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唐云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临终关怀”2013-05-09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12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潮之后,在“后申遗”时代,我国的非遗保护效果如何?非遗保护发展方向何在?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主编高小康,近日作客浙江人文大讲堂,在浙江科技学院为大学师生开讲“后申遗”时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浙江科技学院有大片草坪和绿地,初夏时分道路两边绿意盎然。高小康说,我的专业实际上属于生态文明建设,和这里的环境很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的,其实是一种精美的生活,这和让人觉得亲切亲和的环境是一样的。  &...

  • (图)苏州铁瓶巷:与过云楼藏书有关的往事2012-07-11

      铁瓶巷名人故居 因2.162亿元的成交价格,创了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江南著名私家藏书楼“过云楼”又再次浮现在众人眼前。“铁瓶巷”顾氏六代悉心呵护古籍的传奇,也为人乐道。 铁瓶巷,东起人民路中段乐桥堍,西接镇抚司前,全长300多米。相传是因唐朝初年有一仙人在此枕铁瓶而卧,并留下一个铁瓶而得名,苏州人也称其“铁皮巷”。 苏州人把“城隍老爷”叫春申君,因其在吴都治水、筑堰,贡献很大。铁瓶巷里的春申君庙,据说是苏州最古老的。 清道光年间的进士,浙江宁绍台道顾文彬还乡后,在铁瓶巷花了二...

  •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讲传统织染绣文化初识(图)2015-09-17

    汴绣代表作品纹推潮涌 技道合一 传统织染绣文化初识中国是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中国人最早使用丝纤维,并以其卓越才能织造出令人叹绝的丝织品。“织文者,织而有文,锦绮之属也,以非一色,故以‘织文’总之”,织文即丝织品上多色的花纹。睿智的先民凭借一双勤劳的手,在织机和经纬间穿梭,经营衣冠王国。手借织机演绎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织染绣文化大戏,纹推潮涌,多姿多彩,值得今人温习、传承。指间经纬——曾经的辉煌纹与道是统一的,对器的追求累积效应便是技艺,艺术品就是技艺落地的显像,纹引织艺,技道合一。从商周时期几何纹单层提花织物,到战国时期的辫针绣,尽管能绣出龙、凤、花卉等纹样,但还只是针法的变幻,属工巧...

  • 唐高祖曾孙墓被发掘 壁画或为现最早唐代山水画(组图)2017-07-13

    山水屏风画或为迄今发现最早的唐代山水画。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院获悉,去年8月起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富平新庄村,唐李道坚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不仅获取了唐代墓葬考古的重要资料,墓主身份的确认对壁画的进一步研究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当时已有画科分类苗头位于富平新庄村的唐李道坚墓曾在1990年代被盗,当时富平县文物局干部井增利抢拍了墓室壁画照片并发表,其中的山水屏风画引起了中外美术考古界的高度关注,认为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唐代山水画。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南壁绘制的卧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根据墓志记载,墓主人李道坚,系唐高祖曾孙。他的祖父李灵夔,因参...

  • 曹俊:终有一种缘分可以实现“北京纽约零距离”(组图)2018-04-11

    苍穹玉镜从北京到纽约,相距10991公里,终有一种缘分,实现了“北京纽约零距离”。“北京纽约 零距离”——曹俊艺术的前语言研究展览及系列活动,在各界的积极倡导下,于4月4日在中国国际美术馆筹备馆展开。这次活动,是一场不分种族、地位、性别的研究性展出,旨在倡导“关照自然,关怀生命,关注环境”的主旋律。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曹俊曹俊,旅美艺术大家,生于中国江苏,从小深受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熏陶。曾在新西兰生活十年,现居美国纽约。东方文化教育背景与十几年的国外旅居生活,使他游刃有余的游走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并以此造就了他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治学个性。在艺术呈现上,别出匠心的创造出...

  • 卖画兮?卖布兮?(图)2014-06-12

    荒唐彦 人有贵贱,大约与身量高矮无关,奇绝的是往往矮子能成就历史上或江湖上的大事业。好多年以前我从NY曼哈顿约了几条高个子好汉兄弟飞车到纽杰西去访史学家唐德刚丈,居然看着舆图却在502公路上大兜圈子,如入鬼打墙怪阵一般,他在论史中曾大谈矮个子的伟大行状,亦妙甚。     但是移到艺术市场上来,史家唐博士的立论倒是碰到了“瓶颈”,要反其意而践之了。譬若卖画卖字,尤其是古已有之且宏大铺泛到几乎全方位市场化的今日,化以金钱谓之以时髦词“量化”。怎么“卖”呢?基本上通行以尺论价,买者遇书画主儿辄问:...

