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导读:

   李德哲李人毅刘永贵黄维耿安顺李志向何家英刘文选王超王乘曾迎春杨之光林之源关山月

搜索:汤余铭  

 

  • 湖北举办“家风”书画展 书画名家及后人作品亮相2014-05-05

    昨悉,由本报参与主办的“白云黄鹤·翰墨家风——湖北书画名家及其后人书画作品展”,小长假期间受数千名观众热捧。 记者在湖北省图书馆一楼展厅看到,闻钧天、邓少峰、汤文选、王遐举、金月波等13位书画名家及其后人的百余幅佳作,吸引了不少观众。62岁的张爹爹在汤文选的画前驻足良久,他说,他首次见到以“家风”为主题的书画展,该主题很好,且展览水平很高,艺术气息十足,“看了既养眼,也养心,这样好的展览要常办。” 来自汉口的沈昕女士带孩子前来沐浴艺术芬芳。她表示,除了作品,书画家的舐犊之情,也让人...

  • (图)刘铭传史迹展台北举行:曾被马英九视为偶像2014-08-26

    刘铭传像(资料图) 眼下,台北正在举办系列活动庆祝建城130周年。相比之下,另一个130周年有些落寞。日前在台北市立图书馆开幕的“刘铭传史迹展”终于传出了这样的声音:2014年,是刘铭传基隆大捷、抗法保台130周年…… 虽然时过百年,人过几代,但刘铭传留给台北、留给台湾的功绩会穿越喧嚣,与这片土地共存。 两个130周年 台北建城之时,刘铭传正率领台湾军民浴血抗敌。因为法国侵略军已打到基隆和淡水,台北城于是日夜赶工筑城,提前完工。此时,刘铭传也取得基隆、沪尾大捷,抗法保台功成,为接下来的台湾近代化争取了建设时间。1884年,对于台北...

  • 揭密曾国贵族墓地之谜(组图)2020-05-13

    2020年5月5日,201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揭晓,其中包括“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等十大考古发现。这些考古遗址对不少朋友可能会比较陌生,但其中“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还是足以让人眼前一亮,因为湖北随州的曾侯乙墓实在太有名了。那么,这个枣树林曾国墓地有什么考古发现,墓主曾国贵族和曾侯乙又有什么关系呢?公主嫁妆解开古国之谜曾侯乙墓于1978年发现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都区)擂鼓墩,除了大量精美成套的青铜乐器震惊世界外,曾侯乙墓还为未来的曾国考古确定了坐标。之后的四十多年里,随州、枣阳一带不少曾国遗址被发现,在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之前...

  • 杨仁恺:《清明上河图》的流传与收藏(组图)2018-05-30

    一、靖康之变《清明上河图》是一幅伟大的绘画作品,这不仅表现在它的艺术成就上,在《清明上河图》流传过程中、在画后题跋中也清晰地记下了历史车轮,本身就是一部历史长歌。首先来了解一下张择端所生活的历史时代——北宋宣和后期。徽宗名赵佶,神宗第11子,宋哲宗弟。哲宗病死后,因无嗣太后立赵佶为帝,然而赵佶却成了北宋的亡国之君,他为政期间政治腐败,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免一干奸臣(时称六贼)。滥增捐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修建皇家宫殿园林。时国内宋江、方腊农民军起义不断,国外方面金国逐渐崛起。宣和七年十月(1 1 2 5年),金军大举南侵,直取汴京。胆小怯弱的徽宗当时就被吓晕了过去,...

  • 国博千余件文物 再现抗战与文艺2015-07-08

    南方日报讯 (驻京记者/刘长欣) 7月7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抗战与文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馆藏文物系列展》开幕式。该系列展由文艺与抗战展、延安电影团史料展、抗战木刻 展、抗战摄影展、梁又铭抗战美术作品展5个展览组成,共展出历史文物、美术和摄影作品以及历史照片等1109件(套),其中有近700件(套)为首次展 出。展览将持续至9月30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介绍:“该系列展透过千余件馆藏历史文物和美术摄影作品及历史照片,再现了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文艺为武器,在抗战时期所 发挥的齿轮和螺丝钉作用,以及为抗战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记者了解到,为了形象生动地反映抗战文艺...

  • 羽觞中藏着古人品酒的万种风情(组图)2020-10-14

    羽觞(觞音如“商”,指酒杯),又称羽杯、耳杯,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古人饮宴,必伴以音乐鼓瑟,方能宾主尽兴。《礼记·投壶》:“请行觞”,是举觞相劝酒的含义。颜延之《陶征士诛》:“念昔宴私,举觞相诲。”向人敬酒或自己饮酒也称之为觞,《吕氏春秋·达郁》:“管子觞桓公”,范成大《宿胥口始闻雁》诗:“把酒不能觞”。都是劝酒、敬酒的意思。西汉马王堆“君幸酒”铭朱漆墨绘羽觞古人礼仪,以双手执耳杯饮酒,不似今人单手执杯。器具外形椭圆、浅腹、平底,两侧有半月形双耳,有时也有饼形足或高足。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耳,就像鸟的双翼,故名“羽觞”。羽觞出现于战国时期,这种器形首先被发现在战国的青铜器上,当时出现了一...

  • 十拿“九”稳 湖博新馆展出省博“镇馆之宝”(图)2021-12-23

    文博爱好者在十大镇馆之宝之一的曾侯乙尊盘前驻足拍照。12月21日省博新馆对公众开放首日,当天4000余名武汉市民和外地观众尝鲜省博新馆,入馆感受荆楚文化。根据实际承载能力,省博未来将适时增加每天预约人数。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去年评出的省博十大镇馆之宝,仅崇阳铜鼓不在新馆,在库房,其余九件均在新馆展出,且都是原件。  2020年12月,由网友投票,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揭晓,除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郧县人头骨化石、元青花四爱图梅瓶原有四大“镇馆之宝”外,曾侯乙尊盘、云梦睡虎地秦简、虎座鸟架鼓、彩绘人物车马出行图、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等6件文物瑰宝新晋“镇馆之宝”。方...

