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拥挤你没发现的北京地铁壁画(组图)2015-12-17
新浪收藏 据北青报记者走访报道,地铁二号线西直门站、东四十条站、建国门站等站内至少6幅大型壁画均已出现破损脱落现象,其中不乏名家设计之作。北京地铁公司表示,因原始模具已不知所踪,壁画难以复制修复,只能尽最大可能保持现状。而地铁客流增多,列车通过频率加剧,则是导致壁画老化受损的主要原因。(原文链接:地铁“破相”老壁画遭遇修复难 已建成30年左右 不乏名家之作 地铁公司称通车频率提高导致壁画老化脱落加剧)1965年7月1日 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破土动工。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工典礼。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那些在人流中默默守护在地铁那边的壁画吧,北京地铁壁画产生于上...
人潮拥挤你没发现的北京地铁壁画(组图)2015-12-17
新浪收藏 据北青报记者走访报道,地铁二号线西直门站、东四十条站、建国门站等站内至少6幅大型壁画均已出现破损脱落现象,其中不乏名家设计之作。北京地铁公司表示,因原始模具已不知所踪,壁画难以复制修复,只能尽最大可能保持现状。而地铁客流增多,列车通过频率加剧,则是导致壁画老化受损的主要原因。(原文链接:地铁“破相”老壁画遭遇修复难 已建成30年左右 不乏名家之作 地铁公司称通车频率提高导致壁画老化脱落加剧)1965年7月1日 北京地下铁道一期工程破土动工。朱德、邓小平、彭真、李先念、罗瑞卿 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工典礼。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那些在人流中默默守护在地铁那边的壁画吧,北京地铁...
"脉脉之思"追忆艺术家王悦之的奋斗足迹(组图)2014-03-17
观众在展厅中观看王悦之相关史料文献展示 在现代中国美术的最初篇章中,嵌印着一代先贤求索奋斗的足迹,王悦之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位。2014年3月10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脉脉之思——王悦之艺术展”在5层展厅启幕。 中国美术馆曾举办王悦之画展并在许多专题展中选示王悦之作品,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王悦之艺术也是两岸艺术同根同文的重要见证,深得两岸美术学界激赏。此回举办展览之际,在刘艺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又新见许多珍贵的图文资料。中国美术馆重新梳理王悦之的艺术历程,将藏品与文献相结合,从学术出发,形成反映王悦之艺术人生与创造特质的展...
金银街是北京城有名商业街,那为什么把东单东四这条长街叫做银街...2020-09-15
与外资银行商号集中的东交民巷不同,东城的银街更多的则是地地道道的北京老字号。老北京人总爱说东城有金街,有银街。我们都知道金街指的是王府井,银街指的是东单东四一带。那么为什么东单东四这段路又叫银街呢?你随便在大街上找一个北京人,他可能会告诉你:“不就是比王府井稍微差了那么一点嘛,王府井寸土寸金,是金街,邻近的东单东四寸土寸银,自然就是银街了。”老北京有句俗话,叫“东单西四鼓楼前”,这是老北京内城最老最大的几个商业中心区。作为商业中心区,鼓楼前大街是最早的一个,它是随着元代通惠河的开通和积水潭的兴盛而繁荣起来的。东单次之,西四算是最年轻的一个,而王府井又比西四还要年轻些。在这里,先说说东单所在的这...
(组图)金正恩戴千元石英表 来看各国政要的佩表2014-07-30
琅琊王回乡:东晋北魏文物首次联展(组图)2018-12-24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长时间的南北割据、政权更迭,文化交流却异常活跃,王谢家族的荣光、竹林七贤的高适构成了一派魏晋风度;而在广袤的北方大地,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与南方文明又有着怎样的关系?12月21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的 “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显然不容错过。“澎湃新闻·古代艺术”获悉,此次展览以司马金龙为线索,讲述了当时东亚最重要的两座都城——平城和建康间的交流互动。展览入口,司马金龙墓出土的釉陶俑阵12月21日, “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在南京博物院开幕,此次以司马金龙为线索,讲述了当时东亚最重要的两座都城——平城和建康间的交流互动。展览由南京博物院策展,南京博物院...
邓文迪分得房产曝光 名流都爱四合院(组图)2013-11-26
据《洛杉矶时报》称,与默多克离婚后,二人的主要财产分割在房产:邓文迪将获得位于曼哈顿第五大道的豪宅一处。此外,她还可能获得在北京位于故宫附近的一栋四合院。尽管在他们的房产清单中,还包括位于加利福尼亚、伦敦、澳大利亚、纽约州中央岛屿的房产,但这栋四合院由于藏有诸多艺术品,以及其本身的独特价值,以及尘埃未定的“可能性”而备受关注。
西哈努克亲王曾演唱自创歌曲《怀念中国》(组图)2012-10-16
大公娱乐讯 1965年9月22—25日,柬埔寨国家元首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在成都用法文写了一首《怀念中国》的诗,表达他对中国的深厚感情(9月3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该诗的译文)。后来国王又亲自为这首诗谱曲并亲自演唱。这首歌在文革中曾广为传唱。 《怀念中国》歌词 词曲: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 呵,敬爱的中国啊。 我的心没有变, 它永远把你怀念! 呵,亲爱的朋友! 我们高棉人哪, 有了你的支持, 就把忧愁驱散。 你是一个大国, 毫不自私傲慢, 待人谦逊有礼, 不论大小,平等相待。 ...
