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唐云  

 

  • 江苏如东发现唐宋国清寺遗址 出土文物近千件2018-07-23

    20日,省文物局在如东召开唐宋国清寺遗址考古验收会,初步确认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重点遗产点唐代掘港国清寺。公元838年,日本第19次派出遣唐使,因遭遇风暴在如东掘港登陆,多数成员在国清寺居住15天,并得到海陵(今泰州)镇官员的欢迎和接待,之后从这里登船由“掘沟”、运盐河经如皋镇、海陵县去扬州,再从大运河到唐朝首都长安。参加这次遣唐使团的日本高僧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作为世界东方游记三大名著之一,书中所录他在中国涉及的重要地点大约有10处以上,但目前真正有唐代考古遗迹发现的只有掘港国清寺,可见其意义之重。此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国清寺三座大殿殿...

  • 江苏如东发现唐宋国清寺遗址 出土文物近千件2018-07-23

    20日,省文物局在如东召开唐宋国清寺遗址考古验收会,初步确认由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地点,为海上丝绸之路重点遗产点唐代掘港国清寺。公元838年,日本第19次派出遣唐使,因遭遇风暴在如东掘港登陆,多数成员在国清寺居住15天,并得到海陵(今泰州)镇官员的欢迎和接待,之后从这里登船由“掘沟”、运盐河经如皋镇、海陵县去扬州,再从大运河到唐朝首都长安。参加这次遣唐使团的日本高僧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作为世界东方游记三大名著之一,书中所录他在中国涉及的重要地点大约有10处以上,但目前真正有唐代考古遗迹发现的只有掘港国清寺,可见其意义之重。此次考古发掘发现唐宋时期国清寺三座大殿殿...

  • (多图)解读铜镜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2011-01-07

  • 读唐光元山水画:质朴与文采兼得2018-03-22

    夫山水,风骨、气韵、传神俱生者,方能观之,皆笔墨得清气、神采、诗境者,方为上品。善法书者,文彩为上,空灵飘逸者,取书法之笔势于传神写照,方得书法之妙。观云轩之山水画,仿佛置身于湘西的山山水水之间,置身于一种很深的楚巫文化圈内,给人一种心里说不出的赞叹。他笔下的山山水水融合自然,峭拔的山峰,峡江流影,空山孤亭,秋山云起,茫茫野水:宁静、淡泊、深邃、幽远,其间隐含了一种远离名利浮动,喧嚣都市的山水情怀。他不喜欢张扬,虽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文联、书协、美协举办的展览,但始终保持着纯净、朴实的心态,以真情的笔墨来诠释大自然,钟情于大湘西人情风物。他在书法、文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其书法直取魏晋,旁及唐宋...

  • 书法家章维崧艺术赏析2017-04-11

    【艺术简介】章维崧,字公峻,一九四五年六月生于贵阳市郊青岩,满族。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教育研究会会员,第三、四届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原贵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为顾问、贵州省楹联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贵州民族书画院院长暨一级美术师。章维崧少年从父章逸山习字,先后临过《黑女碑》、《郑文公碑》、欧、颜、柳、赵及宋八大家行、楷书,唐人写经小楷,后追习二王行楷,唐宋明清手札。三十一岁后发表书法作品、参展。从一九八一年至今,先后在全国三十余所城市展出。一九九一年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新人新作展》、一九九二年入选全国第五届书展。从一九八五年至今,先后在国际、国内、省...

  • 读唐光元山水画:质朴与文采兼得(图)2018-03-27

    夫山水,风骨、气韵、传神俱生者,方能观之,皆笔墨得清气、神采、诗境者,方为上品。善法书者,文彩为上,空灵飘逸者,取书法之笔势于传神写照,方得书法之妙。观云轩之山水画,仿佛置身于湘西的山山水水之间,置身于一种很深的楚巫文化圈内,给人一种心里说不出的赞叹。他笔下的山山水水融合自然,峭拔的山峰,峡江流影,空山孤亭,秋山云起,茫茫野水:宁静、淡泊、深邃、幽远,其间隐含了一种远离名利浮动,喧嚣都市的山水情怀。他不喜欢张扬,虽然作品多次入选中国文联、书协、美协举办的展览,但始终保持着纯净、朴实的心态,以真情的笔墨来诠释大自然,钟情于大湘西人情风物。他在书法、文学等多个领域均有建树,其书法直取魏晋,旁及唐宋...

