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揭秘不可思议的中国顶级隐富阶层2012-02-27
所谓中国顶级隐形富豪,就是那群潜伏在冰山之中海平面之下的群体。他们过着普通人无法想象的生活,许多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财富也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他们的奢华生活更是犹如天边的童话。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确实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只不过他们的低调会让我们不经意间错过。住在古堡里,坐着私人飞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他们看来已经再正常不过了。没错,他们正是超越福布斯富豪榜上的那群顶级富豪们。富豪姓名:陈丽华。富豪身份: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董事长、长安俱乐部创始人。财富档案:陈丽华的第一桶金是在香港掘到的,她用从事家具生意赚得的钱在比利华购置了12栋别墅,低价买进高价出手,几个回合下来,陈丽华积累了相当可观的创业...
吾道一以贯之一一雁云堂师生书画作品展(组图)2019-02-20
参展:先师半溪先生(以下排名以年龄为序)叶志超 郑松银 彭云峰 郑于中 李 鸣金友乐 包澄宇 李妙华 东君开幕:2019年2月20日(正月十六)下午3:00展期:2月20日一一3月2日地址:乐清市文化馆文化展厅(乐清市晨曦路与千帆东路交叉口)主办:乐清市文旅体局 乐清市文联 柳市镇政府协办:乐清市文化馆 柳市镇文化站 柳市镇文联承办:柳川书画院“技”与“道”——写在“雁云堂师生书画作品展”前面的话东 君“雁云堂”是半...
姜宝林艺术展将于五一在青州书画艺术城举办(组图)2014-04-28
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李可染画院、中央文史馆书画院、青州市委宣传部主办,青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青州市画廊协会、青州书画艺术城承办的“姜宝林艺术展”将于2014年5月1日上午10时18分在青州书画艺术城隆重举行。 本次展览即将展出姜宝林先生的山水、花鸟、书法作品共85幅,此次展出的作品以小品为主,另有部分丈二巨制作品,其中将展出最具姜氏风格、具有独创意义的代表作品—--白描山水系列,瑞典隆德大学教授拉尔斯—伯格伦德曾这样评价:他这些构成既具现...
李笠:收藏圈的人脉经2014-05-15
本报记者于娜北京报道 每个进入收藏圈的企业家,都会有意无意地移用自己的商业之道。对于有的人来说,能够经营好自己的收藏人脉圈,并在其中游刃有余,也是乐趣的来源之一。 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的李笠,经过八年时间,不仅拥有了数亿元的中国近现代书画藏品,还构建了一个庞大的藏家行家人脉圈,成为他屡屡在拍卖会上大施拳脚的法宝。不过向来走捷径也是双刃剑,李笠一直坚守的原则是,只要他信任的某位圈中专家持争议的作品,他就会无条件放弃,无论诱惑有多大。 由百货业到收藏圈 “我的经商意识可能是受父母影响,他们都是做百货的。”李笠16岁时进入青岛百货总公司工作,25岁时就成为集团最年轻的经...
历史上艺术造诣非凡的皇帝(组图)2017-12-21
曹髦后人曹霸的弟子韩幹《牧马图》孔子云“游于艺”。这里面包含了一层意思:“艺”是用来游赏的。当然,孔子这里所说的“艺”指“礼、乐、射、御、书、数”,是“六艺”,不包括绘画,但绘画应该是和“六艺”功能相近的,即可以游赏,可以游憩,可以陶冶情操。游赏而用“艺”,这是需要“钱”和“闲”的。所以,历代帝王就最有游于艺的资本。事实上,我国古代的帝王中也不乏谋略才情兼备者。魏废帝曹髦虽然古人云“黄帝制衣裳有章数,或绘或绣,皆画本也”(郭思《林泉高致?序》),然而正如郑午昌先生所说,“是殆?首之前,虽有图画,究属为极幼稚之线描,即有见用于事物,无非为似文字非文字之雏形画。”黄帝,即使我们历史上真有其人,他的...
雪景情思二吟--李人毅上元诗画特展作品欣赏之五(组图)2019-02-16
【编者按语】在“上元诗画·李人毅己亥特展”上,展出画家的两幅雪境山水画作品《荒洲上元图》和《小年盼归图》。这两幅画中的雪景的画法与众不同,河岸小路上积雪层层,都是用的线性造型,而远山近树,雪涯重叠都是用线写出来的。这是一种探索,也是一种收获。一直以来画雪境离不开渲染,能用线画出雪的质感、雪地的景致,要靠对线性造型的一种自信。只有将中国画的传统因素得以展现,才能画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李人毅先生是作家、画家,也是一位有著述、有见地的美术理论家。他的探索是以理论为指导的艺术实践,在学术上有着启发性的意义。当然,值得期待的是,画家不断有新的作品出现,有了规模才更有说服力。还应提及的是,这次的书法作品成...
岭南国画百家之区广安作品赏(组图)2020-08-14
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六祖坛经》岭 南 国 画 百 家评选 展览 出版 宣传 研究主办: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承办:羊城晚报艺术研究院出品人:李宜航艺术主持:张演钦策展人:赵旭虹策展助理 :刘以杰视觉呈现:张伟樾嶺 南 國 畫 新 版 圖 張演欽客问岭南国画新版图。洋洋乎百年岭南国画!试申述如下。百年间,岭南画派勃兴。二高一陈,奋其神威,建其勋业,功施到今。剑父暮年远走澳门,而大陆驰骛影从者至今不绝,如大德丕而宏复;奇峰陨,而膺画圣之令誉,有国葬之哀荣。时与势,发之于艺,艺复报于时势者,未有如此其著者也。时至今日,岭南画派仍为岭南画坛中坚,驰誉全国。建国后,关山...
