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稚嫩婉約和刚劲强健间切换的瘦金体(组图)2018-06-12
宋徽宗赵佶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代第八位皇帝,亡国之君但是位艺术家,与南唐末代君主李后主李煜(937-978,被北宋俘而亡)命运十分相似,徽宗是被金国俘虏客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的。徽宗诗,书,画三绝。书法别成一体,自称“瘦金书”,后人有称“瘦金体”或“瘦筋体”,传世书画手迹数量不多,主要典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和辽宁博物馆,国外有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院,波士顿艺术博物馆等。通过细读其书画作品,可以认为,徽宗瘦金体笔墨风格总体一致但略有差异。分稚嫩婉約和刚劲强健两类,前者似是他早期风格,后者应是他后期的成熟书风,后期瘦劲尤为鋒利,有形容为“屈铁断金”。徽宗瘦金体特...
暗香疏影寄梅情:解析梅花在古代文人心中的地位(组图)2016-06-16
梅花清 萧晨 《踏雪寻梅图》 青岛博物馆藏清道光珊瑚红地白梅花纹盖碗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梅花以其艳丽的色彩、浓郁的芳香、婀娜多奇的风姿,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士大夫青睐。人们赋予梅花以美好的名称, 或称之为“雪中高士”,或与兰、菊、竹并誉为“四君子”, 或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种梅、育梅、赏梅、画梅、爱梅也成为了文人雅士们的一种独特喜好,也产生了诸多与梅有关的典故、习俗和物件。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清雅之赏梅为品明代 《汉武帝上林出猎图》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自秦汉开始,人们开始逐渐学会欣赏花之美。汉代《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胭脂梅。”...
江苏工笔画:六百年传承与革新(组图)2022-07-25
松龄鹤寿图(中国画)陈之佛西游记·假大王(中国画)周京新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典型形态,工笔画在表现对象和审美理想上,不仅聚合了古代文人丰富的精神体验,同时也为传统及至当下的美学提供了本真的认识视角。作为2020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江苏省美术馆日前推出以“物之序:江苏工笔画六百年”为主题的展览,展出明清至今近200件作品,旨在以工笔画为载体,反映从传统到当代、从形式到观念的代际传承与创新诠释,突出呈现不断深化涵养的工笔精神。吴门画派的工笔世界苏州作为古代吴国的都城,俗称吴门,历来经济繁荣、文人荟萃。明代中后期,继承元代黄公望、王蒙等人绘画传统的文人画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被称...
寓于建盏之中的中日茶文化(组图)2019-04-02
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下,中意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根据双方协议,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艺术品。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其中就有一枚宋代建窑建盏。3月21日,日本滋贺县美秀博物馆《大德寺龙光院:国宝曜变天目与破草鞋》春季特别展开幕,由于大德寺龙光院从不对外开放,因此龙光院收藏的国宝级曜变天目建盏最为神秘。现在全世界最完整的宋代曜变天目建盏有3件,全部都收藏在日本,并被列为国宝。从3月到6月间,这3件国宝曜变盏会分别先后在滋贺、东京、奈良展出,这也是有史以来,它们第一次同期对外公开。宋 曜变天目建盏(1951年...
文人雅玩之古琴收藏(图)2015-09-06
“明月”古琴琴是汉文化中地位最为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都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今天我们来看一件与中国近现代最著名文人张大千有关的古琴。此琴为仲尼式,琴长119厘米,额宽16.5厘米,肩宽17.5厘米,琴尾宽13.5厘米。琴体扁而宽,为宋琴之代表,蛇腹断纹明显,琴为赭石漆制配以朱砂修补,漆胎略硬。龙池上方樴有石绿填色篆书“明月”二字名款,古意盎然,涵义颇具韵味。该琴形貌典雅,发音清实而松厚,高音脆亮。此琴为张大千先生喜爱之物,先生鉴为北宋间物,良材双重面板与...
