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旭宇  

 

  • 他行至圭山 让艺术在这里从容不迫(图)2021-08-09

    毛旭辉在中国早期前卫艺术进程的两个关键时刻,在艺术界留下了其个人鲜明的烙印和足迹。《圭山三月》 毛旭辉 1986首先是在1985年至1989年间,在昆明发起成立了以“新具像”为理念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数届“新具像”展览及其组织,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先锋运动“85新潮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毛旭辉作为“生命绘画”的代表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展”,此后参加一系列国内外关于中国新潮与前卫的新艺术展览。毛旭辉的第二个重要时刻,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展览、评论和国外窗口的打开,“政治波普”和“玩世泼皮”风格的绘画成为风起一时的潮流,当年西南群体的不少画家也纷纷投身其中。面对新的冲击,毛旭辉...

  • 他行至圭山 让艺术在这里从容不迫(图)2021-07-30

    毛旭辉在中国早期前卫艺术进程的两个关键时刻,在艺术界留下了其个人鲜明的烙印和足迹。《圭山三月》 毛旭辉 1986首先是在1985年至1989年间,在昆明发起成立了以“新具像”为理念的“西南艺术研究群体”,数届“新具像”展览及其组织,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先锋运动“85新潮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毛旭辉作为“生命绘画”的代表参加了“中国现代艺术展”,此后参加一系列国内外关于中国新潮与前卫的新艺术展览。毛旭辉的第二个重要时刻,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展览、评论和国外窗口的打开,“政治波普”和“玩世泼皮”风格的绘画成为风起一时的潮流,当年西南群体的不少画家也纷纷投身其中。面对新的冲击,毛旭辉...

  • 书法家郑光宇:沉醉在黑白世界40年不辍(组图)2018-12-13

    书法家郑光宇郑光宇作品“书法最大的乐趣在于学习的过程,从不会到会,从没有感悟到有感悟,这种境界的提升让人一步步成长,可谓意趣无穷。”对与书法相伴近40年的郑光宇来说,书法已经融入他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他人生的一部分。说起自己与书法相伴的日子,平时不喜多言的郑光宇忽然打开了话匣子。看着他解说书法时的痴迷神态,记者感到,在这个纷杂的世界里,郑光宇更像是一名隐士,独自沉醉在书法世界中,在不断的体悟中与古人对话,在浮华世界中给自己的内心涂上了一抹淡定。“书法是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也是我最好的老师。”问及如何评价书法,郑光宇这样定义。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郑光宇作品在儿时的心田...

  • 刘宇一油画人物作品欣赏2014-12-16

    刘宇一,1940年生,江苏南京人,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擅长重大历史题材油画,代表作有《博爱颂:人类千禧交响诗》等。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宇一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等七所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萨凡那艺术设计学院(国际艺术大学)人文学荣誉博士,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委员。代表作品:《良宵》、《良辰》、《伟业千秋》、《开国盛典》、《人民万岁》、《八一颂》、《初春》、《共铸乾坤》、《借火》、《借火》、《潮》、《天路》、《和平颂》、《和声》、《四季怡乐图》、《女娲之歌》、《瑶池会仙图》、《奥林匹克颂》(长122米、高5米)、《造物者》、《雨后漓江》、《渔...

  • (图)重庆现百年前3D照片2014-03-12

    清朝末期的重庆府衙门口 100年前重庆就有3D照片,你不妨试试,能不能看出立体效果,3D即立体电影、电视,这些高新技术目前在许多市民看来依然新奇。 你知道吗,100多年前就能用普通照相机拍出3D图片?我市一位明信片收藏爱好者手中,就有100年前拍摄制作的老重庆立体明信片,看看你能否看出3D效果吧。 10万元收集5万张明信片 日前,一名网友在重庆生活网上发帖,称自己收藏了许多老重庆的明信片,明信片中很多建筑和场景都无法辨认,希望网友能够帮忙。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找到了这名网友。他叫王宇,38岁,是重庆市极限集邮研究会会员,目前在一家装饰公司担任设计师...

  • 古典家具藏家张旭:不迷不成家(组图)2015-04-30

    张旭核心提示>>>因为要转让一些东西获得利益然后再去买我喜欢的东西,确实挣钱了,但是每卖掉一件心爱之物,我都是若有所失、若有所得,从来没有兴奋过,所以我也不算一个纯粹的商人。”人物名片>>>张旭,中国古典艺术家具收藏者、北京和顺堂古典家具中心经营者。收藏古典家具16年、经营和顺堂15年,并制作有传承的古典艺术家具。推开一扇不大的红漆大门,进入“和顺堂古典家具”的庭院,顿感别有洞天,庭院内摆放着各式家具,四处弥漫着木屑的香气。主人张旭告诉记者,这个庭院是他亲自设计并建造的,包含了他的家具藏品馆、家具加工车间、办公室还有厨房。走进张旭的办公室,环顾一周摆放的金丝...

  • 一即一切:极简主义大师林寿宇(组图)2019-03-20

    林寿宇首次于伦敦Gimpel Fils画廊举行个展,1959年“我们的前面是什么,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什么就是什么,一切无分别,一即一切。”—林寿宇林寿宇(Richard Lin)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抽象绘画大师。被誉为“极简主义大师”的他,运用简洁的构图形式,将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与西方抽象绘画语言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生于显赫之家1933年,林寿宇出生台中,为台湾五大家族之一的“雾峰林家”后人。他从小生长的宫保第,是台湾最大的清代官宅。16岁时,林寿宇前往香港,1952年又远赴伦敦求学。年少成名1954至1958年,林寿宇在英国伦敦综合工艺学院学习建筑,受到现代建筑大师密斯(Mies ...

