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情韵语神农秘 着意丹青本草香 乐清名中医周朝进描绘《神农...2021-09-15
乐清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叶长一医者仁心。乐清市名中医周朝进医生,精通医道,擅长诗文,又酷爱绘画,近三年来,他重拾画笔,用水墨描绘出自己钻研了一生的“本草”。森森侧柏接云天,干似青铜寿数千。香叶清凉风湿散,炒焦止血衄痰平。柏仁益智定魂魄,又善通肠治失眠。子叶皆能乌白发,养生滋润得延年。甘酸五味出边辽,粒粒珊瑚红紫雕。滋肾益精治遗泄,养津止渴疗咽焦。宁心保脏悸惊愈,敛肺清金喘咳消。生脉散添参与麦,气阴双补效昭昭。原文+配画+诗曰,再加上注解,将“柏实”和“五味子”两味中药的形状、功效直观又形象地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通过近体诗、彩墨画以及书法欣赏来认识中草药,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为民所...
何先球作品2015-09-10
《抽思-荷4》纸本水墨 50cm-45cm 2013何先球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教师1978年出生于湖南 教育背景:2005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2007年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绘画系研究生毕业 2001年考入清华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2005年直推硕士研究生,导师杜大恺教授;现为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财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教师;曾为黄苗子先生学术助手,为当代极具发展潜力的青年国画家。XIANQIU HEBorn in 1978 in Hunan was admitted to Academy of Fine Arts...
首届油画院创作研修班研究展于近日盛大开幕(组图)2022-09-13
参加研讨会嘉宾合影《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油画创作研究展》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暨首届创作研修班展,已于9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云上美术馆展出导师油画作品,集中了导师们的部分经典作品,既有宏幅巨作、阶段创作,也有日常写生等共计74件,创作班学员作品形式多样,和而不同,共展出创作作品97件,小稿、手稿、文献资料208件。一方面将阶段性的创作以教学成果呈现出来,另一方面体现了油画院近年来的创作思路、方向与面貌。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展览现场钟涵先生杨飞云先生现场指导正如习 总 书 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所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
节日去看应景展览 《女书风韵展》上海举办(图)2016-03-08
2016年3月5日,为纪念三八妇女节,《女书风韵展》展在上海交通大学桃李苑展厅隆重举行,由钱军主持活动,1,宣布上海淑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组成人员,公司创始人吴思慕,总监钱军,总经理杨东林,公司主营是利用海派文化优势和平台,将中国女书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努力影响到海内外,改变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状况,使中国女书文化在沪上绽放异彩;2,组建《女书风韵》学院,名誉院长兼顾问宫哲兵教授,院长姚乐利,副院长高嘉,执行院长王晓云(舒同字体传承人),总监钱军,女书形象大使吴思慕,音乐顾问郭贤义。由宫教授,浦江书院院长王新华,加拿大籍华人刘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程雁玫,钱虹教授,钱汾教授,美的使者谢军分别向女书风韵...
徐悲鸿书札补白个人史:感情遭阻挠曾破口大骂(图)2012-10-15
徐悲鸿1937年留法照片 一未 画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徐悲鸿,享誉“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百年中华书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集中出版了徐悲鸿画作。一代出版家舒新城,因其学术、文化上的独到眼光,与徐悲鸿惺惺相惜。徐悲鸿写给舒新城的数百封信,成为中华书局馆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这批徐悲鸿手迹,首次集中出版。相当一部分史料首度公开,为世人了解徐悲鸿添上了新的一笔。 一册《徐悲鸿书札》,补白“文化史”。1935年2月19日晚,《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因政治原因在上海家中被捕。田汉入狱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目前...
《道德经》主题碑林 连载之十(图)2015-09-15
将军方祖岐1951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任军委装甲兵干部部任免处助理员,师政治部干部科、组织科助理员,组织科、秘书科副科长、科长、副部长,政治部秘书长,组织部部长。1984年后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部长。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3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1998年3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部长郭锡权,1985年5月,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988年5月,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副主任兼机关党委书记。1991年5月,任中共中央...
(图)琴剑楼藏玉:穿越历史长河的文化遗存2011-05-25
战国鸡骨白龙凤纹壁 乍一看,这批琴剑楼藏玉还是有点面熟——与这些拿来的一些仿古玉有些相像。初见之时,我们也差点笑而拒之。但稍加注意,其工、光、沁、料、形、神均一致证明了我们起初的浅薄。这批玉中的几个特殊形制也是无从仿起的。当然,本场之后市面上或会有仿。 但是,对于这如此精美而堪称举世无双的古玉为认识其价值还有必要回顾一点中华文明史。 古有“黄帝以玉为兵”的传说,不过,因为这只是个传说,人们也没想着去深究它。无独有偶,早在战国时,风胡子就在其《越绝书》中提出以兵器的演变过程将我国的古代文明史分为“石兵、玉兵、铜兵、铁兵四个时期...