  • “吉弟之境·刘吉弟石窟造像艺术作品展”在黑龙江省美术馆开展(...2020-11-12

    海报吉弟之境·刘吉弟石窟造像艺术作品展石窟造像系列展是刘吉弟先生近10年以来对中国四大石窟的深度研究,现场写生的,创作出近100幅石窟造像艺术作品,此次展览共展出刘吉弟先生的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大足石刻、油画风景等六种题材的八十幅油画作品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美术馆  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     哈尔滨市美术家协会  哈尔滨市油画学会策 展 人袁    耕   张子毅开 幕 式2020.11.12  15:00展览时间2020.11.09 - 11.30 &...

  • 古砚成新宠 拍场创天价2015-07-28

    文/方栋巷砚台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文房器物,在中华文化的发展与文明的传播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从拍卖市场上来看,砚台的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家所关注。馆藏珍品精彩绝伦近日,上海博物馆推出今年第三个大展《惟砚作田:上海博物馆藏砚精粹展》,展览以时间顺序分为四个主题。第一部分“实用与气度”,展现古砚自战 国秦汉至两宋从初创到逐渐发展的阶段。第二部分“粗犷与厚朴”,呈现的是元明时期的砚形风格。这一时期砚形变化多样,已不复固定的样式。第三部分“良材与精工”,内容以清砚为主。作为中国砚史的巅峰之作,清代砚材取用、造型、纹饰、雕琢工艺、题铭诸方面,多超越了前代,达到砚史 的高峰。端、歙、松花、澄泥、红...

  • 虚斋藏札中的人和事(组图)2017-04-19

    黄易致赵魏手札(《新斋札》)被上海图书馆列为一级珍品的庞氏虚斋旧藏《国朝名贤手札》(以下即称《国朝名贤手札》)初、续两集三十巨册,共收清初至乾(隆)、嘉(庆)时期学林艺苑二百六十家名人手札计五百八十多通,其史料之丰富,书艺之多采,笺纸之精美,皆堪称珍稀难得。惜长年以来,鲜为人知。笔者曾有幸逐本细阅,每每有目不暇接、意犹未尽之叹。现经梁颖先生校理释读,并冠以独具研究心得的长篇前言,由凤凰出版社原色精印,则孤本秘宝,终能广其流布,而世之研究鉴赏同好,亦缘此获更多便利。2014年至2015年间,北京故宫博物院所编《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秦明主编)之《手迹》《考释》两编,先后由故宫出版社出版,其所收清...

  • 斑驳中感受时间的余温,王永水彩作品展于四季艺术汇隆重举行(组...2023-03-31

    2022年3月30日下午,由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四季艺术汇主办的“斑影驳现——王永水彩作品展”,于四季艺术汇正式开幕。本次展览将展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第一届、第二届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院聘画家、深圳大学海洋艺术中心特聘画家王永近40幅独具匠心、极具代表的精品水彩作品。这些作品展现了展现了画家日常的历史记忆的独特见解与描绘,生动且富有人文关怀,轻松且富有历史温度。展览开幕当天,来自广州及外地的嘉宾有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繁文,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黄建军,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周中工,广州市越秀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林俊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蔡...

  • 龙门石窟明天率先恢复开放并半价(组图)2020-02-24

    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自1月24日起,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龟兹石窟、大足石刻相继宣布暂停对外开放以来,已近一月。澎湃新闻获悉,2月24日,龙门石窟正式恢复对外开放,成为第一家恢复开放的中国石窟景区。龙门石窟同时公告采取无接触式服务,在2020年2月24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实行门票半价优惠。敦煌研究院所属石窟虽尚未公布开放,但却于近日推出“云游敦煌”等小程序及系列线上产品。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自1月24日起对所管辖的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北石窟寺、榆林窟、西千佛洞石窟暂停开放,各处石窟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已经网络预约购票的游客将...