高年变法 ——再访大画家陈雄立先生2024-05-10
立夏时节,再次如约拜访以独创泼墨写意画鹿名播海内外的大画家陈雄立先生。纵观近百年中国画史,大师辈出,且各有所精,给世人留下不灭印记。如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李苦禪画鹰、李可染画牛、吴作人画骆驼、娄师白画小鸭子、黄胄画驴……,继其后则是陈雄立画鹿。这便是我为什么称陈雄立为大画家的依据。了解陈雄立先生其人其艺,需先简要叙述陈先生艺术经历。迈入85岁的雄立先生,1956年(16岁)即加入以齐白石为会长的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当时该会会员按住所被分派于京城东西南北中的5个片区学习小组,陈雄立被编在北城第一组,组长为潘潔滋。每周六或小组交流学习或全体集中交流学习,常与陈半丁、徐燕荪、于非闇、汪慎生、马伯逸...
苏轼书法在吴门的传播 祝允明临书可乱真(组图)2020-11-02
故宫600周年之际的特展“千古风流人物——苏轼主题书画特展”已于10月30日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落幕,但关于苏轼的话题与研究仍在继续。苏轼身后,其书风在南宋初年及北地的金朝皆有极大的影响,追随者众多。但元代、明初则不在书坛主流。直到明代中期,苏州一地艺文复兴,以徐有贞、李应祯、沈周、吴宽等为先驱的吴门书派,意欲打破明初以来台阁体的笼罩,力图创造出具有个性的书风新貌,于是对“尚意”的宋四家法书著力学习,籍此开拓出一片天地:吴门各家采用的方法不同,在形貌上最似东坡的是吴宽;祝允明有一段临苏轼帖,被清人评为“即作真苏迹观可也!”更有意思的是,文徵明父子善写苏体的例证,是文彭曾为其父代笔为所藏苏轼书《赤...
古人爱橘 藏于书画之中(组图)2021-02-18
橘,也称“桔”,无论取其偏旁或是谐音,都可使人联想到“吉”,往往有“大吉(桔)大利”之意,恰是古往今来秋冬应季的吉祥节礼。古人爱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借橘托物言志的典故:诸如我们早已熟知的“晏子使楚”中有关橘树栽在淮南就是橘,而栽在淮北却变成了枳的“南橘北枳”的故事;或是真正将“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推至高峰的屈原的《橘颂》,通过对橘树俊逸动人的外在美的描写,转入对橘树内在精神的热情讴歌,从而表达出“横而不流”“淑离不淫”的高风亮节,与纵然面临百花“并谢”的岁暮,它也依然郁郁葱葱,决不肯向凛寒屈服的坚毅。虽然涉及到“橘”的古代书画作品数量并不多,但我们仍能从中领略到所承载的美好愿景...
赵薇曾挨耳光 揭明星挨打内幕(组图)2013-12-18
杨幂
潘君诺与云起楼(组图)2012-12-03
绘画作品代替外出参展国宝文物(组图)2018-03-12
最近,到故宫青铜馆参观的观众会发现,有几个展柜中的文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古色古香、几可乱真的青铜器画像。这画不但可以让观众领略国宝青铜器的风采,旁边还有几行小字说明情况,原来展品2018年2月到5月去美国芝加哥艺术馆参展,所以特此向观众道歉,敬请谅解,而用画代替展品,是为了“此物身已远,绘影忆真身”。据了解,用绘画作品代替外出参展的国宝文物,在故宫还是第一次,以往只是在空空的展柜里立个牌子说明,现在的做法显然更人性化。令人惊异的是,这些画的作者并非画家,而是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古器物部金石组组长、著名的青铜研究鉴定专家李米佳先生。“别人在故宫修文物,我是在故宫画文物。”李米佳笑言。有内行...
千里江山万里桥——传统山水画中“桥”的空间妙用2024-11-18
回望历代经典山水画,其中不乏对桥的描绘。如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夏永的《映水楼台图》、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以及清代王时敏的《杜甫诗意图》等作品中皆出现了桥。尤值一提的是,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以一卷青绿画尽北宋锦绣河山,在近12米的长卷中精细描绘了十数座大小不一、形制各异的桥,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对于传统山水画创作而言,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烟云流水,从来都兼具再现自然、言志移情及符号象征等多重功能。如青松可比铮铮傲骨,顽石可拟坚毅秉性,望岚烟缥缈可明心见性,观江水奔流可思古追贤。而“桥”作为山水图像中极为常见的...
千里江山万里桥——传统山水画中“桥”的空间妙用2024-11-18
回望历代经典山水画,其中不乏对桥的描绘。如在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夏永的《映水楼台图》、明代沈周的《庐山高图》以及清代王时敏的《杜甫诗意图》等作品中皆出现了桥。尤值一提的是,天才少年王希孟所作《千里江山图》,以一卷青绿画尽北宋锦绣河山,在近12米的长卷中精细描绘了十数座大小不一、形制各异的桥,为画面增添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对于传统山水画创作而言,无论是山石树木还是烟云流水,从来都兼具再现自然、言志移情及符号象征等多重功能。如青松可比铮铮傲骨,顽石可拟坚毅秉性,望岚烟缥缈可明心见性,观江水奔流可思古追贤。而“桥”作为山水图像中极为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