  • 猴年文物月历昨出炉2016-01-15

    本报讯 (通讯员 杨双博 记者 陶敏)11日,本报报道了我市几家博物馆馆藏的“猴文物”,吸引了不少市民。记者昨获悉,扬州双博馆根据馆藏的顾伯逵松猴扇页、镇馆之宝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等文物,研发了猴年文物月历。昨天,双博馆研发的猴年文物月历新鲜出炉。这本月历的封面以中国红为主色调,非常喜庆,中间则是双博馆馆藏的顾伯逵松猴扇页。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顾伯逵松猴扇页是1956年特意为扬州市扇子展创作而成。除了顾伯逵松猴扇页,双博馆相关负责人还特别精选了该馆从唐代至今的精品文物收录到猴年文物月历之中,包括:唐·黄釉褐绿点彩云纹双耳罐、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清·粉彩观音坐像等。这些文物都非常具有扬州特色,...

  • “经典古碑名帖集字书房雅联100副系列字帖”(20本)出版发...2025-02-24

    入古出新集大雅,熔经铸典焕春风。近日,楹联书法家豆万龙先生主编的“经典古碑名帖集字书房雅联100副系列(20本)字帖”由陕西新华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古碑名帖,经典传承。“集字”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集字对联”更是从临摹到创作的一个捷径。“集字”早在唐代就已经产生,唐太宗李世民作“序”、唐高宗李治作“记”的《圣教序》,由弘福寺僧人怀仁历时二十五年“集字”而成,这是“集字”创作的一个经典范本。对联,其肇始于晚唐五代,经过宋、元、明的发展和提高,在清代达到鼎盛。尤其是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对联创作空前繁荣,对联技法达到了纯青的地步,而“集字对联”就出现在这...

  • “经典古碑名帖集字书房雅联100副系列字帖”(20本)出版发...2025-02-24

    入古出新集大雅,熔经铸典焕春风。近日,楹联书法家豆万龙先生主编的“经典古碑名帖集字书房雅联100副系列(20本)字帖”由陕西新华出版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古碑名帖,经典传承。“集字”是学习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集字对联”更是从临摹到创作的一个捷径。“集字”早在唐代就已经产生,唐太宗李世民作“序”、唐高宗李治作“记”的《圣教序》,由弘福寺僧人怀仁历时二十五年“集字”而成,这是“集字”创作的一个经典范本。对联,其肇始于晚唐五代,经过宋、元、明的发展和提高,在清代达到鼎盛。尤其是乾隆、嘉庆、道光时期,对联创作空前繁荣,对联技法达到了纯青的地步,而“集字对联”就出现在这...

  • 明代玉带板的特征及鉴定要点(组图)2015-03-12

    服饰以金玉,起源久远。而束带之用玉,则典籍载之最早见之于唐。而咸阳北周若干云墓出土的一条白玉九銙八环蹀躞带,将目前所知的玉带最早时间提前到了北周时期。自唐已降,历五代、宋、辽金、元乃至明。历代都将玉带与统治阶级权力与地位所相匹配,超迈金犀,拱若至高。本文详细介绍明代玉带板的收藏与鉴定。《明史·舆服志》载:“凡帝王、一品、公、侯、伯、驸马、或皇帝特赐,方可用玉带”。《大明会典》上绘制的明代宫廷使用的腰带有大带、革带、束带、素带、带,据图可知,大带之上无装饰,其他带上装饰有镶嵌件。洪武二十六年定皇帝冕服,用革带及大带二种:“革带佩玉,长三尺,大带素白朱里,两边用缘,上以朱锦,下以绿锦”。由此可知,...

