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重磅文物齐聚,上海博物馆这个展览藏着“何以中国”的密码...2022-08-02
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首展,“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7月29日拉开帷幕。本次展览汇集了河南博物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等20家文博机构收藏的217组文物,展品总计314件,涉及89个重要考古遗址,其中定级的一级品达67组。无论从展品规模、数量和等级上,该展堪称上博今年最重磅的精品大展。它引发广泛关注最重要的原因是“以物论史”,借助实实在在的考古发掘成果阐释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和演变过程,以及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深层原因。_ueditor_page_break_tag_“通过这个展览,可以解答‘何以中国’几个重要问题——中国从哪里来,中国之中...
何谓大藏家的风范2012-07-06
在回忆自己的收藏生涯时叶恭绰曾这样说,“四十年前余收藏颇富,其时故宫散出之物,纷纷出国,余回截其流,因之所得精品不少。”又说:“余收书画,本为拟编《中国美术史》藉供研考,故标准与人殊。”叶恭绰花了大量精力、财力、收藏传世珍宝,如西周毛公鼎、晋王羲之《曹娥碑》、晋王献之《鸭头丸帖》、敦煌卷子一百卷,还收藏了大量乡镇专志、清人词集、清人传记、名僧翰墨、名人用砚、文物图录、如清人词集有五千余种,《清词钞》有3196家。叶恭绰收藏的《鸭头丸帖》,为王献之写给一位朋友的短笺,当时以一字一千元卖给了上海市文管会,现藏上海博物馆。 叶恭绰在收藏上最为世称道的...
(图)收藏爱好者老史的税票缘2011-04-18
收藏爱好者老史的税票缘 从事税务工作的史宏,1990年开始与邮票收藏结缘。一个偶然的机会,史宏淘到了一张印花税票,引发了强烈的收藏欲望,从此将自己的收藏目标定位为中国印花税票。 史宏的第一张印花税票是从立交桥下的旧货市场淘到的。当时他淘的一张“六方联军邮”,仔细看了却发现额头铭记为“中华民国印花税票”,单枚面值贰角。出于职业敏感,史宏立即查阅了相关资料,这才得知印花税票和邮票在外观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二者虽然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却又有各自特点和区别:邮票是国家收取邮费的一种方式,是国家邮政部门印制和发售的;印花税票是纳税人的完税凭证,属国家...
在国家博物馆中见证最早的“中国”(组图)2020-08-17
“宅兹中国”四字出自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何尊铭文,是目前所知“中国”一词的最早出现。尽管与专有国名“中国”差异显著,但这种提法与国名“中国”的出现之间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关联。从西周早期著名礼器何尊,到记载武王伐纣准确时间的国之重宝利簋,再到记录周王世系、承载家族荣宠的墙盘、逑盘,能够证经补史且具有高度历史研究价值的乐器秦公镈……据悉,8月14日,“宅兹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与金文精华”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精选青铜器文物140余件,系统展示宝鸡及其周边地区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艺术、故事和智慧。何尊西周早期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镇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据国家博物馆公布的资料介绍,陕西是中华...
上官婉儿墓未现棺椁:被破坏或是官方毁墓(组图)2013-09-12
上官婉儿墓是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天井清晰可见记者张宇明摄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讯(记者陈黎实习生苏丹)上官婉儿墓里到底有什么昨日记者在考古工地现场看到,这座墓30多米长,墓葬的5个天井非常醒目。古专家告诉记者,在墓室没有发现棺椁,也没有发现盗洞,但墓却被大规模破坏。推断这可能是“官方毁墓”造成的。 壁龛清理后,陶俑清晰可见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大唐故昭容上官氏铭” 墓志揭开墓主人身份 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在对西咸新区一项目建设用地考古勘探时,发现了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代墓葬。上月开始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墓...