画栋珠帘烟水中 落霞孤鹜渺无踪(图)2021-01-28
明代画家唐寅的人物和山水画传世甚多,本期让我们品赏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其山水作品《落霞孤鹜图》(见图)。此画是立轴水墨画,描绘的是耸峙的高岭中,几株疏垂的杨柳掩映着精巧典雅的水榭楼阁,而阁中一人正独坐怅望着远处的晚霞与归鸟,旁有童子侍立。明代唐寅《落霞孤鹜图》,上海博物馆藏阁楼之下是茫茫大江,整个画面烟水微茫,景物辽阔。而远处山峦叠嶂,山顶处山峰陡立,在山石间还有盘根错节的古藤老木,山顶和山坳处也有杂草、灌木点缀着光秃的山石。纵观全图,景物处理洗练洒脱,山石轮廓用笔皴擦点染,线条变幻流畅,凸显了岩石坚硬的质感。而杨柳草木用笔紧劲连绵,造型各具形态,显得潇洒苍秀。墨色的铺洒则淋漓畅酣,浓淡变化缜密秀...
西安一唐墓出土水晶项链惊艳穿越时空(图)2015-09-17
修复后的水晶项链,雍容华贵,熠熠生辉。 资料图 摄中新网西安9月16日电(记者冽玮 阿琳娜)西安市考古研究院最新披露称,当地考古工作者在一座未遭盗扰的唐墓中,抢救发掘了诸多唐代文物珍品,其中一条佩戴于墓主人颈部的水晶项链,其精美华丽程度不亚于现代水平。专家推测墓主的祖先极有可能出自中亚“米国”。据专家介绍,该墓位于西安市南郊,未遭盗扰,随葬器物保存完好,有陶器、铜器及其它杂器共34件组,另有铜钱9枚,墓志1合。据墓志记载,墓主为唐辅君夫人米氏,云安郡人,祖先极有可能出自中亚“米国”。墓志称赞其“坤与柔德,天资敏慧,处事周旋,性多闲雅”。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墓中出土的...
砚中绝品:青铜错银(组图)2012-12-12
从纹彩陶盆中看古人舞蹈是什么样的(组图)2021-07-28
钟嵘《诗品·序》里写道:“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舞蹈,是人类历史最悠久的艺术门类。从原始的祭祀巫舞到汉代百戏舞,至唐时最为繁荣,不仅宫廷有乐舞,民间街头、广场、酒肆等地也有歌舞伎人献舞。古人舞蹈是什么样的?汉代史籍有描绘,“表飞縠之长袖,舞细腰以抑扬”、“抗修袖以翳面兮”、“搦纤腰而互折”。歌婉转,舞婆娑,如行云流水,天马行空。年复一年,无数优雅曼妙的舞蹈一波一波地湮灭于水样时光,一去不回,但那一瞬间的美妙舞姿与情感却赋予了岩画、壁画、画像砖、画像石以及优雅的玉舞人陶舞俑,百年千年,岁月变迁中,一种独特的美感悄然而生,与之相融,成为永恒,令后人惊叹、遐想。1973年,青海...
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从与藏书家黄丕烈交往谈起(组图)2020-02-28
苏州博物馆正在展出的跨年特展“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70件潘隽奕、潘世璜这一支潘氏的书画、碑帖等收藏。本文以清代著名藏书家黄丕烈与潘氏父子为切入点,梳理了黄与潘在诗文唱和、书画鉴赏、雅集等交往,包括黄丕烈收藏《注东坡先生诗》残本、对陶诗、苏诗等,潘奕隽提史忠《杂画册》引首。潘奕隽(1740—1830)是大阜潘氏家族迁苏后第一位进士,但他淡薄名利,中年以后退居吴门,以书画自娱。他与儿子潘世璜(1764—1829)对书画的鉴藏,因有《潘氏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等著作行世,近年也有多位学者撰写专文加以研讨,故其概况久已为人...