  • “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2024-08-21

    长乐未央,乐在何处?乐在雄浑、乐在苍劲、乐在生机勃勃,乐在对艺术有十分的敏感。8月15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开幕式现场 张铭摄马玉如先生早年师从倪贻德、苏天赐、胡善馀、关良诸先生。他的学习正是新中国初创时期,濡染着这个丰繁时代的文化上的印记。既重素描的造型基础,又强调油彩的风色;既重时代生活的采撷,又重诗性传统的积累。马玉如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品行高尚,毕生精力投入新中国油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先生为人低调,尽管在油画创作上...

  • 油画家马玉如首次个展在杭开幕,他用九十年画出东方韵味2024-08-20

    潮新闻 实习生 张铭 记者 李娇俨长乐未央,乐在何处?乐在雄浑、乐在苍劲、乐在生机勃勃,乐在对艺术有十分的敏感。8月15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开幕式现场 张铭摄马玉如先生早年师从倪贻德、苏天赐、胡善馀、关良诸先生。他的学习正是新中国初创时期,濡染着这个丰繁时代的文化上的印记。既重素描的造型基础,又强调油彩的风色;既重时代生活的采撷,又重诗性传统的积累。马玉如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品行高尚,毕生精力投入新中国油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

  • 油画家马玉如首次个展在杭开幕,他用九十年画出东方韵味2024-08-20

    潮新闻 实习生 张铭 记者 李娇俨长乐未央,乐在何处?乐在雄浑、乐在苍劲、乐在生机勃勃,乐在对艺术有十分的敏感。8月15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开幕式现场 张铭摄马玉如先生早年师从倪贻德、苏天赐、胡善馀、关良诸先生。他的学习正是新中国初创时期,濡染着这个丰繁时代的文化上的印记。既重素描的造型基础,又强调油彩的风色;既重时代生活的采撷,又重诗性传统的积累。马玉如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品行高尚,毕生精力投入新中国油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

  • “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2024-08-21

    长乐未央,乐在何处?乐在雄浑、乐在苍劲、乐在生机勃勃,乐在对艺术有十分的敏感。8月15日上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长乐未央——马玉如的艺术与心脉”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开幕式。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联合会、中国美术学院联合主办。开幕式现场 张铭摄马玉如先生早年师从倪贻德、苏天赐、胡善馀、关良诸先生。他的学习正是新中国初创时期,濡染着这个丰繁时代的文化上的印记。既重素描的造型基础,又强调油彩的风色;既重时代生活的采撷,又重诗性传统的积累。马玉如先生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品行高尚,毕生精力投入新中国油画教育事业,桃李满天下。先生为人低调,尽管在油画创作上...

  • 潘君诺与云起楼(组图)2012-12-03

  • 陕西美术博物馆藏金石拓片珍品面世2013-08-05

    碑帖拓片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之一,集书法、文字学、文学、经学和宗教史料价值于一身,作为重要的艺术形式而备受珍重。许多已散失损毁的碑刻,因有拓片传世,让人感受到原碑刻的丰厚内容和艺术风采。 昨日上午,文化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项目之一的“字里千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藏金石拓片精品展”在省美博开幕,131件馆藏珍品与广大观众见面。 本次展出的131件拓片是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从馆藏的400余件金石碑帖拓片中遴选出来的精品,展览分为:周金汉铭、魏碑唐楷、宋元名迹、明清遗韵四个部分。其中绝大多数拓片是进入中国书法史的名碑巨拓,包括“秦中三绝碑&rdqu...

  • 年尾 去澳门看艺术(组图)2017-12-08

    展览海报由澳门文化艺术行业协会主办,澳门人文集团、艺们有限公司、LH Group承办的“2017 ART MO 艺术澳门”系列活动正在举行。本年度作为第五届「ART MO艺术澳门」,分为“艺术澳门展览”、“艺术澳门论坛”、“艺术澳门之旅”、“艺术澳门开幕及晚宴”四大主题内容。创办于2013年的「ART MO艺术澳门」作为在澳门本土推广文化艺术的平台,在五年来不断创新并推动澳门文化艺术行业间的交流、促进澳门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每年透过举办不同的艺术活动内容,目标为打造澳门艺术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同时,「ART MO艺术澳门」与众多支持及合作机构共同提升澳门文化艺术形象,吸引公众和游客在澳门体验艺术...

  • 吴越青铜剑:真正的国家宝藏(组图)2018-02-01

    吴王夫差剑在火药发明之前,人类争斗的沙场是冷兵器的世界。在中国古代的十八般兵器之中,剑,历来被称为“百兵之皇”,而年之最长者,唯青铜剑是也。从商朝时的短如匕首开始成长,到东周时期,吴越之地的铸剑大师造就的青铜剑已达刚柔相济的完美境界。其冶炼技术领先西欧大陆近千年,精湛技艺至今仍令世人叹为观止。“吴戈越剑”吴越之地,自古便以冠绝天下的铸剑技术著称。商周时期,江南一带是古越族的活动区域。当时在这个地区出现了两个国家,即吴国和越国。吴国的疆域在以太湖为中心的周围地区,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安徽东南部的部分地区。越国的疆域在吴国之南以会稽为中心的周围地区,与姬姓吴国不同,它纯粹是由土著越人建立的一...



人民收藏

鉴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