  • 漫画家蔡志忠挑战物理学界质疑爱因斯坦(图)2013-05-07

  • 2012年中国硬笔书法十件大事件2013-01-17

        1.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5

  • 前阿波罗15号宇航员拍卖珍贵蔡司镜头(图)2016-04-22

    吴晓宇登上月球表面的阿波罗15号宇航员使用的第一款长焦蔡司镜头日前作为美国航天局的纪念品在美国进行拍卖。这款特殊的500mm蔡司镜头是登月指挥官David Scott 在执行阿波罗15号登月任务的时候随身携带的相机的重要一部分。前阿波罗15号宇航员拍卖珍贵蔡司镜头这款相机的近300张照片以及其机身在2014年就拍出超过90万美元的天价,这款镜头的价值更加不言而喻,甚至镜头上面有可能沾有一些月球尘埃。如果不喜欢这款镜头,美国航天局还有另外671件珍藏可供选择。本次拍卖所得款项将会放入宇航员奖学金基金之中,为更多的努力拼搏的优秀宇航员提供奖励。

  • 运河文化传承者 中华五体书法大师孙旭明(组图)2015-05-20

    孙旭明,字晓阳,号沧龙,狮缘斋主人,1952年生,祖籍河北沧州市,现居北京,1975年毕业于河北工艺美术学院,先后进修于“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硕士 研究生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朱曜奎油画创作高级研修班”。受教于欧阳中石、刘炳森、李铎、朱曜奎、杜大恺、孙嘉英诸位老师。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孙旭明作品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涉外经济学院经典书画院客座教授,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会员,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合总会艺术委员会理事等职。被风云人物报社评 为2009年度全球风云人物榜亚洲中国区上榜十大书法艺术家之一。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创新之路栏目为孙先生做过专题报道。_uedit...

  • 心源万象——田智宇书画展在宋庄隆重开幕(组图)2015-12-01

    11月29日下午3时,心源万象——田智宇书画展在宋庄隆重开幕,此次共展出田智宇先生作品六十余幅,他的作品取法传统,表达当下;让观者从他的作品中去感受他“心源万象、与古为新”的艺术人生,这次展览也是田志宇先生从下海经商到艺术生涯的回归,也是他追求、实现自己艺术梦的一个新里程碑。 展览现场展览现场展览现场本次展览得到众多艺术、企业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国家画院教学中心副主任张宏林、湖南省出版社副社长邹建平、宋庄镇宣传办主任李小忠,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宋庄校区负责人李素雷、雯华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田文强、读者杂志艺术总监李书喜,好嫂子餐饮公司总经理谢青云,北京大学研究员吴国宝,美...

  • 黄君璧 张大千 溥儒三位艺术家秋拍精选(组图)2017-11-23

    1955年三家于日本文化访问间聚会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将于11月28日的中国近现代画拍卖呈献多幅「渡海三家」相关的作品。「渡海三家」一词于1993年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那时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馆藏三家作品展览,名为《渡海三家收藏展》。黄君璧、张大千、溥儒三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水墨大家,均出生于十九世纪末。他们家世背景各不相同,均因历史转折,于1949年前后离开中国大陆,最终定居台湾。「渡海」既是地理意义上的转折,又是文化意义上的重构,从此刻起三人别离故土,走向台湾,更走向世界。本专辑精选由从云轩提供之三家精品各五件,年代横跨渡海前后,其意义更在于探讨三家渡海前后之风格发展变化,三家相互交往及社会交...

  • “张震宇”同名个展亮相艺琅国际(组图)2018-07-10

    嘉宾合影2018年7月7日下午4点,“张震宇”同名个展在艺琅国际开幕,此次展览将呈现张震宇最新创作的“灰尘”系列作品以及录像作品。_ueditor_page_break_tag_嘉宾合影嘉宾合影嘉宾合影张震宇自2011年开始创作“灰尘”系列作品,使用灰尘作为主要材质。他把收集来的灰尘反复打磨、抛光,产生镜面的渐变效果。灰尘是无处不在的最自然的物质,时刻存在于我们生存的空间,又最易被忽略。张震宇在收集与制作的繁复过程中转换了这些细小颗粒的属性,他所看到的灰尘折射着客观的一切。经过抛光处理,作品被赋予纯净的状态,与艺术家对生命和现实的感悟融为一体。引得观者进入虚静的时空当中,自然由此发生转化,成为...

  • “鲁奖”获奖者称引用非抄袭 要求相关人士道歉2012-07-10

    有人在《文学报》指称:鲁迅文学奖作品全书33万字之中竟有70%也即23万字是抄来的——— “全书33万字之中竟有70%也即23万字是抄来的!”2012年7月5日上海《文学报》刊登署名“柯棣祖”的文章《如此狂“抄”,枉获“鲁奖”》,直指2010年获“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类的一部专著、署名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谭旭东著的《童年再现与儿童文学重构——电子媒介时代的童年与儿童文学》(黑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9年8月...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