废品摊上淘到的国宝重器(组图)2016-01-18
保护历史文物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这句话说的自是不错。改革开放之后的几十年,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我们对于文物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有效的行动。可惜,近代中国的软弱,也让很多国宝重器历经磨难曲折。收藏君要给诸君讲起的这几件国宝级文物更是身世坎坷。废品堆里淘出的“镇馆之宝”班簋为中国西周中期青铜器。穆王时毛班所作。何时何地出土无考,为清宫旧藏,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时散出班簋高22.5厘米、口径25.7厘米,圆腹,腹部有四个半环形兽首耳,并连接着四个内卷象鼻形足,通体有精美的兽面纹饰。最难得的是器内有198个铭文。从文字中可以得知,它的主人是3000多年前周穆王时的贵族。铭文记录了他受周...
看崔奇铭大师翡翠雕刻,让你饱足眼福!2016-01-18
说说到翡翠雕刻,不得不提及崔奇铭大师!崔奇铭大师经常会在北京电视台出现,近日七彩云南邀请崔奇铭大师进行沙龙讲座,并将其数十件有代表性作品在七彩云南展出。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崔奇铭先生擅长玉雕人物、山子摆件及小雕件等方面的设计与制作,十分注重成双成对、成套组合或系列作品的创作。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崔奇铭大师继承和代表了北派宫廷玉器的优良传统文化,创作风格源于传统,又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思想。玉雕作品具有典型的北派气质,豪放大气、构思新颖、神形兼备、巧用俏色,形成了儒雅大方、厚重浑朴、意境清秀、气势磅礴的玉雕风格。今天跟着小编...
“触摸”上海的历史 历史博物馆首日观众6200余人(图)2018-03-27
每一件展品都讲述着上海故事/晨报记者 何雯亚成立于1953年的上海历史博物馆,几十年来几经易址,终于选址在南京西路325号,以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双馆合一的面貌呈现在观众眼前。昨天两馆正式免费开放,多年的期盼引发观众早早地排起长队,最早的排队者5点多就到了。截至闭馆,开放首日共接待了6200余人。馆方表示,按照习总书记“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历博的展陈体系以故事线挖掘历史文物内涵,叙述上海故事,在体验区注重新媒体及视觉技术的应用,在与观众虚实互动中呈现历史,通过互联网建设以大数据数字展示为核心的永不落幕的智慧博物馆,致力于打造一座上海的新概念历史博物馆。共展陈1100余件文物...
纪念范闻泽暨庆三八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展将举行(图)2015-02-26
水心云影——纪念女画家范闻泽暨庆三八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联展海报 “水心云影——纪念女画家范闻泽暨庆三八天津美院女同学会作品联展”将于2015年3月1日下午3时在天美时代艺术展览中心开幕。 该画展将展出范闻泽、李淑敏、郭光英、张秀茹、姚瑞芹、刘宗玲、陶洁、伊汉铭、博华、田同芬、陈异英、王薇、李永琴、李娜、李小理、肖英隽、黄雅丽、庄雪阳、王俊英(特邀)、高桂鸿(特邀)等女画家的作品。 2014年山水女画家范闻泽因病去世,她生前任天津美院女同学会副会长,此次展览将展出她画风曼妙,笔墨恣肆的精...
破解西周“路由器”的真实用途(组图)2018-03-15
云纹铜五柱器1959年3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在皖南屯溪市西郊发掘两座西周晚期墓葬。当时该地正在修建飞机场,挖掘到两处相邻近的大土堆,露出了文物,出土了一大批青铜器、陶瓷器以及少量的玉石件和漆皮残迹等,共计102件。其中青铜器很丰富,计20余件,可是就在这批出土的青铜器中,有一件却难住了考古专家——因为他们还“不能把它的用途肯定下来”,连名称也叫不出。叫什么呢?由于这件青铜器最大特征是有五根柱,底座满饰云纹,所以考古工作者根据器型和花纹,取名叫“云纹五柱器”,现收藏在安徽博物院。安徽博物院珍藏一件国宝级青铜器,时代属于西周,名字定为“云纹五柱器”,是依器型定名,为1959年3月,安徽省考古工作者...