《古玉发微》品鉴百件古玉精品(组图)2015-08-31
李婷本周,苏州博物馆与苏州文物商店共同编著、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古玉发微》正式发行,该书收录了一百件现藏于苏州博物馆、苏州文物商店、吴中区文 管会的苏州古玉精品,时间由良渚文化直至清末,既有考古出土者,也有传世递藏品。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玉器组成员)杨震华对这百件苏 州古玉进行了点评、鉴赏,作为鉴定大家张永昌先生的高足,杨震华在书中给出的鉴定要点,凝结了苏州近现代至当代古玉鉴定的重要成果。距今5000余年的良渚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南方玉器文化的代表,在苏州出土的众多良渚文化玉器,制作工艺高超、文化内涵深刻。一直以来,围 绕着良渚玉器的玉材、原料运输通道、器形交流影响、加工工具技艺、...
探索宋式家具之美(组图)2015-09-14
唐、五代家具是宋代汉族家具的发展之源,但宋式家具又是明清家具之源。宋代的书法、绘画以及文人画理论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与影响。而且,此时汉族工 艺美术所获得的业绩与地位也是举世瞩目的。总的来说,宋代汉族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正的艺术风格,其家具、陶瓷、漆器、染织多造型古雅、色彩纯净,并且内敛 天真,不事雕琢,以质朴取胜,给人清淡雅致之感。其中,以宋代瓷器的简雅之美影响最大,它既是中国瓷器长期进步的结果,也是宋代特有环境的产物。譬如,以低贱模仿高贵,以材质低廉的器物模仿材 质珍贵的器物是工艺美术史上的一般规律,但是一些宋瓷却反其道而行之,如有的瓷器在造型上就模仿竹篓等普通百姓使用的日用品,这显然是...
“宅兹中国”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组图)2019-09-12
青铜器何尊展出现场 约西周早期 (公元前1043年-前996年) 高38.5cm 口径28.9cm 重14.6kg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展出现场“宅兹中国”四字出自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从刻有“宅兹中国”的何尊到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再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鎏金银铜竹节熏炉到色彩绚烂的唐三彩,9月10日下午,包括311组件周、秦、汉、唐的文物(其中包含189件一级文物,几乎包含了陕西各个时期的最重要最精美的文物)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天长地久——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展...
“宅兹中国”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展(组图)2019-09-12
青铜器何尊展出现场 约西周早期 (公元前1043年-前996年) 高38.5cm 口径28.9cm 重14.6kg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展出现场“宅兹中国”四字出自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记述了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的最早来源。从刻有“宅兹中国”的何尊到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再到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鎏金银铜竹节熏炉到色彩绚烂的唐三彩,9月10日下午,包括311组件周、秦、汉、唐的文物(其中包含189件一级文物,几乎包含了陕西各个时期的最重要最精美的文物)亮相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天长地久——周秦汉唐文化与艺术特展”,展...
(组图)从深山走向世界的农民艺术2013-03-21
国家文物局: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2024-01-09
人民网北京1月8日电 (记者韦衍行)1月5日至6日,全国文物局长会议在京召开。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孙业礼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作工作报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陆进、解冰、罗文利出席会议。会议指出,一年来,全国文物系统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实现跃升,推进文物古迹保护,筑牢文物安全防线。深化重大考古研究,加强考古能力建设,加大文物对外交流合作,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文明研究阐释成色更足。健全现代博物馆体系,优化博物馆服务水平,加强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文物展示传承活力脉动。推进科技创新,建强人才队伍,加大制度保障,文物...
2023第八届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在沪成功举办(组图)2023-11-08
2023第八届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Asia Art & Finance Forum 2023 (The 8th Edition)暨“人文引领新财富·数字赋能新消费”高峰论坛Humanity leads new wealth and digital empowers new consumption Summit Forum 2023年11月6日,第八届亚洲艺术品金融论坛暨“人文引领新财富·数字赋能新消费”高峰论坛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受邀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指导,亚洲...
王旭:装裱是书画背后的传承记忆(组图)2013-01-21
王旭:装裱是书画背后的传承 北京参考记者付裕 “装裱者其实就是画医。中医讲要标本兼治,作为画医,则要先保本再治标。”坐在北京画院装裱室中,王氏装裱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王旭对记者说。 “从民国时期什刹海旁边火神庙配殿的装裱室,到颐和园古画的修复,再到如今北京画院的馆藏修复和2008年奥运会宣传片中的展现,我们家的装裱技艺已经传了四代人,一百多年了。”王旭说,这里面不仅有薪火相传的手艺,还有沉浸在书画背后的动人记忆。 四代人的记忆 90多年前,1924年的一天,年仅16岁的王殿俊正式拜在“玉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