  • 颐和园藏清乾隆青玉七佛钵的前世今生(组图)2021-03-01

    北京颐和园文昌院中收藏有一只清乾隆御制诗文七佛钵,它曾经是乾隆的心爱之物,乾隆甚至为它赋诗一首,其由来也颇为传奇曲折。颐和园藏清乾隆青玉七佛钵钵体外部细节图清乾隆青玉七佛钵的来历要从开元寺供奉“浮海石像”讲起。据唐陆广微《吴地记》记载,通玄寺(开元寺旧称)为吴大帝孙权夫人舍宅置。晋建兴二年(314年) ,于郡东南二百六十里沪渎口,渔人夜见海上亮光通天,第二天有两个神石浮上水面,大家都以为是水神!信士朱膺及东陵寺僧众将神石迎入郡中,到通玄寺前,数百人牵拽也挪不动,于是众人决定就把神石安放在通玄寺,此时再挪动神石,它就好像瞬间变轻一般,被众人请入宝殿。此后七日七夜如神明显灵,光照不绝。梁简文帝制《...

  • 气韵生动——张国樟美育专栏(组图)2022-04-27

    元_佚名_仿米友仁云山图(局部)中国画的美贵在气韵生动,这是东方美学的至高境界。气韵生动,是指绘画中各种对象的神态和审美,其神气和韵味,达到一种鲜活的生命之洋溢的状态。气韵的气是指神气,能传神,有精神。韵是情思、趣味、神韵等。根据记载,这是南朝齐时代的画家谢赫提出的美学命题,在他所著的《古画品录》中,将“气韵生动”作为第一条款和最高标准,书中讲到品鉴中国画作品,是否达到风致韵度,自然生动,是否充分显示其生命力和感染力,是一种美学境界,可见其分量。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元_佚名_仿米友仁云山图(局部)早在汉代,人们在瓦当和青铜器上,已经显现出饱满气韵的纹样与图案。魏晋朝...

  • 北魏见庖厨宴乐 元代现山水人物(组图)2019-08-16

    20世纪50年代至今,大同地区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达30余座,其中18座墓葬的150余幅壁画作品,时代涉及北魏、辽、金、元四个时期。北魏壁画以庖厨宴乐、出行、狩猎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辽代壁画以庭院家居、男女侍者为主题,生活气息浓厚;金代壁画将备茶、侍酒与宴乐完美融合;元代壁画以水墨所绘山水人物为主,时代特征突出。东风里辽代壁画墓起居图壁画艺术是中国美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及今,源远流长。墓葬壁画作为中国壁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描绘了真实的历史,填补了技艺的空白。从现有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可以推断,墓葬壁画出现于西汉早期,到西汉晚期渐兴。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佛道兴起,外来文明传入,墓葬壁画在保持汉代...

  • 北魏见庖厨宴乐 元代现山水人物(组图)2019-08-16

    20世纪50年代至今,大同地区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达30余座,其中18座墓葬的150余幅壁画作品,时代涉及北魏、辽、金、元四个时期。北魏壁画以庖厨宴乐、出行、狩猎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辽代壁画以庭院家居、男女侍者为主题,生活气息浓厚;金代壁画将备茶、侍酒与宴乐完美融合;元代壁画以水墨所绘山水人物为主,时代特征突出。东风里辽代壁画墓起居图壁画艺术是中国美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古及今,源远流长。墓葬壁画作为中国壁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描绘了真实的历史,填补了技艺的空白。从现有考古材料和文献记载可以推断,墓葬壁画出现于西汉早期,到西汉晚期渐兴。魏晋南北朝时期,伴随佛道兴起,外来文明传入,墓葬壁画在保持汉代...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