故宫典藏中的七夕乞巧与“拜双星”(组图)2020-08-25
8月25日是七夕,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被屡屡提及,唐诗中既有“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也有有“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的名句,现藏于两岸故宫的书画文物中,也凝刻着古人七夕时节的生活与风俗,如故宫博物院藏李嵩《汉宫乞巧图页》,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七夕乞巧图》等,以及文物中的“拜银河”、“拜双星”,无不表现出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与甜美爱情的向往。宋 李嵩 《汉宫乞巧图页》故宫博物院藏七夕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但古人何时开始过七夕,确并无十分明确的说法。在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后世...
制琴世家造名贵唐古琴 估价4亿被认为夸张(图)2012-10-19
昨日,中国著名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李祥霆“天府唐音”个人音乐会在成都宽窄巷子某会所举行。音乐会上,一把名为“九霄环佩”的唐代古琴现场亮相,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李祥霆用它弹奏了《流水》《广陵散》等名曲。据悉,这把古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为盛唐开元年间四川制琴世家雷氏第一代雷威制作。李祥霆赞其“声音天下第一”,主办方则称此琴价值不菲,估价达4亿元。但据记者查询,这把古琴由香港著名实业家何作如,在2003年北京嘉德春季拍卖会上以350万元左右人民币获得。虽曰名贵,但“四亿”貌似夸张了。 ...
翰墨经典 艺术大家——俞志华作品欣赏(组图)2021-07-14
俞志华先生,1947年生,浙江杭州人,号石龙山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台湾故宫博物院书画院荣誉院长终身客座教授。上世纪70年代受业中国美院诸乐三教授及周昌谷、余任天先生。书画得沙孟海,唐云,陆俨少,朱恒,郭仲选教诲为私淑及入室弟子。“春江小景“得张爱萍上将及中国美院王伯敏,孔仲起,舒传熙,刘江,童中焘,卢坤峰,曾密,吴山明上海施南池,南京林散之,陈大羽,北京周而复恩师等题誉、后筑庐径山《行素书屋》(由沙孟海、唐云,刘艺题名,潜心学识十余年。俞志华先生是个个性书画家,人生信条:不可有傲气,但必具傲骨!现为上海书协顾问,多次率团赴法国,...
龙马精神入丹青·赵文元研究 一(组图)2024-04-01
《人民美术网》编者按语:1、名骥入史,典藉生辉龙年伊始,画家赵文元将自己的作品做了一个盘点,精选分类,用八个专题发了出来。还做了个综述语叫“自说自画”,他把自己的作品比喻为农民耕耘的收获,展现的是丰收后的劳动成果。他觉得一辈子能从事自己钟爱的事业,是难得的幸福。自豪地说:“默默沉浸在艺术的天地里,将幸福的拥有整个世界!”他以“四不”来诠释人生的操守和当下的生命状态:“不必在乎奖牌和掌声、不必在意非议和责难、不必羡慕别墅和山庄、不要嫉妒高官和厚禄。”言达心声,凸显一位艺术家的骨气和尊严。人格和情怀是作品之魂,龙马精神入丹青:只有赵文元这样的人,才能画出这样的画。《人民美术网》将对这些专题逐一进行...
扼腕之叹!2016秋拍最受瞩目的顶级紫檀大柜流拍(组图)2017-02-13
文、图/退藏10月5日,香港十一艺术周迎来了一个高潮——苏富比的龙游帝苑专场上,7件皇家重器集中亮相拍场,非常罕见。清 紫檀雕云龙纹四门大柜。高241.5厘米;长 208.3厘米;深53.3厘米;估价:3000~4000万港元。中午近一点钟,香港会展中心三楼的苏富比拍卖大厅内,座无虚席,很多晚到的客人站了几大排,上千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紧了即将开始的七件重器。最受家具圈关注的LOT号3303的“清 十八世纪 紫檀木雕争珠云龙图大柜”,现场极为异常,2400万港元起拍,喊到2900万停滞了。或许是起拍价太高,或许是东西缺乏完整度,或许是资金受限,藏家各有各的考量,场上只有一位买家举牌,举到29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