有人曾抢拍墓室壁画照片并发表,引起了学界的讨论。...
拓片题识再现朱熹《游云谷诗》真迹(组图)2017-12-07
十五年前, 笔者偶见一份朱熹自书《游云谷诗》书法长卷拓片。朱熹书《游云谷诗》书法长卷分引首、书法(诗及题款)、尾跋三部分。长卷拓片共18页。首页为明太祖朱元璋题引首,书“照古腾今”四字,加盖“洪武御书”印;卷中朱熹自书行草诗文156字(诗129字,题款27字),共10页半;诗文前后盖有篆体“高趣”闲章与“熹”印章,还盖有“河东南转运使印”“晋府口子图书”“商丘宋荦书画府印”“宜兴世家商丘陈淮书画之印”“多宝阁”“宣尉使之图书”等10方篆体、九叠文等印章;卷尾6页半,历宋金元明清,有真德秀、刘克庄、李戡、张伯英、黄溍、袁桷、存仁、干文传、吴廷、宋荦、鲍桂生、李鸿章、鲍源深等13位钜卿鸿...
流转千年的德化白瓷(组图)2017-11-01
在历史上,有一种瓷器,在国内反响平平,在海外却被争相尊崇收藏。说出来你可能还不信,它就是德化白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其实最早,是马可波罗将德化白瓷带到了欧洲,加之他的拼命宣传,意大利等学者就将德化白瓷称为“马可波罗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传到法国后,号称要浪漫可以不吃饭的当地人瞬间被惊到了。天哪!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超凡脱俗的瓷器!它们给它取了一个新名字:BLANC DECHINE。法语看不懂?那给你翻译一下:中国白。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把“中国”赋予白瓷之上,足见西方人对白瓷的重视。_ueditor_pag...
《秋色梧桐图》中的秋色节令(图)2019-10-17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描写了江南秋天的景色,诗人寄情山水,壮景抒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苦闷彷徨的孤独情感。明代画家蓝瑛的《秋色梧桐图》(见图)借其诗意,描绘了秋色节令,而图中乾隆皇帝的题诗又为此画增添了流传千古的一段文坛佳话。蓝瑛《秋色梧桐图》《诗经》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民间有“栽桐引凤”之说,梧桐树作为一种吉祥树在古代被广泛地植于皇家宫苑。立秋后,梧桐树是最先落叶的树种,古人又常常把梧桐作为报秋的信使。而古代的文人们却把风吹落叶、雨打梧桐作为伤秋寂寞的象征...
胸中有境界,丹青赋神韵(图)2013-05-13
小满: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2024-05-21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描写初夏水田的诗句。今日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古人称为首夏,亦称为始夏。物至于此,小得盈满:这是唯一以植物生长状态命名的节气。此时,小麦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但尚未完全成熟,所以称之为小满。小满时节,枇杷黄了,杨梅红了,西瓜甜了,可谓初夏最美时节。小满时节的民俗有祭拜“蚕神”嫘祖、祭水车神、食野菜等,历代书画名迹对此多有呈现。小满民俗:祭蚕神、祭水车神等古时,人们把蚕视做天物。为祈求天物的宽恕和有个养蚕的好收成,就在放蚕时举行祈蚕节。养蚕人家会到“蚕娘庙”供上水果、美酒、丰盛的菜肴进行跪拜,尤其是要把用面制成的“面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