中国藏家心头好:毕加索和莫奈(组图)2014-06-11
西藏完成5部《格萨尔王传》说唱本汉译工作2016-06-12
记者从西藏社会科学院了解到,自2014年西藏启动《格萨尔王传》藏译汉工程以来,翻译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天界篇》《木岭之战》《白热山羊宗》《丹玛青稞宗》《其日珊瑚宗》首批5部汉译工作收官。长期专注于格萨尔文化保护的西藏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负责人次仁平措近日在此间介绍,从本世纪初开始,西藏重点抢救格萨尔艺人说唱,目前已出版桑珠老人《格萨尔王传》说唱本45部,其他民间艺人《格萨尔王传》独家说唱10部。其中,已辞世的桑珠老人生前所说唱的内容,汉译基本涵盖了《格萨尔王传》故事全貌。据介绍,此次藏译汉工程跨度5年,主要针对桑珠老人《格萨尔王传》说唱本展开翻译工作,翻译团队集合了来自西藏、甘肃、青海、...
2020年艺术先锋人物:著名画家刘万民(组图)2020-02-19
刘万民艺术简历教育背景:1975-1978年,河北省艺术学校舞台美术科1986-1988年,中央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绘景专业1999-2001年,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课程高级研修班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舞台美术家学会会员王怀骐研究会画家河北省河北画院油画院研究员国家民族画院外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心的张力——周涛·元吉刘万民画作,给人感觉宁静和雅致,仿佛蒙了一层高级灰,不张不扬,却在整个画面中,相互制约、互相抵消,让视觉达到完美平衡,他的作品平和自持、舒缓雅致,有时略显冷静的感觉,让人着迷。他喜欢安静的生活,内心处于平和安静的状态,这种状态很好的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才产生...
国家文物局推送首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组图)2020-02-03
据国家文物局网站消息,国家文物局1日国家文物局推送一批全国博物馆网上展览资源,包含《全景故宫》、《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展馆》等50个展览资源。近期,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全国各地博物馆在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时,利用已有数字资源推出一批精彩网上展览,并联合社会力量创新传播方式,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在线服务,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为便于公众查询浏览,国家文物局对各地制作的网上博物馆展览进行汇总,并将分批在其网站公布相关链接。附首批已整理资源:1。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故宫博物院2。全景故宫故宫博物院3。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古流失文物展中国国家博物馆4。军事博物馆历代军事陈列数字...
书画名家王玮艺术赏析(组图)2017-11-10
艺术简介王玮:女,国家—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获奖情况:2014年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北京)2010年 获《四川省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 银奖 (四川)2006年获《四川省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四川)2004年获《全国第七届人口文化奖美术作品展》铜奖 (北京)2002年获《四川少数民族艺术节美术、书法、摄影展》银奖 (四川)2002年获全国中国画当代杰出人才奖 (北京)2001年获《全国第九届中国人口文化奖》优秀奖 (北京)1999年获四川省《建国五十周年美展》铜奖 (四川)1995年获日本举办的《中国美术作品展》...
王清州 ——大写意花鸟十二家(组图)2018-12-25
大写意花鸟十二家当代中青年大写意花鸟画学术特别邀请展开幕时间2018年12月16日15:00展览日期2018年12月16日-22日展览地点博宝美术馆(北京市海淀区北蜂窝3号)主办单位博宝艺术网 博宝艺术研究院承办单位博宝美术馆支持单位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宣传部北京海淀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展览合作中国邮政 中华世纪坛策展人刘晓君展览执行刘亚宣前 言PREFACE参展艺术家王清州介绍ARTIST王清州完成一段对话文 意大利布雷西亚LABA美术学院教授:马西莫·一诺晨蒂完成一段对话:“一个人,就像一座有回声的城市……”——西川我选择用中国当代诗人西川的诗文片段来开始我简短的发言。我认为这...
隐藏在北京城里的名人故居 还不去看看(组图)2016-09-01
新文化运动领导人鲁迅故居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鲁迅先生在此居住,是鲁迅在北京生活的最后一处住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红色景点。目前故居内藏有文物、图书等藏品6万余件。其中,既有鲁迅的大量手稿、藏书、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文物藏品,又有许广平、钱玄同等鲁迅同时代人的遗物。地址:西城区阜城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文学大师茅盾故居茅盾于1974年12月搬入此院,直到1981年辞世,在这个小院中度过了他最后7年的岁月。茅盾逝世后,故居辟为陈列馆对公众开放。故居的前院开设了2个陈列室,陈列茅 盾生前的实物和图片,包括手稿、作品、信件、手迹...