第四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2023-07-13
第四届“鸿儒杯”海峡两岸书画大赛活动于2023年5月开始启动征稿,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书画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有800余件书画作品参赛。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金奖:王金宇银奖:朱应军铜奖:冯潮一等奖:石立山、郭永龙二等奖:陈连璋、林松金、徐宏安、徐立海、吴安定三等奖:周晓成、何楚球、陆成辉、达明慧、候忠魁、李成甫、牛大功、周建喜、张长忠、袁学庆、张建军、高飞、金成权、王生、王伟、李胜华、赵亚滨、国树新、李小刚、李兆森优秀奖:张俊山、杨为民、周有斌、王德印、张尚坤、汪忠锋、黄家森、杜春生、王菲菲、赵晓捷、范强、刘...
(多图)毛主席像章欣赏2012-02-06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文化大革命”的不断升级,中国大地一片红,东方太阳日日升,毛主席像章人人必戴。 我国最早的毛主席像章于1932年出自上海,是当时上海地下党组织为了祝贺毛主席在江西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而制作的。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又两次出现毛主席像章,一次是1943年,制作者是新四军浙东抗日根据地地下工作者虞廷萃。再一次是1945年在延安出现,设计者是电影导演凌子风。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上海出现了一枚22K金质毛主席像章,是由老凤祥银楼制作的。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制作毛主席像...
为何40万人都挖不开武则天的乾陵(图)2015-11-30
文章来源:北京晨报自有陵墓出现以来,盗墓这个行业便应运而生。毫不夸张地说,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陵墓,绝大部分都受到了盗墓者的光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盗掘。唯有武则天的“万年寿域”——乾陵,千余年来,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仍然岿然不动,成为极少数没有被挖开的皇帝陵墓之一。为何40万人都挖不开武则天的乾陵?专家告诉你答案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为武则天和其丈夫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这个陵墓,创下了至少两项历史记录。一、乾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座女皇陵墓。二、乾陵是唯一一座安葬着夫妻两位皇帝的陵墓。乾陵是在683年开始建造。第二年李治下葬。706年,...
台湾基隆大黄鸭爆裂:教授称或因灌气太多2014-01-02
中国台湾网1月1日消息据台湾“东森新闻”报道,基隆黄色小鸭在2013年最后一天“爆毙”,引发关注。基隆小鸭爆了,“死因”众说纷纭,各界专家纷纷推测可能原因,当地气象局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认为,日照、温差大致内外压力不均;气象达人彭启明猜是温湿度、压力变化。而台大物理系教授傅昭铭也表示,黄色小鸭爆裂可能是因为“灌太饱”,作用如同拉橡皮筋般,一用力就断裂。 台湾“东森新闻”记者31日刚好在现场目击整个爆炸过程,31日中午12时54分当时民众正在赏鸭时,突然“碰!&rd...
广西博物馆馆藏历代铜镜精品:鉴映千古(组图)2015-07-30
蓝韶昱铜镜是古人用以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品,亦称“鉴”或“照子”,是我国起源时间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铜器之一。铜镜滥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直至清代被玻璃镜取代而退出历史舞台,绵延4000多年,其发展的历史纵贯整个中国古代社会。铜镜以其仪态万千的形制、神奇瑰丽的纹饰、辞旨温雅的铭文、炉火纯青的工艺、丰富多样的用途而被公认为一朵绚丽的古代物质文化奇葩。广西博物馆馆藏铜镜近百面,大多为广西本地出土,囊括了汉代、三国、隋代、唐代、宋代和明代等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镜种,各具特色,各领风骚,见证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盛衰变迁。在此,笔者甄选25面具有代表性的精品,作成图文,以飨同仁。汉代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