  • 从古籍《文房四谱》看到明代兰玉墨(组图)2018-01-15

    这些天,“器用为尚——文房艺术与文人生活特展”正在北京的国家典籍博物馆对外展出。落纸惊风起,摇空滴露浓。丹青与文事,舍此复何从?文房作为古代文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场所,可置身其中,可以独处,面对日日相处的器物,或卧游山水,或寄情诗书;可以畅谈,高朋满座,会友雅集,品评、赏玩,乐在其中。而文房用具则是古代文人在文房必不可少的实用器具。其中笔、墨、纸、砚素来被称为“文房四宝”,作为书画工具,两千年来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宝库留下了数不清的书画珍品,其自身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文房用具有着功能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其彰显了中国传统工匠精湛高超的制器技艺和中国文房艺术的精妙内涵。_ueditor_...

  • 宋画——撑满到留白(组图)2017-03-20

    两宋时期,对文人来说应该是“最好的时代”。宋朝历代帝王均热衷于文艺事业,他们开创的“院画style”,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画的审美。尤其那位“输了帝国却赢了美”的宋徽宗,将自己独特的美学深深烙印在了宋朝的时代脉络中,稳坐“艺术皇帝”的宝座,虽历千年而不动摇。南宋 马远《白蔷薇图》话说回来,从北宋画院到南宋画院,其风格演变历经多方面的因素。南宋画院的留白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惊人的成就。画得很少的前提,是必须画得非常精准。以精准的几条线去启发你无穷的想像力、去感染你无边无际的情愫,这样的绘画,当得起“品质”二字。开创一种风格必有极强的自信,南宋画院的画家们用纤细的画笔,画出了坚守,画出了时代精神,也画...

  • 鉴宝画廊名家扇面展美都收藏大观园开幕(组图)2014-08-05

    北京美都收藏大观园许进强(左)与策展人于淼(右)主持展览开幕式 2014年8月3日,近扇尽美----鉴宝画廊名家扇面艺术展在北京美都收藏大观园举行,本次参展的60位艺术家均是书画界著名、知名的老中青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主题涵盖了花卉、山水、人物、书法,在有限的尺幅内展现了无线的艺术天地。参展艺术家有(排名不分先后)卢禹舜、赵卫、纪连彬、邢少臣、秦学、张军博、周松竹、岳增光、唐朝轶、樊峰、只宏伟、陆柏年、张殿清、刘钻、付振宝、计建清、盛鸣、施江城、孙立琨、汪新林、寇俊宝、张继华、谢景臣、魏殿松、赵凤祁、朱佩之、冯春明、张宏林、王敬之、秦健春、壁光、李刚、王世利、徐如铁、郭丰、黄红涛、付熙...

  • 鼠的艺术表达(组图)2020-03-02

    文人雅尚清寂,自然不肯画老鼠娶亲、嫁妹题材的热闹画,只得另辟蹊径,开始用松鼠替代鼠作画。这一灵巧转化,也趋近了松竹等林木花卉题材,易于画家发挥,颇有鼠之狡黠。2020年是庚子年,所谓干支纪年,甲骨文中已然出现。所谓天干地支,其源于商人的十日旬祭。祭事繁复,不去详谈。而甲骨文中亦有“鼠”字(图一)与“子”字 (图二)。不过此时鼠尚未与子建立起联系。卜辞中“帚鼠”并不少见,如“壬子……[帚]鼠其死”(《甲骨文合集》2805)。帚字应为洒扫的初义,“帚鼠”则可以理解为捕鼠。可见当时已有鼠害。现在安阳殷墟,还发现有竹鼠的遗骨。两者有何联系,不得而知。但在殷周金文中却未见“鼠”字,多半是难登于庙堂重器之...

  • 23件清代御窑瓷器登陆香港拍场(组图)2020-11-18

    香港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将于11月26及27日欣呈两场拍卖「锦簇满庭:清代御瓷选粹」专场及「博古五千」常规拍卖。「锦簇满庭:清代御瓷选粹」拍卖搜集二十三件清代御窑瓷器臻品,包括清雍正紫砂宜钧釉「万寿齐天」桃形水注、清乾隆传唐英制粉彩题诗花卉纹四方茶罐一对及清道光宫粉地粉彩仕女图双耳瓶一对。精选拍品清道光  宫粉地粉彩仕女图双耳瓶一对《大清道光年制》款估价:1,500,000 - 2,000,000 港币瓶身绘仕女奏乐,端庄倩影,美妙韵律,绕梁三日。此类瓶例多为道光年间为陈设新建殿宇慎德堂所造之专供瓷器,此对瓶底落道光六字篆书款,更为难得。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